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活出一点味道,活得有点境界,就得学会摆脱紧张。而摆脱紧张的最好办法就需要来点洒脱。洒脱既可以说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一个人要做到洒脱,首先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淡化功利意识。不要把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行为看得那么重大。不妨设想一下,这个世界离开了谁地球不也照转吗?人的功利意识或者说使命意识太强,相对来说,其精神负载就大,其压力就大,也就必然活得比常人紧张。但是,也有一种身负重任者却往往忙中偷闲。有的人即使担当天下大任,也能够表现出一种闲态,比如在军事活动频繁之时,诸葛亮仍旧羽扇纶巾,谢安仍旧是游墅围棋,这是一种潇洒,也是一种素质。只有这种闲情逸致才能养成他们临事不惊的本领。苏东坡为官时不也很有一番洒脱之情致吗?如果没有这种洒脱不是你办事能力太低,就是你的私欲过重。
洒脱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心灵境界。洒脱是使你心灵田野丰收的养料;是使你浮游尘土的飞翼;现代人是很难做到洒脱,也未必会崇尚洒脱。但是,洒脱不一定需要太多,只要有那么一点,就能使你获得生活的所有愉悦!
心灵小贴士:
蝇营狗苟是束缚心灵之绳,患得患失是喷涌遗憾的井;坦坦荡荡飘飘洒洒,前路,有无限的风景。
苦难过后是辉煌
真正的伟人从不抱怨自己面临的苦难或曾经的失意,而且总是微笑着面对人生。因为,他们知道,苦难过后便是丰厚的资产,会让他们更加伟岸、富有、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没有经历苦难的磨炼,因而激发不出他们体内潜伏着的力量来,所以他们的才能永远得不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只有努力奋进拥有不屈的斗志才能帮助人们摆脱危机和困扰达到成功的境地。
其实,障碍与苦难并不是我们的仇人,而是我们的恩人。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一种逆反的心理,这种逆反的心理在人体里发展了反抗的力量。正是苦难与障碍的出现,使得我们体内克服障碍、抵制苦难的力量得以发展。
这就好像山上的橡树,经过千百次暴风雨的摧残,非但不会折断,反而愈见挺拔。正像暴风雨吹打橡树一般,人们所承受的种种痛苦、磨难,也在启发人们的才能,锻造人们不屈的斗志。
其实,社会上的各种职业、技艺与事业,莫不如此,都是困难吓退了一些庸碌的竞争者,而显露出非凡者。斯潘琴说:“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就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冶炼的,从顽石上磨炼出来的。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成了著名的《唐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甚至连稿纸也无力购买,把小块的皮革当作纸写。
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来资助他,可是那位富翁答道:“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惟因他的贫穷才使世界富有。”
在那个时代,监狱往往能唤起许多高贵人士心中沉睡着的火焰。《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也是写在牢狱中的,一部《圣游记》也诞生在贝德福德的监狱中。瓦尔德·罗利爵士那著名的《世界历史》,也是在他被困监狱的13年当中写成的。
马丁·路德被监禁在华脱堡堡垒的时候,把圣经译成了德文。但丁被宣判死刑,在他被放逐的20年中,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在那里工作。约瑟尝尽了地坑和暗牢的痛苦,终于当上了埃及的宰相。
班扬甚至说:“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祈祷更多的苦难降临到我的身上。”
一个真正勇敢的人,愈为环境所迫,反而愈加奋勇,不战栗不退缩,昂首挺胸,意志坚定;他敢于对付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障碍,因为贫穷困苦不足以损他毫发,反而增强了他的意志、品格、力量与决心,这使他成为所有人中最卓越的人。
经历过苦难磨炼的人,终将会取得人生的辉煌。
也只有经历了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成功的“真经”。
心灵小贴士: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过苦难的洗礼,你才能收获成功的硕果。
忘记朋友的过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朋友也不例外。当朋友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这样,我们自己的心灵不但能得到解脱,同时我们的宽容也能拯救朋友堕落的灵魂。
迪斯由于好友鲁克在自己的公司电脑上做了手脚,使他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尽管迪斯委托律师将鲁克送进了牢房,但他还觉得不够。出狱后,鲁克觉得对不起迪斯,几次打电话向迪斯道歉。迪斯一听是鲁克的声音,不容分说立刻将电话挂断。
迪斯的妻子知道后,数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鲁克是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很有帮助。迪斯经过深思,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可是每次拿起电话来他心中就想起那几十万美元,又想起鲁克曾像只老鼠似的偷盗过那些钱,使他的生意差点垮掉,于是又放下电话,长叹一口气。
一个多月过去了,迪斯总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觉得应该原谅鲁克,毕竟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想,难道你要原谅伤害过你的人吗?不,不行。直到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鲁克的关系,也会妨碍你与他人的交往,你必须积极地清除它。”
迪斯终于鼓起勇气,给鲁克打了一个电话,告诉鲁克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迪斯还决定再次聘请鲁克到公司工作,他对鲁克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后来,鲁克对迪斯的公司尽心尽责,使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他和迪斯的友谊也越来越牢固,俩人成了真心的知己。
若朋友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有什么过错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切不可怀恨在心。因为怨恨不仅会加深朋友间的误会,影响友情,而且还会扰乱正常的思维,引起急躁情绪。
刘宽是我国汉朝时代的人,为人仁慈宽厚。在南阳当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干了错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表示羞辱。他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下属集会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把肉汤泼在他的官服上,结果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汤烫了你的手吗?”还有一次,有人曾经错认了他的驾车的牛,硬说这牛是他的,刘宽什么也没说,叫车夫把牛解下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自己的牛,便把牛送给刘宽,并且向他赔礼道歉,刘宽反而安慰那人,并与那人成为了朋友。
刘宽宽宏的度量不仅避免了一场纷争,更让他交到了朋友。他感化了别人,赢得了人心,对待一般人是这样,对待朋友更是这样。原谅一个人有时候是使之再生,对其心灵会造成很大的震撼。宽容需要有一颗博大的心,它可以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麻烦,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因此我们更不要把朋友之间的怨恨常记心头,这不仅带给对方心灵上折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使自己活在怨恨的影子里无法自拔。宽容地待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用我心换你心,始相知情深。心灵上的问题只有用心灵来解决,作为有良知的人在本质上还是向善的,以理解待人,以宽容待人,才是与人沟通的最好途径。
心灵小贴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朋友也不例外。当朋友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这样,我们自己的心灵不但能得到解脱,同时我们的宽容也能拯救朋友堕落的灵魂。
石头与沙滩的记忆
把自己所经历的美好的事情永远镌刻在生命的里程碑上,把那些令自己伤心、难过的事情抛向身后的沙漠任风吹散。这样当你某天回望人生时,你的经历就会如同一个个美好的圆环扣成的长链,洋溢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人生本就如此,幸福与否?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你记住了哪些事,又忘记了哪些事。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与吉伯和马沙这两位朋友一同出外旅行。三个行经一处山舍时,马沙失足滑落,眼看就要丧命,机灵的吉伯拼上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恩德,动情的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力携刻下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于是三人继续前进,不几日来到一处河边。可能因为长途行的疲劳使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了,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被打得火星直冒。然而他没有还手,却一口气跑到了沙滩上,仍然用很大力气在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记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