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道红光从水里升起,然后冒出半个女子的身子来——穿着白色的裙子,就像那画儿上的仙姑一样,不,比那仙姑还要好看。她的手里托着一颗那么大的珍珠,闪闪发光,直照得水里通明,连下面有鱼儿在游泳都能看清楚……老汉我以为看花了眼,再揉眼睛仔细看的时候,那仙姑就不见了。我抬头一看,见有一道白光往城里飞了去。看方向,正是府衙的方向那。”老人摇头叹道,“我那晚回去跟老伴说了,她还不信,这不,第二天就传来了刘大人的死讯。”
众人都默然不语,然后,就炸开了锅:
“蚌仙显灵啊!”
“这刘大人想必是缺德事做多了吧,他挖了那么多珍珠,蚌仙咋能不发怒?”
“怪不得能挖到的珍珠越来越少啦……原来得罪神灵了。”
“这下可好了,我们村的村民说不定就有活路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指手画脚地说得热闹,直惹得茶馆老板都看不过去了,过来喊道:“哎哎各位,要说便私下去说,大庭广众的议论官衙的事,是要惹祸的呀!”
听了老板的话,围观群众才渐渐散去,回到自己的桌子边,依旧在窃窃私语。
展昭亦回到桌旁,看见包纨一副脸抽筋的模样,便问:“纨儿这是怎么了?”
包纨方才也听到了老人的话,有心辩驳一番,却知道无用。那老人说不定真眼花了,看到了别的东西。然后听见刘大人的死讯,将此事联系起来,归于鬼神,就有了刚才这一番说话。许多人都是人云亦云,无法查证。其实归咎到底,都是那刘学成不得人心,不论他是被人害死的,还是自己失足掉进水里的,都不算得个好下场。
包纨将她的想法悄声对展昭说了,展昭觉得有理,沉吟不语。
忽然,展昭笑道:“纨儿,展大哥竟不知你小小年纪,却不被他人所惑,能自有此见解。”
见展昭眼神深邃地盯着自己,包纨感觉有些心虚,连忙笑开了说道:“三叔和公孙伯伯都教我们,查案要往多处想,不必拘泥于一处,阿岚你说是么?”说罢在桌下一脚踢向公孙岚。
公孙岚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替她圆话道:“呃……爹确实如此说过……”
展昭听后,也就罢了。略坐了一会,便拉他两个回去了。
回府衙的路上,包纨分明看到珊瑚的身影一闪,刚要喊时,她又湮没在人群里了。
待到府衙时,公孙策已将刘学成的遗体检验完毕,正与包拯在说话。他们听了展昭在墟市中打听来的消息后——
“蚌仙?”包拯与公孙策对视一眼,各自抚须,笑了起来。
公孙策笑问:“展护卫如何看?”
展昭立刻回答道:“属下以为,那老丈所说太过离奇,不可全信。然而真相如何,想必公孙先生验完尸后,已有说法。”
公孙策点头说:“学生方才验尸,发觉刘大人肚子、肺部、与及鼻腔中皆肿胀有水及少量泥沙,由此看来,确系遇溺而亡。”
包纨抢着问道:“是他自己掉下水的还是被人强行拖下去的?”
公孙策看了两孩子一眼,慢悠悠地说道:“死者脚底沾有有水塘边的青苔,亦有挣扎痕迹。”
唔,这些只能说明他从岸上掉下水后,曾经挣扎过。
公孙岚想了想,问:“……可有其他表面伤痕?”
包纨问的则是:“手里有没有抓着东西?指甲缝里呢?”
公孙策答道:“脚腕处有一条勒痕,先前仵作并未看到,此番再次验尸才现出来。”见二人都跃跃欲试的样子,笑道:“你俩尽管说来。”
包纨与公孙岚你一言我一语地,大概意思就是刘学成在池塘边散步的时候,被人用东西勾住了脚,拉进水里,活生生的淹死了。
包拯对公孙策微笑道:“公孙先生果真教导有方。”
公孙策轻咳一声,补充道:“根据衣服与鞋子的磨损情况、还有那勒痕的方向,刘大人应是被勾住左脚,擦着右边身子被拉下水的。”
包拯沉吟一会,说:“虽知死因,便能查出凶手。还有一事,如今刘大人既逝,那账本的下落就更难得知。”
展昭道:“大人请放心,属下必定全力将账本找到。”
包拯对展昭点头说道:“此乃其一,账本虽重要,人证却同样要紧。本府听说有一对姓胡的珠民夫妇还被拘押在牢。明日我与王爷会升堂,先将他们提审。你带王朝马汉再往渔村去寻几个村民来,听候问话。”
15
15、【八】胡氏无罪归渔村,珊瑚自首呈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