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春秋公羊传注疏 隐公元年 > 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第4页)

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第4页)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伯姬者何?内女也。以无所系也。不称公子者,妇人外成,不得独系父母。

[疏]“伯姬者何”。

○解云:欲言内女,於纪言归;欲言外女,文无所系,故执不知问。

○注“不称公”至“父母”。解云:正以庄元年传云“群公子之舍,则巳卑矣”明有得称公子之道,故注者决之。

其言归何?据去父母国也。妇人谓嫁曰归。妇人生以父母为家,嫁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明有二归之道。书者,父母恩录之也。礼,男之将取,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女之将嫁,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内女归例月,恩录之。

○取,七住反。

[疏]注“妇人生”至“为家”。

○解云:谓始生时。

○注“明有二归之道”也。

○解云:即此“伯姬归于纪”,宣十六年“秋,郯伯姬来归”之属是也。

○注“礼男之”至“女将嫁”。

○解云:皆出《礼记?曾子问》。

○注“内女归”至“录之”。

○解云:即此文冬十月、隐七年三月“叔姬归于纪”,成九年“二月,伯姬归于宋”之属是也。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言无闻者,《春秋》有改周受命之制,孔子畏时远害,又知秦将燔《诗》、《书》,其说口授相传,至汉公羊氏及弟子胡毌生等,乃始记於竹帛,故有所失也。

○“纪子伯,《左氏》作“子帛”。远,于万反。燔,扶元反。毋,音无。

[疏]“纪子伯者何”。

○解云:欲言纪君,经不称侯;欲言大夫,复叙人君之上,故执不知问。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以不书葬。

[疏]“夫人子氏者何”。

○解云:欲言鲁之夫人,终无葬处,弟子未识,故执不知问。

○注“以不书葬”。

○解云:今隐公欲表巳让,故宜屈卑。其母不成夫人之礼,是以见其不书葬,知其是隐公母也。

何以不书葬?据姒氏书葬。

○姒,音似。

[疏]注“据姒氏书葬”。

○解云:即定十五年九月,“辛巳,葬定姒”是也。彼定姒之子哀公者,未逾年之君也,其母亦得书葬。今隐公虽欲让桓,不作成君,应比未逾年之君。今其母不书葬,故据而难之。

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据已去即位。

○去,起吕反。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时隐公卑屈其母,不以夫人礼葬之,以妾礼葬之,以卑下桓母,无终为君之心,得事之宜,故善而不书葬,所以起其意而成其贤。子者,姓也。夫人以姓配号。义与仲子同。书薨者,为隐公恩录痛之也。日者,恩录之,公夫人皆同例也。

○下,遐嫁反。

[疏]注“子者”至“子同”。

○解云:上文仲子之下而注云“仲字子姓,妇人以姓配字,不忘本,因示不適同姓”。今此称姓者,亦是示不適同姓之义,故云义与仲子同。其不称字之义乃自异,故注云“以姓配号”,号即夫人是也。

郑人伐卫。书者,与入向同。侵、伐、围、入例皆时。

[疏]注“书者与入向同”。

○解云:即上注云“凡书兵者,正不得也。外内深浅皆举之者,因重兵害众”是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