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男人心理操纵术免费阅读 > 第七章 抓人心好办事(第6页)

第七章 抓人心好办事(第6页)

第二年,王翦率领的军队攻下了楚国,俘获楚王负当。秦始皇十分高兴,满足了王翦的请求,赏给他不少良田美宅、园林湖池,将他封为武成侯。王翦的儿子王责也是秦国将领,他率军先后攻下了魏国、燕国的辽东和齐国,被封为通武侯。他们父子两人都只要求财物,不求权力,秦始皇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心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加以重用。

很明显,王翦是做事极有心计的人,他知道位高权重者,每每成为众矢之的,树大招风,爬得越高,跌下来就越惨,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残废瘫痪。

王翦深知秦始皇生性多疑,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自己握有重兵,秦始皇对自己就会更不放心,自己随时都会遭受危险,为了解除秦王的疑虑,转移秦王的视线,他用多请田宅、园池的办法使他不疑忌自己,所以得以放心地在前方作战,攻破了楚国都城。最终王翦使秦王对他放下心来并委以重任,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男人做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读懂别人的心理。只有迎合别人的心理,你才能办事顺利。

10。求人办事,变直接为迂回

我们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由于对方的性格、地位、当时的情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要善于改变思路和对策。如果明知对方不可能立即答应自己的要求,在这个时候,就不要急躁,不妨变直接的请求帮助为迂回战术,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毕竟“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变直接为迂回,在人们的日常处世哲学中,常表现为一种策略性的智慧。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许多不易琢磨之处。如一个人想做某件明显不妥的事,若不上前禁止的话,他可能横下一条心硬是去做;但若假意支持的话,很有可能就此打消了对方去做的念头。

大书法家梁舟山的书法,风格独特,高雅动人,当时京师中的达官贵人以得梁舟山书法作品而自豪。一次梁舟山从南方回京师,路过黄河,黄河水势极大,无法渡河,被河督留在衙内。一连十几天,河督出去办事,无人陪梁舟山。梁舟山十分无聊,看到河督书房内有笔墨纸张,就作消遣书写起来,几天就把厚厚一叠宣纸用完了。既有大字条幅,也有小楷、小篆。

河督办完事回来,看他写了满屋的字,十分不悦地说:“这些宣纸,都是我从产地购来,准备进京送人的,你却把它浪费了。”梁舟山十分尴尬。

第二天,河督就派人把梁舟山送过了黄河。梁舟山到京后,将这件事告诉好友。好友说这河督在京做官时,曾托人向你要过字,你没有给他;这次他故意不让你过河,摆上笔墨纸张,你写了字,他得了墨宝,不领情,反而把你数落一通。梁舟山恍然大悟,后悔不已。

这位河督可谓是“求字”的高手,不仅报了一箭之仇,还如愿地得到了墨宝,真是一举两得。当然,这都得益于他善迂回的高招。但是还有更高明的。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曾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决意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很长时间他未能说服任何人,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

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请求,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队就撤了。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在自己的菜园里。通过这种迂回战术,土豆在法国被广泛种植,帕尔曼切达到了目的。

可见,当最理想的途径不能实现的时候,改变思路,换一种手段,变直接为迂回,就更易于把事办成。

迂回对于一些防备心较强、心理较为固执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好的对付办法。

11。办事归办事,不能伤人自尊

无论你可能确信什么,你都必须确信一点:在自尊方面,别人和你一模一样。自尊心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国王,还是沿街乞讨的流浪者。所以,在办事方面,一定不要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自尊,而把别人的自尊踩在了脚底下。

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曾说过:“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英国一家大超市的经理大卫每天都到他的连锁店去巡视一遍。有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台前等待,没有一个售货员对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货员在柜台远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身为经理的他当然对这一情况很不满意,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大卫并没有直接指责那些在上班时间闲谈的售货员,他采取了巧妙暗示、保全员工面子的方法处理了这件事。他站在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售货员当然看到了这个情况,自责的她们再没有让类似的情况发生。

大卫没有直接指责员工的不负责,而是亲自去为顾客服务,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起到了间接地纠正员工错误的作用。

办事也要讲究艺术。在办事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的做法与自己的要求不符,可以通过巧妙的暗示,这比使对方恼怒的指责要高明得多。如果对方办事的方法不符合你的要求,当面指责只会造成对方的反抗,容易把事搞砸。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可以轻松地把事情处理好。

有些人面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因为他们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这时,就要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伊丽莎白女士运用巧妙暗示的方法,使得一群懒惰的建筑工人,在帮她盖房子之后清理现场。开始请工人干活的时候,伊丽莎白女士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木屑。她不想去跟工人们抗议,因为他们把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后,她跟孩子们一起把这些碎木块捡起来,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领班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草地上这么干净。"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放在一边,领班也每天都来看看草地的状况。

这种既达到目的又不伤人自尊的办事方法,使人更易于改正错误;使他自认为自己很重要;使他希望和你合作把事情办好,而不是反抗或抵触。

生活中的很多事,其实本身并不复杂,往往是因为一时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使事情复杂了起来。许多时候我们清楚,真理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道理就可以不依不饶。

田先生是一所大专学校的老师,他有一个学生因乱停车而堵住了学院的一个入口。田老师冲进教室,以一种非常凶悍的口吻问道:“是谁的车堵住了车道?"当车主回答时,田老师吼道:“你马上给我开走,否则我就把车绑上铁链拖走。”

虽然这位学生不应该把车停在那儿。但是田老师的做法未免有伤他人自尊。从那一次起,不光是这位学生对田老师的举止感到愤怒,全班的学生都尽量地做些事情以造成他的不便,使得他的工作更加不愉快。田老师

原本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件事的。假如他以友善或建议性的口吻来劝说,也许这位学生会很乐意地把车开走,而且其他同学也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自尊自信是人不断进取的阶梯,是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既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又是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可以说,人的一生取得的任何一次成功,都是伴随着自尊自信取得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伴随着人类的自尊自信的取得。

因此,维护他人自尊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在与人说话时切不可伤害别人的自尊,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如每天要问问自己,哪些事情是应当防止的,久而久之,自然会牢记在心,不至于旧脾气重犯。每天要回忆一下,今天都出了什么事,是怎样把它当成个问题给解决的,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如发现自己有自言自语的现象,留神听听都说些什么,是不是透露出害怕的心情,还是隐藏着某些想法,然后设法解决。可以引导自己向积极方面发展,比如多说些劝慰自己的话。当觉察到自己要发火,或碰到和自己设想的情况不一样的时候,要用自我暗示的办法,让紧张起来的心情放松下来。有些人可能会激起你强烈的情绪反应,要采取回避的态度,以免卷进对抗的漩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