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殷纣商之后裔可鉴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①。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诗》云:②‘商之孙子,其丽不亿③。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二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注解]
①涕:眼泪。女:嫁女。②《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文王》篇第四、五两章。③其丽不亿:丽,数。亿,古之十万谓亿。意为其数何止十万。肤:美丽。⑤裸:(guàn),古代祭祀时以酒浇地以降神。执热:拿了烫手的东西。⑦《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桑柔》,这首诗是讽刺周厉王的诗。⑧逝:发语词,无意义。
[译文]
孟子说:“天下清平的时候,道德不高的人被道德高的人所役使,一般的贤人被非常贤能的人所役使;天下混乱的时候,实力弱小的被实力强大的所役使。这两种情形,是由上天决定的。
“齐景公曾经说过:‘既然不能命令别人,又不接受别人的命令,那就是将要死的人了。’他流着眼泪把女儿嫁到吴国去。
“如今有的弱小国家以大国为师,却以接受大国的命令为耻,这就好比学生以接受老师的命令为耻一样。如果真的引以为耻,那最好以周文王为师。如果能以文王为师,那么,强大的国家只需要五年,较小的国家也只需要七年,一定可以得到天下。
“《诗经》说:‘那些商代的子孙,人数何止十万。可是上帝赐命令,臣服周室极恭顺。他们臣服于周庭,天命弃取没一定。殷臣德美行敏捷,灌酒助祭于周都。’孔子说:‘仁德的人是不可能为众人所阻挡的。国君爱好仁德,天下于无敌。’现在想要天下于无敌却不旅行仁德,就像拿着烫手的东西却不用凉水冲是一样的。《诗经》说:‘谁能手拿烫东西,不去找水来洗濯?’”
[品评]
孟子的思想有着强烈的天命论色彩,将孟子的“天命”强行理解为“民意”是不对的,是一种拔高,不符合孟子所处时代的认识层次。孟子把王朝兴替解释为“天命”,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天所赐。殷纣失去其天下,是违背了天命。天命归于周文王,则商朝子孙只能认可,并在祭祀的时候参加助祭。当然,孟子也借天命宣扬其“仁政”,他认为只要以文王为师,天命也会落到小国身上。反之,如果以殷纣为师,则殷商子孙就是镜鉴。
8,沧浪清则可以濯吾缨
沧浪浊则用之濯吾足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①,可以濯我缨②;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解]
①沧浪:指汉水上游。②缨:帽子左右的丝带,用于系结颚下以防帽子脱落。
[译文]
孟子说:“不仁的人难道可以和他商议大事吗?他们对别人的危险心安理得,从别人的灾难中牟利,把导致家破国亡的事当作乐趣。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议,那怎么会有国亡家破的事发生呢?
“从前有个小孩子唱道:‘沧浪的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呀,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听了说:‘弟子们听好了啊!水清就用来洗帽缨,水浊就用来洗双脚,这都是因为水自己造成的。’所以,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一个家庭总是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一个国家总是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品评]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一句颇有诗意的话,而儒家却从中发现了生活的哲学色彩。实际上,这仍然是孟子“修身”教育的课题。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遭际和结局和自身的修养有巨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不自甘卑贱则不会受到鄙视,一个国家不自甘沦落,则不会灭亡,修身是关系到处世的大事。
9,民归仁犹水之就下也
汤武得桀纣之所弃之
[原文]
孟子日:“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②;为丛驱爵者,鹯也③;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④。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⑤:‘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注解]
①圹:同“旷”,旷野。②獭(tǎ):吃鱼的水獭。③爵:通“鹊”。鹯(zhān):一种像鹞子的猛禽。④艾:是一种可以用来治病的草药。⑤《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经·大雅·桑柔》篇。载:则。胥:相。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