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好好活着字幕组 > 第6章 习惯改变命运(第4页)

第6章 习惯改变命运(第4页)

财主见到了真的金山,高兴得不得了。他赶忙将金子往自己的衣袋里装,还让一起进来的手下拼命地装。就在他们把小男孩支走,准备带走所有的金子的时候,洞里的神仙发话了:“人啊,别让欲望负重太多,天一黑下来,山门就要关了,到时候,你不仅得不到半两金子,连老命也会在这里丢掉,别太贪婪了。”

可是财主就是听不进去,还是不停地搬运,非要把金山搬空不可。忽然,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响起,山洞被地下冒出的岩浆吞没,财主别说是当富翁,就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

人的贪婪与否,欲望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人品和事业的成败。“人有时会因一念私欲,便销刚为柔,利令智昏,变恩为残,玷污清白身,败毁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这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和私心杂念,他本来的刚直性格就会变得懦弱,聪明就会变得昏庸,慈悲就会变得残酷。

人在进入社会后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欲望本无可厚非,有的人的欲望是客观的、有节制的,这样的欲望会是一种目标,一股动力,他可以使人具有远大的目标和斗志;有的人的欲望则是主观的、无限制的,甚至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满足。这样的欲望则会给自己增加压力,超负荷的欲望会羁绊人前进的脚步,有的甚至会将其引向歧路。

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却是能自觉节制贪欲。他受封食邑13000户,足能在京城地面广治田宅,但他偏在终南山下买了几间没有院墙的茅屋。臣僚们问他何故如此,他回答说:“如果我的子孙贤良,可传我的俭朴家风;如果我的子孙不肖,也不致被势利者所侵夺。”他的话果然切中要害,其心地之宽豁,宛然悟透了人生的天机。

欲望太多、太重,会让负重的人因此在一个坎上跌倒。人有七情,也有六欲,这本属正常,也是一个人在物质社会里不能或缺的东西。可是六欲不能太重,七情亦不能太多,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也才能够不被欲望所左右,否则就会成为自己利益的马前卒,或是非法财富的掠夺者,那么总有一天人生的金矿也会冒出无情的地火,美好的生活也会在欲望的世界里焚毁。

心灵小贴士:

贪婪是灾祸的根源。对于贪婪的人,上帝也救不了他。为人处事,若好占便宜,必将受到唾弃;经营事业若好高骛远过于贪婪,则事业难以长久。

团结协作更和谐

同甘共苦,团结协作是人类美好的品德,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古语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做法,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能共同欢乐但不能共同患难的现象,存在着很多有功就抢、有过就推、有乐就享、有难就躲的人。俗话说:“同船过渡百年修。”人生在世也不过是短短的时光,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享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当我们踏入工作岗位,面临的就是同事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它可以让你变得更优秀;另一种或者是你不适应这种竞争,最终被淘汰出局。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也许对公司的一切都一无所知,这就需要你去发现,你去了解周围的同事。同时,周围的人们也在注视着你,这是肯定的,要想立足,首先就是要用竞争的姿态去适应工作环境。但是,不要因为竞争而丧失良好的印象,这需要你有个良好的尺度去把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荣誉和成功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你无视别人,就很难在职场立足。因此,不要感叹上司、同事和下属度量的狭小!其实造成最后这种局面的根源还是在于他自己。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不要忽略别人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成功中总有自己奉献的一份力量,而这个部门经理却傻乎乎地独自抱着荣耀不放,别人当然不会为他如此自私的做法而感到舒服了。

美国有个家庭日用品公司,几年来生产发展迅速,利润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给每一个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员工明白了“水涨船高”的道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自不用说,还随时随地地检查出产品的缺点与毛病,主动加以改进和创新。

职场的黄金原则就是要与同事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共当。当你在职场上小有成就时,当然值得庆幸。但是你要明白:如果这一成绩的取得是集体的功劳,离不开同事的帮助,那你就不能独占功劳,否则其他同事会觉得你抢夺了他们的功劳。

一位杂志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而且他还很有才气,工作之余经常写点东西。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荣耀无比,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祝贺。但过了一个月,他却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属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意不去,并处处回避他。

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发现,他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就事论事,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主编的贡献当然很大,但这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努力,其他人也应该分享这份荣誉,而现在自己“独享荣耀”,当然会使其他的同事内心不舒服。

虽然上帝给了我们两只手一张嘴,但人们还是喜欢用嘴而不喜欢动手。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高谈阔论的人。他们总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多么的出众,如果能按他说的计划实行,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这些人滔滔不绝,在自己空想的领域里如痴如醉。然而,在旁人看来,那是多么的可笑和愚蠢啊。

所以,当我们在职场上有特殊表现而受到肯定时,一定不能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自己的职场关系带来危险。当我们获得荣誉后,应该学会与其他同事分享,正确对待荣誉的方法是:与他人分享、感谢他人、谦虚谨慎。

在职业生涯中,最圆滑的处世之道就是,当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了成就时,千万记得不要独自享受。要让自己拥有团队意识,摒弃“自视清高”的作风,换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意识。只要注意到这一点,我们获得的荣耀就会助自己更上一层楼,的人际关系也将更进一步。

歌德曾经说过:能分享他人痛苦的,是人;能分享他人的快乐的,是神。如果我们懂得了分享,那生命的价值就在分享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有人说堆金积玉只不过是棺材里带不去的泥沙瓦砾。爱恨情仇只不过是水里捞不出的月亮,雾里看不清的醉花,风里停不住地彩云。我们又何必死死地困在其中。不如把这一切都去分享,分享给知己朋友,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

心灵小贴士:

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那么就有了两份快乐;一个人的痛苦,如果两个人分担,那么痛苦就会减少一半。学会分享,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宽广;学会分享,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地阳光。

自律自爱更自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做人的真谛。人都愿意和宽厚者作朋友。因此,洪应明的“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箴言。

人类有几种本性除非遭到巨大的打击和刺激,否则永远不会显露出来,也永远不会迸发的。这种神秘的力量深藏在人体的最深层,非一般的刺激所能激发,但是每当人们受了讥讽、凌辱、欺侮以后,便会产生一种新的力量来,做从前所不能做的事。

一个年轻人,原来家境非常贫寒,因此在他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常被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开玩笑,他们不是取笑他衣衫褴褛,便是讥笑他穷寒酸。受着同学们这样的讥笑,他竟然不为讥讽所屈服,从此立志一定要成功。

后来,这个青年果然有所作为。他说,自己在学生时所受的种种讥笑反倒成了对他雄心的最好激励。

处在绝望境地的奋斗,最能启发人潜伏着的内在力量;没有这种奋斗,便永不会发现真正的力量。如果林肯是生长在一个庄园里,进过大学,他也许永远不会成为美国总统,也永远不会成为历史上的伟人。因为,如果一个人处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便不需要自己艰苦努力,不需要自己的个人奋斗。林肯之所以这般伟大,是因为他不断地与逆境苦斗着。

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例子:为了要补救身体上的缺陷,许多人因此养成了可贵的品格,造就了一番丰功伟绩。一些相貌极平凡的女子、甚至长相丑陋的女子,往往能在学业和事业上进行不懈的努力,最后竟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业来,这可看作是对她们外貌平平的一种补救。

也许昨天,也许很久以前,有人伤害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本不应受到这种伤害,于是你把它深深地埋藏在记忆里。但是,我们要知道世上如你一样受到伤害的人有很多,我们并不是唯一的一个。

我们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个人甚至出于好意也会伤害他人。朋友背叛我们,父母责骂我们,爱人离开我们……总之,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伤害。

人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最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怨恨,一种是宽恕。

怨恨是我们对受到深深的无辜伤害的自然反应,这种情绪来得很快。女人希望她的前夫与他的新妻子倒霉;男人希望背叛了他的朋友被解雇。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怨恨都是一种郁积着的邪恶,它窒息着快乐,危害我们的健康。它对怨恨者的伤害比怨恨更大。为我们自己的缘故,必须消除怨恨。

消除怨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宽恕。宽恕必须承受被伤害的事实,要经过从“怨恨对方”到“我认了”的情绪转折,最后认识到不宽恕的坏处,从而积极地去思考如何原谅对方。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天真烂漫的16岁少女爱伦的故事。她的生母遗弃了她,这让她非常气愤,她常常问自己为什么生母不抚养自己呢?后来,她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发现他们很年轻,十分贫穷,而且还没有结婚,只是同居在一起而已。

这时,爱伦的一个女友怀孕了,后来又因为害怕把婴儿打掉了。爱伦帮助她的女友渡过了难关。渐渐地,她懂得了,在这种环境下,这么做是对的。她开始理解自己生母当时的处境了——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只得送给别人,否则就会饿死。爱伦的同情心使她的愤怒情绪渐渐平息,她原谅了自己的生母,并找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坚强有用的人的价值。

爱伦的做法是可爱的、明智的,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也正是我们人类固有的非凡的创造行为得以实现的时候,我们既治愈了创伤,又创造了一个摆脱过去痛苦的新起点。

宽容,是一种风度;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气质。悠悠岁月,茫茫人海,谁能保证不犯一点点的错误呢?抛弃怨恨,选择宽恕吧,宽恕别人,也是给自己一片新天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