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挺是隋朝名将韦冲之后,也就是京兆韦氏家族子弟。韦氏家族在隋朝的时候,可是得势无比,当年韦冲就镇守辽西营州,后来女儿嫁给杨广次子齐王为妃,他还入朝做了民部尚书。
韦挺早年也是在营州呆过很长时间的,对于河北比较熟悉。他认为突厥人虽然来的凶,但就算突破了长城关隘,可只要幽州不失,突厥人也难有作为。
在关内,唐军完全可心以突厥军一战,不敢说大破突厥,但防住突厥,将他们赶回关外去,还是没问题的。
王珪几个文官也完全赞成太子亲自统兵。
在以往东宫与秦王府的争斗中,他们一直很不利的一面就是在军中的关系,以及太子在军中的威望。
若是能借此次机会统兵北征,得胜之后自然能大大增添太子威望,而且还能借机拉近与军中大将们的关系,甚至能借机,在河北等地安插自己的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
只是理由说了这么多,李建成却一直在犹豫。
他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
张超觉得魏征韦挺等人没说错,让李建成统兵北征,确实是个好计划。在这关键的时候,太子挺身而出,那是勇。如果防住突厥,那就是大功一件,这能体现太子的能力,获得威望,甚至借机赢得军中将领们的支持。嗯,还能在关东安插势力,培植地方实力。
一举而多得,根本用不着犹豫的。
李建成问张超。
张超很想说还是不要犯险了,让齐王统兵就好,要不让秦王统兵也好。可是这话他在魏征等人面前说不出,说出来,他们就要怀疑张超的动机了。
“臣也赞成由太子殿下亲自统兵北征。”
“既然文远也认为孤应当亲自北征,那就北征。”
魏征叹了口气,他们一群人劝了半天都没让太子下定主意,倒是张超一句话,太子就同意了。
“殿下,臣以为,当趁此机会,召原秦王府大将随军征讨。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单雄信殷开山诸将都带上,另外秦琼、罗士信、王君廓等也都带上!”
李建成点了点头,“好,都带上!”说完了,他还对张超道,“文远和玄成这次也一起随军!”(未完待续。)
第300章 北伐大元帅(第四更!求票!)
第四更!
宫中。
李渊在座上叹气连连。“突厥人,背信弃义的突厥人,我们和他们有过盟约的,每年的贡品钱帛也没少过。”
裴寂和陈叔达一众宰相坐在那里低头丧气,突厥人这个时候大举南下,是他们没有预料过的。大唐君臣想的是再对突厥纳贡几年,换得中原稳定之后,到时再与突厥开战。可突厥人却不给他们这几年机会,突然袭击,打了大唐一个措手不及。
李建成三兄弟都在。
“陛下,儿臣请旨率兵御突厥。”李世民出声道。
李建成本来一直还有些犹豫,一听李世民请缨统兵,也连忙站了出来,“父皇,此次突厥来势汹汹,儿臣请求率兵北上!”
李渊看了看两个儿子。
“我大唐自晋阳起兵,解民倒悬,天命所归。突厥却屡屡挑衅,乱我边境,突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见不得我中原安定。现在,突厥人终于撕破前约,大举南下。太子建成,自晋阳起兵以来,一直匡国辅政,功高着著。”
“特命:太子为北伐大元帅,前线一切,可先斩后奏,率所部,择日出发,击败突厥,收复疆土。兵部明日交统兵符给太子。”
李世民意外的看了眼太子,没料到太子此时请命出征,也料不到皇帝居然应允太子统兵。他想要出声反对,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太子领旨。
“陛下,儿臣请命齐王和罗艺为副帅,分拒河东和朔方叛军,儿臣亲自救援幽州。”
李渊点头,“允。”
李世民起身,“陛下,江淮辅公祏叛乱,声势很大,儿臣请求统兵征讨江淮辅公祏、张善安。”
“江淮那边,朕已经决定由山南东道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挂帅,岭南道大都督李靖、高州都督冯盎率兵协助征讨江淮叛乱。”
李世民失望的退下。
太子建成再奏,“儿臣请求调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尉迟恭、单雄信、牛进达等诸将随征!”
“允!”李渊再次点头。
秦王府。
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