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要想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老子这段话强调了先予后取的重要。他告诫我们,凡事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到长远利益,就要有“先予后取"的胸襟和谋略。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想得到一样东西,便强取豪夺,想推销一件商品,便拉住人不放,一副不卖到钱就不罢休的架势,结果只能是让人产生反感。而聪明的人却懂得先予后取。
当然,老子的“先予后取”的原则,还有更深一层次的意思。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达到目的,都要先从其相反的方面下手,在打算获得某样东西时也是如此。
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就曾被这种“糖衣炮弹"打中,吃了一次哑巴亏。
郑板桥擅长画竹、兰、梅、菊,字写得也棒。他那幅“难得糊涂"的复制品,今天大街小巷仍随处可见。当时,慕名上门来求他字画的人不少,郑板桥也不客气,写了一张价格表贴在大门上,上面写道: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衷)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
账。”
明码标价,颇为痛快直爽。不过,郑板桥恃才傲物,鄙视权贵,一些达官显贵想索求书画,哪怕推着装满银子的车来,也被拒之门外。
有位大富豪新盖了一座宅院,豪华富丽,但就是缺少“斯文”气息。有人建议,何不弄两幅郑板桥的字画,往客厅里一挂,岂不就高雅脱俗了吗?
富豪一听,猛拍大腿,妙!拎着钱箱就往郑板桥家跑。名片递进去后,照例被挡在门外,理由无非是先生外出、不舒服、在练气功等,一连几次都是如此。
后来,大富豪与一位大官朋友闲聊时,偶提此事,大官说:“你怎么连郑板桥是什么人都不晓得?别说你啦,我想要他的画,要了好几年,都还没弄到手。”
大富豪一听,来了精神,夸下海口道:“瞧我的,不出几天,定能弄几幅字画来,上面还要让他写上我的大名。”
于是,大富豪派手下人四处打探郑板桥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爱好。
这一天,郑板桥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曲子甚雅,不觉感到好奇,这附近没听说有什么人会奏琴呀?于是,循声而来,发现琴声出自一座宅院。院门虚掩,郑板桥推门而入,眼前的情景让他大感惊讶:庭院内修竹叠翠,奇石林立,竹林内一位老者鹤发童颜,银发飘逸,正在拂琴而鸣。哎呀,这分明就是一幅美好的图画呀!
老者看见他,琴声戛然而止,郑板桥见自己坏了人家兴致,有点不好意思,老者却毫不在意,热情地让他入座,两人谈诗论琴,颇为投机。
谈兴正浓,突然,传来一股浓烈的狗肉香,郑板桥感到很诧异,但口水已经忍不住要流下来。
一会儿,只见一个仆人捧着一壶酒,还有一大盆香喷喷的狗肉,送到他们面前。一见狗肉,郑板桥的眼睛就黏在上面了。老者刚说个“请”字,他连故作推辞的客套话都忘掉了,迫不及待地狂喝酒,猛吃肉。
风扫残云般地吃完狗肉,郑板桥才意识到,连人家尊姓大名还不晓得,就糊里糊涂在人家这里大吃一通。现在酒足饭饱,总不能就这么一甩袖子,说声“拜拜”就走吧!
然而,又该怎么答谢人家呢?留点银子吧,不仅太俗,而且自己出来散步没带钱呀。于是,他对老者说:“今天能与您老邂逅,实在是幸会,想感谢热情款待,我无以回报,请您找些纸笔,我画几笔,也算留个纪念吧。"老者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连声说:“吃顿饭不过是小意思,何必在意!"
郑板桥以为他不稀罕书画,便自夸说:“我的字画虽算不上极佳,但还是可以换银子的。“
老者这才找来纸笔,郑板桥画完,又问老者的名,老者报了一个,郑板桥觉得耳熟,但又想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还在落款处题上“敬赠某某关某”。看看老者满意地笑了,这才告辞离去。
第二天,这几幅字画就挂在了大富豪宅院的客厅里,大富豪还请来宾客,共同欣赏。宾客们原以为他是从别处高价购买来的,但一看到字画上有他的大名,这才相信是郑板桥特意为他画的。
消息传开后,郑板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沿着那天散步的路线去寻找,发现那原来是座无人居住的宅院,这才意识到,自己贪吃狗肉,竟然落入人家的圈套。
不过,运用“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方法也要把握好分寸。“欲取”
的目标必须有暂时的隐蔽性,且在未暴露之前投其所好,这就需要你放低姿态,先让对方尝到甜头,待对方尝得高兴了,再顺势把自己“欲取”的目标提出来。否则,很可能会舍大得小,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原典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冇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释义
老子认为"自我"的表现全在“四自":即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一个人做到不自我炫耀,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明;不自我夸耀,反而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长久。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如水。水没有一种固定的形状,因而能因物赋形。无论多小的缝隙,水都能钻过去;无论遇到多么不规则的石头,水都能绕过去;无论多么混浊或清澈,水都照样可以生存。
作为人类,我们更应该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那些深通权谋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俊杰,是因为向水一样,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生存方式,能曲则曲,能伸则伸,就像《鬼谷子》中所说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通俗地说,就是在狭小的空间里,能最大限度地曲下身来保护自己,在发展的机会来临,前景广阔的时候,又能最大限度地挥洒自己的智能与才干。
生活中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这也是糊涂学的一个道理。否则,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你身边的人也累,而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