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鞭上去,刑吏心头就莫名的恐惧一分。
换了一处干净的地方。
颜和当先坐下,颜良与文丑也分坐两旁…
“那关长生招出同党了么?”颜和当先问道。
“嘴硬的很。”文丑的语调有些发颤。
颜和感叹:“前两日,有一个黝黑的汉子出了解良县,料想便是他那‘黑脸’同党,看样子是往司隶去了。”
这话脱口…
文丑还没回过味儿来,颜良却是眼珠子一转。
“父亲是担心,他去洛阳?”
“去了也不怕!”文丑霍然起身,当即回道:“不是有句俗话,叫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关长生一个看家护院之徒,他的同党能是什么货色?不过也是平头百姓,纵使去洛阳,又能如何?”
“我是担心咱们在解良县的这些事儿,被朝廷注意到了!那才是因小失大!”
颜和的语气冷然。
这…
文丑挠挠头,如果是这一层,那他真没想到。
颜良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父亲是想…”
“防患于未然。”颜和压低了声音。“吾儿,你去趟洛阳,一来将今年的‘孝敬’送到洛阳城郊袁府的庄园,二来,我准备了几份特别的礼物,你去送给袁绍袁本初,与他结交,顺道向他提点下那黑脸汉赴京之事,通过他告知袁家两位族长,让他们心里有个底儿,万一有案子也能压下来!”
此言一出,颜良沉吟了一下,张口问道:“为何特地结识的是袁本初呢?袁家的嫡长子是袁基,嫡子是袁术…纵是结交,他们两人似乎比袁本初更合适吧?”
“你懂什么?”颜和摆手道。“袁氏的根基不在洛阳,而在汝南,袁家三位公子,谁人得势要看汝南的形势!”
“袁绍在汝南建立‘奔走之友’联盟,将许多党人收纳其中,更是办起‘汝南十日谈’与平遥古城二龙里的‘月旦评’公然打擂台,袁家三子中,他更有雄心!”
“而有朝一日,党锢一旦被解除,那袁本初手下这一大批党人,将能发挥出极其庞大的能量,袁家因为党锢之祸中的善举,已经成为了天下氏族之首,与袁家,与袁绍处好关系,可保咱们颜家数代平安!”
这话脱口…
颜良拱手。“父亲高见,孩儿受教!”
文丑却还是一头雾水,他挠挠头,眼眸望向隔壁牢狱方向。
“伯父?那…这关长生…”
“不要用刑了。”颜和吩咐道:“肉刑几日都没有开口,料想是撬不开他嘴巴的,再说了,下月就行刑,再上大刑,何必呢?”
话说到这儿,文丑尽管有些不情愿,还是点头称是。
毕竟,他与颜家乃是深度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不过…
每每想到关羽望向他时那揶揄与鄙夷的目光,文丑的心头就是一阵悸动,仿佛冥冥中,他欠这家伙点儿什么?
可究竟是什么呢?
…
…
入夜温度降低,有丝丝凉风吹起。
冷月的挂在暗墨的天空,一轮冰晶,幽皎婺洁,今日并非十五,可莫名的月竟很圆,不知是万户团圆的象征,还是月盈则亏的。
就在这样一个看似无比寻常的夜晚,玉林观却围满了人。
好在荀彧早有准备,提前组织起流民,组成人墙,将馆内一处空旷的地带团团围住…
正中间摆放着一张木桌,几枚蜜烛,烛火星星点点,就像是做法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