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由他进言,先贬后杀,残害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又构陷杀了监察御史周子谅,灵台郎岳先庭,待中冯去疾,于是天下汹汹,一片骂声,他自是置之不理。”
“接着,他又重用了罗希奭和吉温,这二人一个象铁钳一样,掐着人就不松开;一个专门罗织罪名来诬陷好人,号称‘罗钳吉网’,兴起两次大案,将当今太子身边之人几乎全灭,连太子妃韦氏和爱妾杜氏也都身死,于是报应下来,便是这‘鬼灾’。”
“初时李林甫只是心头惶然,天天白日见鬼,似有幻觉;后来便寒气逼人,亡灵显现,足足有几百鬼影时时跟在他的身后,旁人竟也能看到,叫他惶惶不可终日,眼看就要身死,我却不能不救……”
李腾空叹一口长气,虽然她未将李林甫唤作父亲,但死到临头却也不得不救。
“不能染沾太深的因果,我从西市请得西域高人、即来自铁勒部的诛邪弓手一位,令他在家中盛宴时略作准备,当盛宴高潮时,亡灵皆至,家中所有人呆如木鸡;”
“唯有那诛邪弓手一箭射去,于高墙南边射落一物,捡来一看,却是一布袋的竹制名签,于是唤一个名字,就能动弹一个真人,将这家中的上百人丁救下了性命,避过了第一次。”
林嘉听得心头难过,这等奸人让他一次就死多好,奈何却是这方外修士的父亲,不得不来回报恩情。
听闻这大唐相府这等咄咄怪事,林嘉也是心有所感。
想起了早上听到的另一桩传闻,目光灼灼的盯着面前的美丽女修,问道:“我也有所耳闻,那杨国忠家里也是发生了相似的的邪事,若这相府都是如此,那皇宫之内……”
“不错!”李腾空点点头:“我昨夜到宫中一观,只见龙气受制,百灵皆昧,堂堂紫禁,竟只剩下些许祖先的护佑之气,这大唐若不是天数已到,国祚不继,便是龙脉出事,国运断绝!”
国祚龙脉?林嘉心头一沉,眼下这大唐的国势实在诡异难言,国内各节度使拥兵自重,特别是那东平郡王安禄山反相着实明显。
但对外却频频得势,当然自已在树墩城也帮了些忙,听闻后来那身兼陇右、河西两地节度使哥舒翰果真大败吐蕃,收复河套。
切断了对方的后勤营运线路,经此一役,哥舒翰被赐爵西平郡王,大名再传天下。
此外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还击破大勃律,受降而还。到此时,中土强盛,自长安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蔽野,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大唐之威,似是没有尽头。
这样的天下,似乎是有些问题,但从民心,从国势,怎生也看不出天数将尽,最起码眼下这局面比当年武周时期还要好上许多,若非国祚,难道竟是龙脉?这事又与这魔染之祸有何关联?
林嘉愣愣地看着面前的丽人,心中却是念头百转,自已本事偏门,将家传的风水推算之术一点也没学到,若是要看这所谓的“龙脉”走向,倒实在是门不对路,一窍不通。
李腾空妙目注视着面前的年轻人,虽然他以神通变化了形貌,但自已的本命道果“无漏天耳”还是把他原本的样子勾勒在自已的识海中。
这是个昂扬、锋锐又百折而不挠的形象,配合着那冲天的白金剑气,当真是那太白星君的嫡传风骨。
蓦得,心头闪回了一段场景,正是当年星君在自已的道观中,作为神君的宿慧刚开,也是这般有点迷茫,有点意外。
但更多的是对这人世的悲悯;自已被那神光所摄,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却见神君轻轻抚过她的脸庞,目光中尽是留恋和慈悲,却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三日之后,星君归位,此后自已也见过那星君的人间遗蜕大诗人李白。
但不知何,再也找不到曾经心心相印的感觉,只能当作佳友澹然相处,自已甚至收了李白之妻宗氏为弟子。
刚才的对话中,她已尽知了这年轻人的打算,便微微一笑,再度开口道:
“我是宗室之女,这李隆基虽然年老昏庸,但李唐天下却不能就此断了国祚,为天下计,这查访龙脉一事,便由我去做吧,天下攘攘,谁又能真在方外……”
林嘉心中触动,那李林甫是唐太祖李虎五世从孙,扬州参军李思诲之子,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当真是大唐的嫡亲宗室,面前这皇室血脉、金丹女修如此选择也是理所应当。
李腾空将手中那小小的书册放入袖中,林嘉眼尖,刚才略略瞥到几行字,倒像是李林甫手书的日志,像是记录了自已所罗织构陷的过往,却不知这女修拿它有什么用。
“初次见面,本当有礼相赠,奈何竟被你那师尊借花献佛,我便将此物送你,你须记得遇事谨慎,莫要争强斗狠。”
李腾空语言虽带着点调笑之意,但其中的亲切和爱护却是毫不掺假,摊开的手掌心中正是一支看似普普通通的木钗,六寸长短。
颜色深褐,像是直接从树枝上取了下来,略作打磨,钗头上还有两点微绿的小芽儿鼓起,倒是显得晶莹可爱。
长者赐,不敢辞,林嘉双手接过了这支小小木钗,只觉入手沉重,一股木性灵气迎面而来,沛然如潮,滋润全身,顿觉气血两旺,耳聪目明。
李腾空见他面色惊讶,也是抿嘴一笑,就从他手中取了过来,为他戴在头上,却将那青莲玉冠拿在手中。
“这是我庐山灵根、三宝灵杉千年以来的最后一支灵木,想必日后也不会再有了……”
“你本性刚强,五行金盛,也须记得莫要事事逞强,留得有用之身,如那参天之木,也是日日生发,才有了后来的造化。”
林嘉感受着头顶的灵气滋润,心中也自是明白,这是腾空子以无漏天耳察觉了自已五行中的短板,借此灵宝加以补充,又以物作比,谆谆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