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区别于其它道人做法事时,需要的“黄纸”、“香炉”,这木桌上仅有无数枚鸡蛋…准确的说是鸡蛋壳,周围摆放着一些艾草…
窗外传来嘈杂的人声,俨然…不少人已经开始议论,柳观主打算何时请出“老子”?
——“老子”又会如何指点迷津?
——大汉如何才战胜南匈奴的王子?
每一个问题,都是吃瓜百姓们议论的焦点,更是吸引了无数游侠的目光,不夸张的说,上一次道门获得如此关注,还得追溯到武帝朝前时,那还是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大肆调教一番前头。
呼…
厢房内的荀彧看着窗外的人群长长的呼出口气,他褪去衣衫,准备换身干净的新衣,也去看下贤弟那“神乎其神”的做法?
让早已骑牛过函谷的“老子”指点迷津?解决大汉困局?
这也太玄奇了吧!
当然,如果真的能做到,那…道教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无疑将上升一大截。
荀彧素有洁癖,以名香薰衣,他正思虑要给哪身衣服熏香,却正看到了一件红色的儒袍,那是柳羽派道人给他送来的,衣服上已经熏香,且是荀彧最喜欢的味道。
当然…
这不重要,这身红衣当即就让荀彧回想起今日上午,“京都小酌”酒肆内,桥玄与蔡邕身着的红色儒袍,格外引人注意。
说起来,桥玄人称“桥大公子”,他行为素来诡异,穿红色儒袍也平平无奇,可蔡邕蔡夫子什么时候这般高调了?他不是一向喜欢素色么?
不及多想…
既是贤弟送来的红衣,那荀彧索性就穿上,别说…红衣加身,荀彧整个人都醒目了不少。
眼看着就到亥时,窗外的议论声越来越多。
“柳观主呢?眼看亥时已到,柳观主怎么没有出现?”
“就是啊…柳观主说请老子来为大汉指点迷津,他…他倒是出来,倒是请啊?”
“是不是柳观主根本就没办法打败那南匈奴王子,他不过是故弄玄虚?”
随着时间的推移。
隐隐已经有些“不友好”的声音出现。
荀彧的眉微微的凝起…
莫说别人了,就连他都不知道这个贤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就在这时。
“快看…快看…”
“天上,天上…那是什么?什么?”
“是…是灯笼么?”
无数惊骇的声音接踵传出,荀彧赶忙跑出厢房,却正看到一个个灯笼正在迅速的升腾,灯笼…飞…飞起来了?
荀彧惊骇的望着这漆黑天空中的点点灯火,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它们与星星一起,将整个漆黑的天穹点亮!
这画面…顷刻间就打破了他荀彧二十年所有的学识与沉淀。
这等现象简直“妖异”、简直“玄奇”,这已经不是任何一本古籍文献能够去诠释。
当然,他不知道,这只是“孔明灯”而已…
他更不会知道,这“孔明灯”,只是柳羽计划中,“老子”降临前的开胃小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