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来看,似乎也算是他们多虑了?
这课不是上的还挺好的嘛!
就这样,几十分钟过去了。
“……我们将k定义为具有q|和素数的字段kq的组合。可以证明k=q(ζ,g1)……”
“……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见,完全拆分在kn和k中的素数也正是完全拆分在kl(n,)中的素数。”
说到这里的时候,勃拉姆斯顿了顿,有点口干,打算喝一口水。
但意外总是会出现的,眼前的这些学生都是牛津大学的尖子生,所以在这个时候,有一名学生举手提问:“那么李斯特先生,如果我们只对在任何有限数量字段集中不完全拆分的素数p讨论的话,又该如何证明kn和k就是kl中的素数呢?”
“不完全拆分……?”
勃拉姆斯一愣。
这个问题……
超纲了!
超出了李牧给他的那份纲要。
所幸的是他本人也是研究这方面,所以他开始绞尽脑汁,仔细思考,却忽然发现,“这个似乎……几乎没有证明?”
“似乎没有证明吗?”
提问的那名学生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当然,他也没有太过为难勃拉姆斯,“那好吧。”
然而,他提出这个问题后,却也引起了其他学生的讨论,紧接着,又有一个学生提问:“还有李斯特先生,你刚才说阿廷的启发式相当于假设场kq1和kq2在q上是线性不相交的,这是基于什么前提?”
两个问题,让勃拉姆斯的脑袋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这两个问题,平常的时候大概都需要他花上一段时间来思考,也许是几小时,也许是一两天甚至更久。
而此时,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思考,毕竟这是在上课。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哪怕有了教授的上课提纲,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教授那样的上课。
回想起以前上课的时候面对学生提问时,他们的教授往往都能轻松的给出回答,甚至都不需要思考。
而现在……
他紧张地流出了汗。
原本还安静的教室,见到勃拉姆斯半天无法给出答案,于是也开始有了窸窣声。
在勃拉姆斯看来,他们肯定是在说“果然就不该来听这家伙的课”之类的话。
这也让他越发紧张了起来。
而下面,见到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艾利克斯几个人都不由替勃拉姆斯着急起来。
但他们都没有备过课,完全帮不了勃拉姆斯回答这两个问题。
直到最后,袁思平说道:“快给教授打电话!”
几人一听,立马做出决断,艾利克斯当即便拿出手机给李牧打去了电话。
但是忽然他们想了起来,现在,华国好像是大晚上了?
教授,会接电话吗?
但就在这个时候,电话,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