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天气很好,张超来到洗澡沟,看着一片萧瑟的洗澡沟,张超想到了很久以前订下的开发计划。
离过年还有半个月呢,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乡里招点人,把那水坝给修了。想到就做,张超回到家,立即把管家、账房等一干张家的管事们叫来,崔莺莺带着助手红线也在一边旁听。
“先前买下了那洗澡沟,就想着修坝。现在离过年还有段时间,大家也还有闲,正好沟里也没水,这些天天气又好,因此我打算正式动工。管家,你安排人去乡里招工,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愿意来我张家挣点闲钱的,都可以过来做工,包一日三餐,还给工钱。一个壮劳力,一天还给三升粟!”
发招工消息,请老匠人,购买一些必要的工具。
筐铲镐锹,独轮车。
好在张家现在人多,张家的和崔莺莺带来的,管事的也不缺。至于修坝的人工,附近乡村里喊一嗓子,说张超招人做工,顿时应者云集。
这也是张家好声望的好处,大家都信任张家,知道在张家做工,张家说给多少就给多少,不会有短缺,而且张家做工,还吃的好。再说了,张超现在是什么人家,那可是东宫太子府里洗马啊,五品高官,将来扶太子坐了皇位,那肯定是要当尚书当宰相的。
张超亲自出任了修坝总指挥,跟一群乡民呆在一起,他觉得挺充实的。(未完待续。)
第200章 沟上梯田
第二更,求订阅!
外人很难想象,都贵为武安县子当上了太子洗马了,可张超却还愿意在工地上跟着大家一样淌泥吹冷风。
寒风中,上千的乡民却干的热火朝天。
大家分工合作,一群石匠带着群壮汉打石头,而其它人挖土的、运石头运土的。好在张超只打算修条坝,而不是要修一个水库,因此坝倒也不需要太高太宽,算是工程量降低了许多。
张超早张一群老工匠商讨过个的计划。
“就修个一丈半高吧。”
张超原本还想着修一个石坝,但老匠人们提出这里附近并没有太多石材,如果修一个石坝,那还得去新丰的骊山或者蓝田的秦岭采石,那样光是运输就非常麻烦。他们建议张超就地取材,修土坝。
反正张超也没打算修太高的堤坝,因此直接用砂石加粘土堆积而成的土坝,是成本最低的。特别是可以就地取材,沟两边的坡上有的是砂石和粘土。
修这样的土坝还不需要打特别坚固的坝基,一般都是直接在坝的中心堵塞粘土,做成不透水层,修成斜坡式土坝,低廉、快捷,还挺牢固。
一丈半,将近五米,其实已经挺高了。
有五米的坝,那么起码能蓄水三四米。这么深,能蓄不少水,养鱼也足够了。
“是只修泄洪道,还是要再修一个水遂道?”一个皮肤黝黑,十分干瘦的老匠头问。
一般在河沟上拦个坝,是不会如张超这样搞个一丈半这么高的,顶多一丈左右,越高那就越不好修。一般小坝,也不会修什么水遂道,顶多在一侧修个泄洪道。当坝内的水达到堤坝的一个限定高度时,水会就从那个预设的沟渠里泄洪,保证堤坝安全。
而水遂道,自然就是在堤坝里留下涵洞,这样堤坝可以随时放水。这样的水道,还可以修成阶梯状,每一定高度留一个口子,可以随时拿木头塞住。这样需要放水时,就可以从上到下,一级级的放,能做到精准放水。
最底下有一个水门,如果打开,可以放光。
“泄洪道和水遂道都修,泄洪道就定个一丈高吧。”张超想了想,还是没把泄洪道弄的太高,他怕到了夏季时雨水多,到时他的堤坝承受不住。一丈高的话,相当于最多只蓄水三分之二。
虽说有水遂道,可雨季的时候,光靠水遂道是很难迅速的排水泄洪的。
和匠头们确认好,张超又去看那边挖土挖砂石的。
“挖土不能随便挖。”张超跟郑管事道,“在离沟底一丈半左右的两边坡上取土,我们尽量取平整一点,我打算在这两边距水上面点的这坡上挖出一些田来。”
张超计划是挖出一些梯田来,靠近沟底水面的这两边,弄出大约几排梯田,到时沟里蓄了水,在上半年雨水足的时候,这里还能种上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