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兹莫比尔汽车厂如此销售,等于每辆轿车少卖了5000元,是不是亏了血本?其实,奥兹莫比尔汽车厂不但没有亏本,而且还由此得到了多种好处。因为这些车如果积压一年卖不出去,每辆车上损失的利息、仓租以及保养费等就已接近这个数目。而现在,车全卖光了,资金迅速回笼,可以扩大再生产了;托罗纳多轿车使用的人增多,名声变大了,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一个新的牌子“南方牌”被带出来了,这一低档轿车以“赠品”的方式上市,最后可以独立行销……奥兹莫比尔汽车厂从此起死回生,生意兴隆。
商战变幻莫测,要善于迅速调整,这种调整的根本在于赢利。有时为了赢利,吃些小亏是完全应该的。
作为商人,一向以精明自居,每一分每一毫的金钱都要算计,这无疑是对的。然而,做生意也有例外的时候,特别是当生意处在生死关头时,为了挽救大局,绝不可对小利斤斤计较。所谓该糊涂时且糊涂,这种糊涂才是大精明、大智慧的表现。8薄扒烧”不如“拙诚”
诚实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出于诚,不诚则无信,这就是诚信。诚信不仅是社会中每个人所应遵从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诚信待人才能感动他人,而说话不算数,处处欺骗别人,就算是在家门口也寸步难行。
诚实是无价的,是人际关系及商业行为中的至上原则。没有了诚实,人们再也不会相信你;没有了诚实,社会也会抛弃你!诚实让人受用一生,是人生永远的绩优股!
巧诈不如拙诚,“巧诈”,是指心怀鬼胎,有目的、有意图地故意表现出某些能够吸引人迷惑人的假象,是自以为聪明的奸诈之举。这种做法,乍看起来,机动灵活,善于应变,亦容易抓住别人的心,很有好处。实际上,这种做法只适合于一次性的交往,即打过一次交道后便各奔东西,互不相交了。在这种情况下,施巧诈有时能够欺瞒住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取利益。但如果交朋友施此巧诈之术,则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巧成拙。朋友不像别的关系,朋友之间相处的时间长,而巧诈往往带有欺瞒哄骗之举,这种巧诈一旦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露出破绽,让人识破。鬼把戏被人戳穿之后,便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赖,使诈者会被朋友唾弃,最终非但获利不多,反而会损失更大。
“拙诚”则是指心中不存恶念,诚心诚意地做事,或许有时行为举止略显愚直拙笨,但从不欺瞒别人。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当即抓住别人的心,不适宜用于一次性交际活动,但最适合交朋友时运用此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相传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分手时,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忙拉着他的手,劝说道:“兄弟,不要悲伤,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两年后的秋天,张劭偶闻长空一声雁叫,引起了情思,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到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啊!他怎会来呢?”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准备酒菜。”其实,老人心里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而已。
范式果然在约定的日子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异常亲热。老妈妈站在一旁激动地直抹眼泪,感叹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事情被后人传为佳话。
顾炎武曾以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以表达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讲信用、守承诺,不仅体现出对人的尊敬,也表现出对己的尊重。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我们的做人之本,它与狡诈、欺骗、虚伪是天生的冤家对头。
诚实是成功的保证。不少人都相信欺骗、说谎是一种有利的勾当。他们以为欺骗的手段是很值得使用的。然而,说谎其实是一桩很累人的事。一位哲人说得好:“一旦撒了一次谎,就需要有很好的记忆全力把它记住。”这累不累?撒了谎,就要设法“圆谎”,而谎话总是漏洞百出的。为了圆一个小谎,就要说更多更大的谎。谎言就是这样把撒谎者一步步逼上了不归之路。其实很多骗子就是这样从小骗变为大骗、巨骗的,最终落得个触犯法律、身败名裂的下场。著名的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金一针见血地说:“谎言就像雪团,它会越滚越大。”而这无法控制的雪团只会毁掉说谎者。
9蓖艘徊剑进百步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我们只能绕过去。这样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
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后退是不行的。后退是一种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几个月前,老张忧心忡忡地对同事说,他的小孩最近数学成绩大滑坡,气得他一连数日都没吃好饭,并问同事该如何办。同事问他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局面。他说也并非孩子不刻苦用功,老师的作业每天让孩子累得连自己心爱的足球赛也没有精力看,体育锻炼的时间更不用说了。这孩子对戏剧艺术挺感兴趣,无论什么时候一谈起京剧都能开口便唱,而且嗓音也是极其出色的。但孩子的父亲认为,在当今社会学京剧是没有出息的,于是对孩子的兴趣横加指责而不去鼓励他自由发展。听老张这么一说,同事颇感兴趣。好一个只求成而不愿败的父亲!
后来,同事建议老张必须退让,不能强逼孩子去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逼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爱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欢乐、痛苦、失败。当然,最终他肯定会找到自己的成功!
果不出所料,过了几周,老张跑来告诉同事说他孩子参加了业余京剧班,进步很快,同时,学习也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减轻了,孩子感到前边的路很宽,走起来也一定会很轻松。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来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尤其是“退”。
后退是为了获取自我进取的资本。身处竞争时代,首先要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运用此法之高明,足以称得上是谋略过人的商战高手。
1898年,“华东街大佬”金融巨头摩根与“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于美西战争的缘故,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高涨。摩根意识到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早将目光盯上了钢铁,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公司和明尼苏达钢铁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公司与卡内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战争导致钢铁价格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内基发起进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钢铁公司,所以,一出手就首先拿卡内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兹兹的融资请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对卡内基所辖公司的订货。
原以为卡内基会立即作出反应,但与摩根的预想相反,卡内基却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内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是在这个关头,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仓促作出反应,那最后倒霉的将是自己。
卡内基更清楚自己的“分量”。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内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卡内基并不愁自己钢铁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摩根很快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了第二步骤: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列赫姆的钢铁公司,还在考虑中,但合并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则是绝对的!摩根向卡内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甚至他还威胁道:“如果卡内基拒绝,我将找贝斯列赫姆。”
别的挑战并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与贝斯列赫姆联手,自己的处境将显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势,估计了发展后,卡内基终于作出了决定:“大合并相当有趣,不妨参加。至于条件,我只要大合并后的新公司的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对价,以1美元对15美元计算。”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卡内基的条件。
在商战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要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卡内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个步骤时,卡内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个步骤时,卡内基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内基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内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内基,而不是摩根!
卡内基瞅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抓住了摩根的弱点: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并吗?行,我答应你。但条件要由我来定。这样,卡内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跃升到4亿美元!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无不撒腿而逃。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虎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做人又怎么能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