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台下立马传来了起哄声。
“他好像,比上回说《天龙八部》的时候更放松了。
”
袁阔成先生在门帘后点了点头。
“只见一人,身高八尺,骑着辆三轮侉子。
”
“这侉子有多好呢。
”
“蹄至背高八尺,头至尾长丈二,前裆宽,后裆窄,日行一千,夜走八!
”
台下的老观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词可熟啊。
这是形容摩托车的吗?
这不说赤兔马的词吗!
“这位大汉胡须扎里扎茬,看不清五官相貌,俩大眼珠子咣里咣当。
”
“由打摩托车上下来,这位是龙行虎步,貌若铁塔!
”
这会儿这帮老评书观众也发现了。
故事是新故事,但做派,说法都是老传统。
用的词句,形容,都是老段子里现成的。
知道的是海格骑着摩托,不知道的还以为张飞骑着玉追马呢。
“嘿,有点意思啊。
”
原本持疑惑态度的这些位,见耳旁传来了熟悉的说词,倒也逐渐愿意静下心来先听听看了。
这一听不要紧,听着听着,还真就听出滋味来了。
要知道,张远的评书属性大多可都是从袁先生身上薅下来的。
老爷子什么水平?
能有他一成功力,便能靠这行吃饭,能有三成功力,便是好说书人啦。
“临走前,邓布利多啪啦一弹指,一道银光沧浪浪飞射而出,罩在了这头顶伤疤的婴孩之上。
”
“至此,这大难不死的男孩便来到了女贞路4号!
”
一段书不过半个来小时。
这是新节目,自己在评书圈有没有老头的人气,得先摸摸底,听个滋味就得。
说到此处,张远用力拍了下醒木,提起嗓门,卖了个关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