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娘子,意下如何?”
千琅的眸光轻轻扫过那张契约,沉了沉,思忖片刻,落定道,
“好。若是白姑娘都愿意为风华酒楼冒险一试,
千琅又有何不敢呢。”
秋离见华千琅此言出口时,只觉得她沉着而笃定,面色淡然不改,心生钦佩。
只是她不知,眼前这位并不长她多少的女子,是以怎样破釜沉舟的决心应允这桩契约。
酒楼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但相比于千琅此刻的心境,到底是远处的隐忧了。
千琅方才遭遇了家中的冷待,同管事们会面时又因意见分歧不甚愉快,加之放贷人派人来催款,她心中惴惴不安,百感交集,却担心把负面情绪带给旁人,索性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
见秋离前在房中偷偷擦干了泪眼,细描妆容,更换衣物、备酒、奏琴,思量如何陈述方为妥帖,半分也未曾懈怠。
幸好,暂时的结果是好的,有人愿意施以援手,雪中送炭。
否则,她或许真的要心力交瘁了。
二人各怀心事,举杯碰了碰,翠盏清音,微风徐来,轩窗外传来三两声雀鸣。
天气晴好,人心也暖了些。
有了新的资金,千琅将酒楼的资源清算了一遍,将进项与出项清点明晰。
思及之前将冗杂的人员裁撤了一批,如今重新给酒楼的活计、厨师、账房们提了薪,人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酒楼上下莫不为筹备桃花节的宴席齐心协力。
百花宴上,风华酒楼与潇湘阁合作,将宴席布置的盛大而绮丽。席间曲水流觞,翥凤翔鸾。有丝竹雅乐,琵琶管弦齐鸣。
一是城内老字号酒楼,一是时新的歌舞乐坊。一时之间,众人皆为这经典与新意的碰撞而喝彩连连。
最难得的是,那宴席上除了经典的长阳本地佳肴,还有几样古朝失传的美食,也不知风华酒楼是得了何法子,将其食谱寻得,一番精心烹调,其色香味均如书中所写,让人回味无穷。
华娘子善古琴,原是准备了《春和》、《朝凤》两首曲目锦上添花,然而瞧着舞者们都已就位了,却不见佳人踪影。
秋离亲自去雅阁寻她,门自然的敞开,屋内花香淡淡,一张古琴摆在中央,四周却是空无一人。
忽而有笛声传来,清脆悠扬,想是众宾候的久了,管事者让其他乐师先行开场。
秋离虽然不独擅于此道,亦知晓合奏的曲谱与独奏有所差别,然而曲已开场,中断着实不宜。
细听乐声,倒是有一番底蕴和功力,开曲是《春和》,随后自然的衔接上了《清宴》。
她凝神看向那琴,许是恰好风轻曳枝丫,一团光影划过,不知曾的,一时动念,竟走上前去。
她习过琴的,只不过阿离也喜琴,每当她奏琴时,便不免想起故人。
《春和》、《清宴》、《塞上》、《洛水》是南国四大名曲,从古至今,历经数代。
当年的王朝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但琴谱却被乐师藏于民间,传承至今。
许多乐坛大家都以能奏《洛水》一曲,效其神与形,风与乐,以技法与境界合二为一,超凡脱俗为大善。
风华酒楼内,《清宴》一曲缓缓落下,然许久未有笛声传来。
秋离用指尖轻按古琴,拨动两三声——音色极准,像是有行家调过一般。
未至《洛水》,但《塞上》一曲,她倒是和阿离一道练过不下百遍的。
《春和》多散音,意境旷远;《清宴》多按音,曲调悠长;而《塞上》,则散、泛、按三音交错变换,不似《洛水》苍凉凄切,却自流露出人生易变,岁月无穷的蕴藉。
只是拂了几声,熟悉的感觉便涌上心头。
按弦,拨弹三声,搓滚拂历,琴音方启,便有雄浑之势。
少时,弹琴的师父说姑娘家琴性是偏清润、雅洁的,难以奏出《塞上》的“坚”与“宏”,将“澹”与“远”二字之间的意境与琴趣精进到极致。
只是她自是不信的,拉着阿离练了许久,终是勘得其中一二。
琴格与技法,缺一不可,此外,古琴本身的材质与音色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一层,入塞,大漠黄沙,天高云阔,雄浑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