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落选的议员来说,田中角荣的勉励已经使他们深受感动,而送慰问金,更加深了他们的感激之情。在此之后,拥戴田中的人越来越多,竟形成了一个“田中派如果田中在此时将相同的金额或礼品送至当选的议员家中,情况就不同了,那些礼品、礼金成了锦上添花,一点也不特殊,更不能取得效果。只有在别人困顿时伸岀援手,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田中角荣毕竟是真正吃过苦头的人,了解人的微妙心理。
常言说得好,“情愿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意思是说当别人处于困境当中,你伸出援助之手,不啻于冰雪天给饥寒交迫的人送去一篓炭,及时而又必须,会使受礼人终身难忘。而如果别人什么都不缺,你送的东西,其有效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趋炎附势的行为和烧香的行为是一样的,总是向当权的人、当红的人靠拢,同道的当然奉承巴结,不同道的也要想尽办法拉上一点关系。如果过于功利,就会失去很多对你有帮助的朋友。
有的人虽然时运不佳,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英雄,就该及时结交,多多交往,施与物质上的救济。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他一朝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与那些暂时不得势的人交往,并成为好朋友,就像买股票一样,买了最有价值的原始股。
所以从现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朋友,若有值得上香的冷庙,千万别错过了才好。
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在困境中更是如此。你如果为朋友排忧解难,在他困难时给予物质和金钱上的资助,那么将来,他就会不远万里前来救助身在困境中的你。
在社交活动中,你要寻找并看准别人“饥渴”的时机,雪中送炭,像“及时雨”一样,是对他人心灵深处最好的抚慰。
8。你的得意,往往是别人的失意
男人在日常的待人处世中,不要总是表现自己的得意,要知道你的得意往往是别人的失意,因为你的得意让人会有一种相形见细之感,这样你就会在无意中把人得罪了,所以要有谦谦君子的心态,无论你走到那里都会受人欢迎。
有一位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硕土研究生,分到上海的一家研究所,从事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工作。他认为自己是学这个专业的,自以为比那些原班人马懂得多,刚上班时,领导也摆出一副“请提意见”的派头,这种气度让他受宠若惊,于是工作伊始,他便提出了不少意见,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的工作程序、机制与发展规划,都——列出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领导表面点头称是,同事也不反驳。可结果呢,不但没有一点儿改变,他反倒成了一个处处惹人嫌的人,被单位掌握实权的某个领导视为拒妄、骄傲乃至神经病,一年多竟没有安排他做什么具体事。他只好炒领导的统鱼,跳槽走了。临走时,领导拍着他的肩头说:“太可惜了!我真不想让你走,我还准备培养你当我的接班人哩!"那位研究生一边玩味着“太可惜”三个字,一边苦笑着离开了。
那位出道不久、涉世未深的研究生虽然精神可嘉,但却未能体会人人都想出人头地的心理,而一味地表现自己,就是一种出风头,就会让每个有好胜心理的人反对,因而他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要懂得适时弯腰做人的道理。你纵然有再大的抱负和才华,也只能先隐藏和掩盖起来,“夹起尾巴”做人,“隐忍”处世,才能深入人心,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也是做人要有“心机”的一种表现。
有两位要好的女友,甲漂亮,乙平平。有一天,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舞场上的许多男士频频与甲共舞,却在不知不觉中冷落了乙。甲下意识地感觉到乙很不高兴,于是托辞身体不适,奉劝朋友们去邀请乙。男士们尊重了奉告,乙被男们卷入了舞池,乙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甲以友情为重,不想女友被忽视,于是机智地采取一种平衡手段,使乙的好胜心得以实现,乙对甲的友谊更加深了一层。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是不好的。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还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爱卖弄的人。所以,在交往中,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事。
人人都有好胜心,人人都有想出人头地的心理,而一味地表现自己,就是在贬低别人,就是一种出风头,这样你走到哪儿都不会受欢迎。
9。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战国时代,孟子名气很大,府上每日宾客盈门,其中大多是慕名而来求学问道的。有一次,接连来了两位神秘人物,一位是齐王的使者,一位是薛国的使者。对这类人物,孟子自然不敢怠慢,小心周到地接待他们。
齐王的使者给孟子带来赤金100两,说是齐王所赠的一点小意思。孟子见其没有下文,坚决拒绝齐王的馈赠。使者灰溜溜地走了。
隔了一日,薛国的使者也来求见。他给孟子带来50两金子,说是薛王的一点心意,感谢孟先生在薛国发生兵难的时候帮了大忙。孟子吩咐手下人把金子收下。左右的人都十分奇怪,不知孟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臻对这件事大惑不解,他问孟子:“前天齐王送你那么多的金子,你不肯收,今天薛国才送了齐国的一半,你却接受了。如果你前天不接受是对的话,那么今天接受就是错的;如果你前天不接受是错的话,那么今天接受就是对的。”
孟子回答说:“都对。在薛国的时候,我帮了他们的忙,为他们出谋设防,终于平息了一场战争。我也算个有功之人,为什么不应该受到物质奖励呢?而齐国人平白无故给我那么多金子,是有心收买我,君子是不可以用金钱收买的,我怎么能收他们的贿赂呢?"
左右的人听了,都十分佩服孟子的高明见解和高尚的操守。
我们祖先的古训是:君子不言利。但亚圣孟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打破这种观念,对它做了正确的理解。他说过,对于钱财,可以取也可以不取,
取和不取的分界,在于会不会损害自己的廉洁。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只要是合法所得,岂有不取之理。所以齐国有贿赂之嫌,孟子拒收它的金子。薛国奉送的是报酬,数额可能稍大,但孟子是名人,做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应该比普通人和简单的体力劳动酬劳多,孟子当然照收不误。
毋庸讳言,有人求你帮忙办事,你挺身而出,救人水火,最终总会得到人家的回报。按照“礼尚往来”的传统和规矩,这也是应该的。
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限度,接受别人的好处也是如此。千万不要因为贪图一点儿实惠而把自己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你还应当看到,人际关系中的人情往来也是受法律约束的,为人办事,受人好处,头脑中要绷紧一根弦:犯病的东西不吃,犯法的事情不做。
具体说来,主要应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不要见钱眼开,太沉不住气。
第二,不要拿原则作交易,太贪心。
第三,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太傻。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因为你欠下的就要偿还,因此,男人为人办事,受人好处,头脑中要绷紧一根弦:不该吃的东西不吃,不该做的事情不做。
10。激发共鸣,拉近心理距离
与人相处,要谈得有味,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双方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认为,素昧平生,初次见面,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其实不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片国土,只要善于寻找,何愁没有共同语言?
一位小学教师和一名泥瓦匠,两者似乎没有投机之处。但是,如果这个泥瓦匠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见,交流看法;如果这个小学教师正要盖房或修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购买建筑材料、选择修造方案沟通信息、切磋探讨。只要双方留意、试探,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爱好、某一类大家关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识者面前感到拘谨难堪,这只是没有发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已。
人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社会上的各种人,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性格、脾气等等,他们对事物各有不同的思想认识。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做人的分寸也就是要根据各种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语言习惯来做不同的处理。这就是“对症下药,激发共鸣”,可以为为人处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坐在火车上,已经坐了很久了,而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程。你想与他人讲讲话,却不知如何开口,这时,你就要尽力使你的谈话显得趣味十足。
坐在你旁边的是一位很没趣的人,而你非常想和他聊天解闷,于是你便搭讪道:“对不起打扰了,你有火柴吗?”
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讲,只是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盒火柴递给你。你点了一支烟,在还给他火柴时说了声“谢谢”,他又点了点头,然后把火柴放进了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