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王叔和小八小十三四个都是官上差到老爹身边差使服役的,因此本来是不用给他们工钱的,但张超给了,老爹也没反对。他们四个推辞了一会,最后也兴高彩烈的收下了。
至于柯山柯五两个,倒很听师父张超的话,让他们收下也就收了。
不过拿到了一串黄澄澄的铜钱,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六人明显积极性更高了。
不过对张超来说,这个钱本来他都已经是算入成本之中的,并不影响最终利润。而且一天给三升糜子面的工钱,他觉得其实很便宜了。花点点钱,让大家有如此高积极性,很值得。这可是自己的元老员工啊。
张家沟离长安城只有三十里。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三十里没有车没马,只能全凭一双脚走过去。张超和老爹一人还背了二百多个馍馍,连筐一起也二三十斤呢。
老爹背上筐,没带自己的铁枪,只挎了把横刀。
府兵是有资格挎刀出行的,没有人能为难。
“老爹,你现在也是个武官了,咱回头卖馍赚了钱给你先买匹马。”
“这个不急,赚了钱先把新窑弄好咧再说。”
背着近三十斤东西,老爹却轻松如空手。
晋升为了队副,老爹其实已经有资格得到朝廷给他配马了。不过朝廷按惯例是不会直接给他马的,而是直接给两万五千钱。这笔钱就是买马钱,老爹得自己买马置鞍等。以后每月,还会有一笔马料钱补贴。
现在的物价,两万五千钱不多,但还是能买到一匹马的,不过只能买到比较普通的马。如今大唐跟草原的突厥人关系还是不错的。
大唐起兵,就跟突厥人是达成过协议的,协议内容有些屈辱,向突厥人进贡钱帛得到突厥人的支持,用金钱子女换突厥人的战马和骑兵支持。而且突厥人到了中原来打仗,打下来的地方钱粮人口都归他们,只土地归大唐。
屈辱的协议,可当初为了能够与隋末诸反王们争夺天下,也唯有如此了,当时跟突厥人达成协议的并不只李唐一家,而是许多家。突厥可汗效仿当年隋文帝杨坚,也想利用中原汉人内乱,然后扶持汉人各地诸侯朴互争斗,让中原一直分崩离兮,而突厥人好坐收渔人之利。
因此现在每年都有大批的突厥马流入大唐。
去长安比回张家沟轻松,因此有好长一段路都是下塬,走的下坡路轻松不少。
走了小半天,长安已经在望了。
张超不由的激动起来了。
“大唐长安,我来了!”
第十八章 长安长安
站在灞上,可以遥望长安。
不过望山跑死马,三十里路全凭一双脚板,却让张超着实的累的够呛。特别是还背着二百多个馍的柳筐,近三十斤的重量时间一久,让张超后来休息时间越来越频繁。不过老爹却没帮他背,用老爹的话说,这也算是一种锻炼,而张超就是缺练。
一个优秀合格的府兵,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枪刺的多好或者刀劈的多有力,或是弓射的多准,最基本的一项能力应当是能走能跑。能走善跑,才能跟上急行的队伍,才能奇袭或者包抄敌人,或者是在遇到逆风的局势时,能迅速的脱离战场。
如果你连跑都不会,那你再能打,也是战场上最先被淘汰掉的。
以前张超也往返过灞上几次,可不是坐车来,就是骑车来。三十余里路,非常轻松。但这次,实打实的用脚板走了三十里路,还负重三十斤,真是够累。
巍巍长安城,渐渐靠近。
通往长安城的官道上,行人渐多。各种服色的人,甚至是各种肤色的人。
那座由隋朝两代皇帝耗费许多人力财力,由当世第一建筑大师宇文恺倾心主持修建的长安城,虽然改了名字,由大兴城改为了长安城,中间也经历了几年的战乱。
但李唐入主关中数年,这座雄城也渐又恢复了许多繁华和大气。
隋乱唐兴,长安城也最先恢复元气。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望着那高大的城墙,形式大气的城门楼,张超心里有种难以言明的激动感。
大唐,中国历史上最受国人推崇的朝代,强汉盛唐,汉与唐就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时代。唐也许并不算最富裕的,也许他也是对外战争中赢得次数最多的,但一说起唐,国人无人自豪,甚至是心怀向往。
为何,因为唐有一种精神,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唐也中国古代人最为自信的朝代。哪怕唐只有百年的强盛,可依然使得唐在中国古代中可以排到历朝之最受欢迎的一朝。
那些进出长安城,往来在官道上的行人脸上,张超已经能看到唐人的那种强烈自信了。武德四年,这是大唐重要的一年,秦王殿下赢得了中原大战,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而李靖则南征击败了江陵萧铣,并顺利进军岭南,百越俚人降服。
经历了隋末十余年的战乱,关中的百姓重新又看到了天下太平的希望。
“要是能有个班车就好了。”张超揉着自己酸楚的腿向老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