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我的高考我的分数怎么查 > 第四章 了解你的大脑(第8页)

第四章 了解你的大脑(第8页)

立刻行动

勇敢面对挑战,并且大胆采取行动;然后坦然地面对自己,检讨这项行动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美国西点军校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豪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

——英国政治家丘吉尔

假如没有明天

什么事情都等到明天去做,那么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做不成。制定了目标,就必须立刻付诸实践。再美好、再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努力,那么它绝不可能变成现实。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伟大的想法,但真正使这些伟大的想法变成现实的人只是少数。原因很简单,那些失败的人没有立刻行动,他们一直在等待条件成熟或者自己有空的那一天,而那一天永远不会出现。

不要等你认为条件成熟时再付诸行动,那样你将一事无成。

不要等你觉得有时间了再付诸行动,那样你将一事无成。

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有时间,要学会挤时间。总之,一旦目标确定,立刻行动,不能片刻犹豫。行动不一定成功,但不行动绝对没有成功。

不要畏惧失败,如果你不立刻行动,就会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也就更谈不上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了。不妨打个比喻,你开车遇见“此路不通”或者“交通阻塞”的情况,你总不能就停着不动吧?你一定知道,道路的暂时不通只是表示现在无法通行,你完全可以从另外一条路到达目的地。

没什么目标可以轻松地实现,实际上,你会在行动中不断改善自己的计划,但你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目标,只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而已,目的地是不变的。

人生如棋,你想要杀得精彩,就要果断落子。当然你应该多想几步,高手都知道“弈算三步”,人生也需要对未来作出合理的评估,但如果你要把整盘棋都算完再走的话,你永远也走不出一步。

一个你该知道的故事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我们很了解大学生如何准备功课。比如乔的计划就很好,他打算留一天晚上看点比较花脑筋的书。但是他是怎么过的呢?请看:

他准备7点开始看书,但是晚饭吃得太多,想要看电视消遣消遣;他本来只想看一点点,谁知道节目太精彩,只好继续看完,这样不知不觉就已经过了近一个小时。

8点的时候刚想坐下看书,又想起来要给女朋友打个电话,又花了40分钟(她还不至于整天情话绵绵)。这时又接了一个电话花了20分钟。再去往书房的半路上,忽然看到有人在打乒乓球,一时手痒,就又打了一个小时,当他打完后全身是汗,就去冲洗了一番。后来有点疲倦,又觉得应该小睡片刻。同时打球跟沐浴后又有点饿,还要吃点夜宵。

这个准备用功的晚上很快过去了,最后在半夜一点时才打开书本,但这时已经看不下去了,只好投降,蒙头大睡。第二天早上他对教授说:“我希望你再给我一次补考的机会,我真的很用功,为了这次考试,我昨晚学到两点半!”

乔的做法很糟糕,因为他浪费的时间太多。像乔那样患有“过度准备狂”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例子,例如,推销员、主管、工人、家庭主妇等,他们磨叽了半天才开始干点正事。他们经常准备的功夫包括闲谈、喝咖啡、削铅笔、阅读报纸、处理私事、清理文件、看电视以及其他小事。

有一个方法可以戒掉这个毛病,就是命令你自己:“我现在很好,可以立刻行动,不可以再拖下去,我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事业上。”

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宿舍退掉了,我想暑假期间在北大附近租个单间,好好写我的书。我们同班的另一个同学也考上研,想找房子住,准备复习司法考试。当时他有钱,于是开始联系房子,我没有钱,所以我立刻想办法挣钱,于是立刻联系外出讲课。等我讲了半个月的课回来,我以为他已经租好房子了,发短信问他:“你住在哪里?”他却说:“我回家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问了几个在校外租过房子的同学,说房子不好找,外面治安不好,卫生条件也差,觉得很麻烦,所以就回家了。我上午回到北京,下午就开始行动,先在网上搜索,然后到校园里的各个广告栏找,再挨个打电话,然后骑着自行车到处上门看房。开始在网上和广告栏里发现的信息很少,后来骑车到几个小区一看,到处都是租房的。于是当天下午我就选择了三家比较好的,第二天又到这三家仔细看了看,砍了一下价,第三天就开始搬家,当天晚上就开始写我的书了。

9月25日的时候,我的书已经写完了。过了两天,在校园里碰到那个同学,问他司法考试怎么样,他摇着头说:“回家之后总是有老同学找我玩,没怎么复习,这次没通过,浪费了几百块钱报名费。下次再说吧。”

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说他自己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不要匆忙做决定,但是一定做了决定,那就要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绝不拖延。”

我读高三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么一件小事:

坐在我前面的女生在看一本书,我和同桌都想看。她看完之后把书往后一扬,问:“你们谁要看?”我连忙答道:“我要看!”而我那个同桌已经伸手把那本书拿走了。她笑着对我说:“你的回答很迅速。”

这下,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先下手为强”。

所以,如果你真的决定了,那么再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必须立刻行动。不要等待明天,必须今天行动。

用行动寻找状态

我们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没状态”,或者“我对此缺乏信心”。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话,高考可不会专门挑你“有状态”的那一天举行,我们唯一的办法是让“有状态”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用行动寻找状态,用行动找回信心。

有的同学经常以“状态不好”作为偷懒的理由。他拿起一张试卷,草草地看了两道题,觉得好像都不怎么会,于是他告诉自己:“今天做题不在状态,不如出去踢会儿球,等什么时候有了状态再做。”

如果这样,你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状态”,或者“状态”总是在你不做题的时候来临。上了考场,你会发现,几乎每次都“状态不好”,因为你已经让“不在状态”成为了一种习惯。而找到“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刻行动。

一个野心勃勃却没有作品的“作家”说:“我有很多很多的好想法,但我一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写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有灵感才行,这样才会提起精神去写,才会有写作的兴趣和热忱。”

说实在的,写作的确需要创造力,但是另一个写出畅销书的作家,她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用‘精神力量’。”她说,“我有很多东西必须按时交稿,因为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推动自己的精神力量。方法如下:我静下心来坐好,拿一支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我还没注意到时,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行动本身会带来状态,不行动只会带来恐惧。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有一位先贤曾经说道:“犹豫不决是魔鬼最喜爱的工作。”

要想“没状态”的话,只需等待、拖延、推脱就可以了。

一个伞兵教练说:“跳伞本身真的很好玩,让人难受的只是‘等待跳伞’的一刹那。在跳伞的各就各位时,我让他们‘尽快’度过这段时间。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因幻想太多不可发生的事而晕倒。如果不能鼓励他跳第二次,他永远当不成伞兵了。跳伞的人拖得越久越害怕,就越没有信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