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唐朝好地主txt笔趣阁 > 第185部分(第3页)

第185部分(第3页)

可儿子坚决要去,他们也无法拦着。

“柱子,当兵哪有你想的那么好,太危险了,你就呆在家里不好吗?”红线拉着弟弟的手劝说着。

“算了红线,人各有志,不能勉强的。栓子和柱子两个既然这么有志气,就让他们去闯一闯,要不然他们以后一辈子都会后悔的。”

“让府上给他们置办一些行装,备好干粮。”张超对着两个少年道,“既然选择去了,就不要后悔,更别到了战场上当怂货逃兵。好好干,努力拼一拼,也许能挣个功名回来。”

“谢谢三郎开恩,我们一定不会丢张家的脸的。”

“别这样说,上了战场,就为自己负责。”

对于张家府上的其它仆佣,张超也是这个态度,愿意去的,且朝廷接收的,那就随他们自己。去报上名的,张家还给他们置办行装,给他们置衣服毯子,准备干粮,甚至每人备了一些药品。

难得的机会,张家还真不少人报名去的。

最后有八个人通过了招募,栓子和柱子两少年也都录用了。张超找了牛见虎几个过来,这几个货虽然也是志愿兵,但人家国公之子,而且之前都当过六品官了。因此这次他们虽加入了募军,可去都是直接做了校尉的。

张超把张家的八个人交给他们,算是走了个后门,让他们成了牛见虎他们的亲兵了。

“帮我照看着点,都是些新手,以前刀枪都没握过。”

牛见虎几个倒是大大咧咧的,“放心吧,可惜三郎你这个时候生病,要不然跟咱们一起去河北了。”

“三郎要是没生病,人家都是呆在太子身边,坐在中军帅账的,哪会跟我们募军呆一起。”李感笑道。

“你们几个也多注意下自己。”

张超嘱咐几个,虽然他们是募兵,算是预备队。但战场形势复杂,谁知道什么时候预备队就被顶了上去。

他知道这些勋贵子弟们总有追随父兄,战场建功立业的想法,而张超并不想上战场,这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而已。

上次河北战场走了一趟,差点死在洺州城里,张超觉得李世民坑自己,可在秦琼程咬金甚至是牛见虎李感这些人的眼里,这很正常。战场之上,谁还会跟你讲究那么多。

不说入城招降有危险,战场上哪里没危险。派将领冲锋陷阵,甚至是去做诱饵,都是十分寻常的事情,若是畏敌怕死,那就别来战场。哪怕是个文职甚至是民夫,关键的时候,也得提刀上阵。

不过张超不想再来一次了。

心脏受不了这刺激,他还这么年轻呢,都已经是家财万贯,娇妻美妾,日子过的这么好,干嘛要去打仗?

再说了,他本来就不是府兵,那不是他的战场。

栓子他们走后,整个长安城似乎都冷清了许多。

“莺莺,马上让人去采买粮食,能买多少是多少,就算涨价,也买!”长安城的粮价还没涨,但张超知道马上就要涨了。

突厥大举南下,而东南江淮又大规模叛乱,南北同时用兵,而且还是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量的青壮出征,这必然还会影响到今年的夏粮。

趁这个时候买些粮,这是上策。

“粮价真要涨了吗?”

张超点点头,灾害、战乱,这都必然会导致粮价上涨。而江淮还是重要的粮产区,那里叛乱,肯定要影响今年的夏粮。加之北方突厥南下,多路进攻,南北战争究竟会打多久,打到什么规模,都难以预料。

但这种极坏的形势下,百姓肯定恐慌,粮商们也会趁机囤粮,粮价短期内肯定会快速上升的,除非朝廷能在夏收前就平定江淮和北方的战事。

要不然,这粮价有的涨。

“好,我马上就去安排,三郎你好好休养身子。”(未完待续。)

第302章 插秧忙(第六更!求订阅啊!)

身体稍好一些,张超便去了乡下。

正是暮春时节,春粟已经种下,不过张家的秧田里却有许多人。秧苗已经长成,开始拔秧栽禾。

拨秧是个辛苦的活,扎个马步蹲在田里,一点一点的把秧苗从地里拨出来,还得小心,不用能蛮力,要不然嫩嫩的秧苗就断了。这就需要秧田管理的好,晒田和水得控制的精准,这样拔秧的时候,秧才容易拨,也不会沾太多的泥。

右手拨秧,左手整理,凑成一把之后,还要在水里慢慢的把根上的泥洗净,要不然把秧挑到田里去会相当的麻烦。

“好一派热闹的生机景象。”

孙伏伽站在张超的身边,看着秧田里那一派忙碌景象。

这位大业三年的进士,武德五年的秀才,通过礼部试又通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