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位顾家大小姐……
赵将军随口提起,朝厌却不耐烦打断,没有任何的吩咐和安排,那位大小姐的尸体已经不在东宫,应该是草草埋了。
商量起登基一事时,众臣又提及锒铛入狱的丞相。
他们开始给顾许求情,说救济粮一事顾许也是遭人陷害的,早已准备好的替死鬼被推了出来,朝厌只是看着,点了点头,放了顾许。
对嘛,这样才对。
赵将军心里想着,顾许是当朝丞相,影响深远,势力早已扎根朝廷,如果要杀了他,另立丞相又免不了腥风血雨。
朝厌成了赵将军所希望的那样,爱戴臣民既往不咎,挑不出一丝毛病。
朝厌的登基大典将在半月后举行,喜讯传遍大街小巷。
提及这位太子殿下,又难免说起顾岁暖的坏话。
某日上朝,一个文官和武官因为顾岁暖的事吵了起来。
那文官觉得顾岁暖并非恶人,而武官却认为顾岁暖其罪当诛。
他们的争论,恰好被朝厌听了去,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发狂,看起来是那么的云淡风轻。
“爱卿说的好,很好。”
朝厌赞成了那武官的话,甚至还抬手拍了拍那人的肩膀,然后转头,就将替顾岁暖说话的文官贬为庶民,剥去官职。
自那一日起,朝中只要有人敢替顾岁暖喊冤,敢说一句顾岁暖的好话,他们很快就会被朝厌丢出宫去。
“疯了,你绝对是疯了!”
不知是第几次,朝厌坐在高位上,看着底下的大臣恨铁不成钢的指着朝厌,被气得说不出话。
这段时间,汴京关于顾岁暖的流言越来越多,原先只是那些恶行,可是后面不知是谁扒出顾岁暖做过的好事。
众说纷纭下,自然信哪边的都有。
只不过是那些还有点良心替顾岁暖说话的,最后都是一个结果,罢免官职,丢出宫去。
甚至连宫中的宫人们都不例外。
终于到了朝厌登基为帝的那日,众臣簇拥着,看着身穿黄袍的朝厌站到殿前,高呼着吾皇万岁。
大典的最后是宴席,朝厌把宴会设在大殿内,邀请了京中所有大臣,以及家眷。
大殿被几乎坐满了人,灯火通明,暗香浮动,歌舞升平,一片热闹祥和。
“朕今日高兴,敬众爱卿一杯。”
朝厌拿起手中酒杯,朝台下人举了举,看到下面的人都诚惶诚恐的抬起酒杯饮了一口,朝厌却迟迟没有喝。
注意到这一幕的是顾许,他在朝中混迹多年,看的门清,他至今也不相信朝厌这么轻易就放了他。
如今看着朝厌举起酒杯邀众臣喝下的样子,顾许望着手中酒杯,有些犹豫。
“顾丞相怎么不喝?是不是……怕朕在酒里下毒?”
朝厌的目光落到顾许身上,语气冷冷,好似威胁。
顾许握着酒杯,僵持着还没下嘴,下一刻原本好好的宴会,突然有人开始呕出黑血,然后,一个接着一个。
这一幕,吓得顾许立马就丢掉了手中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