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一愣,下意识的往母亲看去。刘夫人忙跪下,道:“臣妾吕子非,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含着笑意道:“十几年了,你倒是一点没瘦。”听着不像是官家该说的话,但话语间却有几分微妙的意味。他又道:“你便是青桐啊,刚才莫兰还说起你。”莫兰是兰贵妃的闺名,当然,除了皇帝和刘夫人,已经没有人敢直呼名讳了。
不过是微微一提,青桐却紧张的手脚发软,跪下身去,想学着母亲回话,可吞在喉口处,像堵住似的没法开口。
那一瞬间,她想起了滔滔儿,想起她的胆大妄为、没心没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好在皇帝并未生气,反问:“定亲了么?”
青桐稍稍缓过气,低声道:“回禀皇上,妾还未许人家。”
皇帝笑了笑,道:“你父亲也将你藏得太金贵了,改天让朕给你找个好人家。”
还没有庶出能得如此圣宠的,青桐也算是独一个。
子非喜不自禁,忙蹲身下去,道:“谢主隆恩。”
皇帝道:“起来吧。”说完,朝廊房扫视一遍,道:“都起吧。”
众人齐道:“谢皇上。”待起身,圣驾已然离去。
有几人见皇帝与刘夫人说话,也不知是哪家的外命妇,正想寒暄几句,却有内侍疾步而来,道:“贵妃娘娘请各位进殿。”众人忙嘘声,依次跟在内侍身后,往内殿去。
先有两处浅池,布满了鲜翠欲滴的团荷,虽未开花,却荷香宜人。岸边种着垂柳和杏树,遮天蔽日,竟如山间隐居,一点也不似金碧辉煌。青桐悄悄抬头望去,只见崇阁巍峨,面面宫院合抱,青松拂檐,绿树成荫,壁上有藤萝倒垂,阶下又种着上百株芭蕉芍药、牡丹石榴,引得蝴蝶蜜蜂环绕,嗡嗡作响。
内侍示意众人止步,有穿戴齐整的宫女含笑掀起帘子,朝里道:“娘娘,夫人们来了。”略有些苍老慵懒的声音传来,道:“请她们进来罢。”青桐听着声音,还纳闷,莫非天下人口中的贵妃娘娘不过是年过半百的老娘子么?
待进了殿里,方知,刚才回话的,根本就不是娘娘,只是娘娘身边的掌宫女罢。
跪身请了安,兰贵妃赐坐,倒并未与刘夫人多说什么。青桐坐在最外面,也不敢抬眼,只隐约看见一抹碧蓝的影子,声音虽柔柔的,却自有几分威仪,令人不敢轻视。说了约半柱香时辰,贵妃便说乏了,令众人退下,末了又道:“子非,你等一等。”
待外命妇都已行至阶下,刘夫人方笑道:“你这儿的规矩可越来越大了,我寅时起身,辰时到宫里,如今却都快至巳时了,足足可费了三个时辰。”
兰贵妃牵着刘夫人进了里殿,往凉炕上坐了,方笑道:“可辛苦你了。”又唤青桐行至眼前,仔细打量一番,顺势取下手腕上一只烧蓝镶金花钿手镯,亲自给青桐戴上,道:“你家里金山银山的,也不稀罕这些,这镯子虽不值多少钱,却是十几年前官家带我去巩义扫皇陵时,在市街上买的,我也戴了许多年,连福康公主都没舍得给呢。”
青桐也不知该收下还是婉拒,就睁眼看着母亲。
子非道:“既是娘娘心意,你就收着吧。”
青桐这才屈膝道:“谢贵妃娘娘赏赐。”
莫兰拍了拍她的手,道:“真是乖孩子。”稍顿,又道:“你去庭院中走走,若想吃什么就跟宫婢说,千万别拘着,我与你娘亲说说私心话。”青桐忙应了,由宫婢领着,往外头去。
☆、第一零五章:她将她的告白掐死在摇篮里
青桐站在阶梯上,遥遥望去,巍峨宫墙重重叠嶂,飞翘兽角像是映在碧蓝的空中,庭院中青釉瓷缸养着几百株牡丹、芍药,粉白堆簇,花瓣儿铺了满地。宫婢内侍们在宫廊墙檐下来往穿梭,或端着茶盏、或巧手折花枝、或低声通传着什么,更有内侍不知从何处抱着几篓子的冰块往内殿送,见了她,亦是毕恭毕敬,低眉垂眼。
随着青桐伺候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娘子,模样儿还没长开,穿着绿纱偏襟宫裙,梳着斜髻,绾着两朵红艳艳的石榴,她不语不问,只垂首跟着。若有宫人路过,她也不避讳,静静跟在青桐身后,旁人见了,倒多三分客气。
到了莲池边,成群的金鱼在池水里嗦来嗦往,青桐蹲在树荫底下正瞧着,忽有内侍上前唤了声:“小桃红嗳,原来你在这里,可让我一顿好找。”见了青桐,也不知是谁,知道是贵妃娘娘身侧紧要的婢女跟着,不敢怠慢,忙福身道:“给娘子请安。”
吓得青桐连忙起身回礼。
小桃红扶起青桐,道:“刘娘子,你别理他,不过是仁明殿的使唤奴才罢,又不是什么正经大监。”又朝那内侍瞪眼道:“找我有什么事?没见我正当着差么?”
那内侍赔笑道:“典籍尚宫命我来取上月贵妃娘娘拿走的几卷《河岳英灵集序》。。。”
小桃红“呦”了一声,道:“你是疯狗咬月亮,不知天高地厚罢。拿了你们几卷书册,就敢催到鸾鸣殿来,还想不想活命了。”
内侍笑得越发连眉眼都挤至一处,耸肩弯腰道:“我也不过是白问一句,尚宫叫咱们过来收书,也不敢违命。你管着鸾鸣殿的书册,若是娘娘看厌烦了,还请遣人往仁明殿告诉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