李世民长叹,“我与太子皆请旨率兵,结果陛下却让太子统兵,又让齐王和罗艺为副帅。甚至我请求统兵讨伐江淮叛军,陛下也不允,只让赵郡王和李靖、冯盎出兵讨伐。北方突厥进犯,南方江淮叛乱,如此形势,陛下却不肯让我统兵,如此压制我,太子又调我府中大将随征,我被死死困在这长安城中,无所作为了。”
房玄龄也叹气,“是啊,想不到太子居然亲自请出统兵出征,突厥人可是很厉害的,太子居然有这样的自信。”
“现在最担忧的是太子拿到统兵权之后,若打赢这一仗,必然威望大增。一直以来,秦王殿下都是以能征善战著称,每每朝廷对外用兵,遇不顺之时,有殿下出马总能平之。可若是太子殿下连突厥都能击退,那以后秦王殿下可就更无受用之时了。”杜如晦道。
“我还担心太子会借此机会,拉拢军中将领,在关东安插势力。”
李世民有些很沮丧,太子和齐王都有了兵权,而他却只得了一个京畿道大都督的衔。这京畿道大都督听起来好像很重要,但实际就跟雍州牧一样,根本就是遥领,不是实职。这与其它十三道大都督实职相比,根本就只是个空衔。
“淮安王这次在河北大败,只怕河北大都督的位置保不住了。”李世民心烦意乱,李神通在宗室之中是李渊父子四人外,实力最强的一个,虽然说常败将军,却深得皇帝信任的。但这一次,刚上任河北,就打这么大一个败阵,连蓟州都督李道玄都战死了。
李道玄可是宗室中最崇拜和支持李世民的年青一辈了,李世民把他安插在蓟州都督的位置上,也是费了很大心思的,现在却战死了。
李道玄战死,李神通又可能要丢掉河北大都督的位置,这意味着他先前在河北安插的势力,要被太子连根拔起。好不容易上次借李瑗的案子,把太子一党的李瑗、王君廓、罗艺给拉下来,换上了李神通李道玄他们,现在又给损失了。
“知道是谁让太子统兵出征的吗?”李世民问。
“东宫文武皆请太子出征。”房玄龄无奈道。这次统兵北征,对于东宫来说十分重要,很明显,东宫的人都看的到这样的机会。
若等太子得胜凯旋,那时我再无撼动其储君地位之可能了,李世民心里烦躁着。
天策上将,掌对外征讨。
可这才多久,他这个天策上将连长安城都出不去了,更别说统兵了。
李世民发现自己顶着一堆的空衔,毫无实权。
天策上将,却领不了一兵一卒。十二卫大将军,同样统不了兵。
尚书令,但尚书省的事却由裴寂主管。雍州牧,并不理实事。京畿道大都督,同样只是以亲王衔遥领。
至于一个加两个三公衔,也是毫无实际权力。
李世民心中寒意生起,他觉得自己已经被完全架空了,左右护军府也被解散了,秦府大将都分散四处,如今还要被调到太子麾下征战。
“我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李世民咬牙,原本他对自己还有信心,想要通过朝争夺嫡,可现在看来,他之前过于自信了。
“但我们眼下没有机会。”房玄龄道。
“那就想办法,创造机会。”
“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太子再回不了长安。”李世民低沉声问。
房杜二人对视一眼,直吸冷气,没料到秦王已经生出如此心思。
翼国公府。
秦琼刚从同州接旨回京,张超便赶了过来。府中后园林中的凉亭下,秦琼和张超两人坐在石桌边,桌上放着个紫铜火锅。边上摆了许多肉蔬,有切的薄薄的羊肉片,也有牛肉丸子,还有豆腐、萝卜、生菜和菠菜等。
锅里的底料已经烧开,张超把羊肉放进锅里涮。
“每次看你吃饭,都不会委屈自己。你这每天,估计有一半的时间是用来琢磨怎么吃的。”外面园子里的桃花梨花开的正盛。这样的天气,不冷不热,但涮火锅也十分不错。
“又不是没条件瞎讲究,既然都有了条件,适当的满足下自己,这也不是什么大错。”羊肉涮几下已经熟了,张超夹起放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然后又夹了颗生菜放到锅里涮了两下捞起来。
“你是真不委屈自己。”
张超吃着羊肉和生菜,满意的直点头,这底料不愧是自己精心配制的,味道很正。
“若是可以啊,我希望这辈子就这样,挺好的。我是一点也不想上战场,不想去打仗,甚至都不想离开长安。”
“你觉得这次形势如何?”秦琼问,他虽然觉得张超很多时候不上进,可眼光却很好。经常能一针见血的直指关键。
张超涮着羊肉,其实自己也迷糊着。
很多事情都已经不按历史的轨迹在走了,历史上可没有武德五年,突厥人大举南侵过,都是些小打小闹,更多的是支持着他的几个傀儡走狗在前。
可这一回,突厥数路出兵,出动的兵马起码不下于十万。若再加上三个傀儡的叛军,零零碎碎全加起来,估计得有二十万。
这是一场全面战争。
大唐虽然刚统一天下,但也还没有实力打这样一场全民战争的,何况如今江淮还又有十几州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