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
这回的叫好声可比开书时要多多了!
一开始还只有些颜狗女观众喊好。
到了现在说完一段后,不少来听袁先生的观众也着了道,入了迷,纷纷拍手叫好。
听袁阔成先生,听的是人。
他说的故事观众都熟。
到了听张远这边,便是又听故事又听人。
首先这故事本就不赖,再加上张远在台上也稳重,吐字清晰,不疾不徐,听着舒服。
回归后台。
袁先生早早便坐在椅子上边等他边休息了。
老头年纪大了,一直站在帘子后偷听也不现实,太累。
而且他也无需多听。
开场时他还担心,可只听了三五分钟,他心中便有数了。
“他比之前进步了很多!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故事好不好听,吸不吸引人,有没有人气,这些老头都不用看。
他只需一瞧张远的换气,节奏,吐字便明白了。
就和之前说《地理图》时,郭老师的评价一样。
脆!
在曲艺行,脆生是个褒义词,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嗓音,那说明这人又亮又清,每个字干干净净,互相不黏连。
演员行也有脆生的,比如王志文。
那台词你去听,哪怕是几百字的长台词,也无需字幕,便能让观众清清楚楚的明白他在说些什么。
“回来啦。
”
袁阔成老爷子见他回到后台,便招了招手,把他喊道身旁。
“刚才你说到两人对话时,应该再加些眼神配合……”
“桌上的扇子使的时候手法可以更灵活些……”
“话与话之间,可以再稍微留点节骨眼,给观众反应的时间……”
郭于与侯三爷三人全都在旁看着。
这三位的神色各不相同。
郭老师咬着嘴唇,面露羡慕之色。
“袁阔成先生亲自给说活,还是当场说活……”
袁先生的水平自不用说,能得到他的现场教学,多少人花钱都找不来。
郭老师也学过评书,当然,和相声一样,没有拜师。
他太清楚有这么一位老先生提点有多难得。
他现在就憋着气,挺着耳,想要偷师几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