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摆摆手,“夕儿愿意陪亮小酌一杯,便是最好的生辰礼了。”
干嘛又说这样的话,你是诸葛亮,是诸葛武侯,做什么总对自已示弱?
偏偏林夕最受不得这个,再看那矮几上摆着的,全是她爱吃的菜,心里终究还是一暖。
“那林夕便陪丞相好好喝一场,也让丞相好好放松一天。”
诸葛亮喜上眉梢,亲自给林夕倒了酒。
“亮已嘱咐过了,今日议事堂不许他人进入,只为和夕儿好好饮一场。”
不谈风月,便能相处甚欢。诸葛亮早就意识到这点,于是一边喝酒,一边聊阿斗,聊子龙,聊诸葛连弩,聊南中应该如何平定,聊北伐是该先取关中还是先取陇右。
诸葛亮不停的在心里惊叹,她总是能与自已所想不谋而合,那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样子,让他挪不开眼睛。
“夕儿觉得,何时可以发兵去平定南中?”
林夕酒喝得正酣,聊得正美,直接开口道:“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明年五月?”
额,她只是背了句《出师表》。不过明年五月,也只是比历史上早了一年,有竹纸的加持,平定南中足够了。
“东吴与咱们的关系已然稳定,国库因为竹纸充盈也快,兵马是现成的,子龙练的那十万兵只要经过一场战役就能真正成为精兵,待明年五月,应当足矣。南中有好茶,有好药,有好玉矿,有好温泉,平定南中国库还能再赚一波,回来就北伐也不是不可以。”
“哦?夕儿果然见闻广博,亮还不知,南中有好玉矿。”
“嘿嘿,夕也是在行医时听闻一二,是真是假,还得找当地人细细探问。”
“嗯,那除了科举制,夕儿可还有别的教吾?”诸葛亮图穷匕见。
“唉,有是有的,但没有一条是现在能用的。”夹一口炙肉,喝一口酒,林夕摇头感叹道。
诸葛亮却坐直了身子,竖起了耳朵。
“无妨,夕儿且一一说来。”
也罢,说出来给丞相一个借鉴也好,至于能不能用,跟科举制一样,不是她考虑的问题。
“有一个官制,名曰三省六部制,有一个税法,名曰摊丁入亩。”
细细说完,林夕想起胤禛,忍不住还是向丞相泼了盆凉水。
“丞相,这两个制度,至少得在天下一统之后才能实行,因为须皇权极盛,才能压制世家,或者再出一个狠人,我花开后百花杀,把豪族世家从家谱第一页开始顺着往下屠。”
诸葛亮听到最后汗毛立起,“这人是谁?亮怎从来不知有此等人物?”
林夕笑着摆手,“是谁不重要,反正现在丞相最好别想这些了,您的治世理想,也得等到大一统时才能逐步实现,所以咱们先平了南中,再北伐,一步一步走,切不可操之过急。”
诸葛亮放下筷箸,停摇羽扇,眼神不错的看着林夕,“亮的治世理想?”
林夕不假思索,学着他拿着羽扇挥斥方遒的样子,大声说:“依法治国,人尽皆才!以高效廉洁的政府,治公平亲民的社会!”
诸葛亮眼中精芒爆闪,缓缓起身,心跳如雷。
她知道,她真的懂他!
他想仰天长啸,想放声大哭,想将她狠狠抱在怀里,向她走了几步,又生生停了脚步,最终只能回身倒满一觞酒,一口气饮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