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80后 可怜 > 第10章 80后的爱情观(第1页)

第10章 80后的爱情观(第1页)

在80后的眼里,爱情不需要勉强,不需要承诺,更不需要一生一世,爱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发生。所以,在80后的生活中,因爱情而同居早就了甜蜜的小幸福,也早就了因性格不和的无尽争吵,致使爱情迅速土崩瓦解。

闪婚、闪离

闪,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快、短暂的意思,躲避,躲闪,闪现。闪婚,就应该理解为时间不算太长的组合婚姻。闪婚现象有人说是80后的普遍现象,它体现出一代人追求的生活方式观念,是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一种捷径,或者说是物质经济生活快速聚集的手段,充满着刺激的婚姻形式,年轻人的开放搞活的思想生活方式,进一步发展趋向于一种的社会普遍性,是这部分人大胆尝试的现代婚姻观念更新。

“我们结婚吧!”

“好啊。”

“你是说真的?”

“如果你是真的,我就是真的。”

三天后,他们真的结成了伴侣。新郎和新娘其实并不算年轻,一个28岁,一个26岁,彼此都有许多红尘往事和恋爱经历,“闪婚”对他们来说,其实并非全无认真考虑过。两人在卡拉OK聚会中相识,然后他送她回家。本来,这或许只会是段通俗恋爱故事的开始,可是等到第二天再次见面,他却直截了当问了本文开头的那段对话。“如果你是真的,我就是真的。”这是她的回答。于是第三天的中午,两人一起去某市民政局办理了正式结婚手续。从第一天晚上到结婚,相处不过13个小时。甚至,当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需要他们各自填写对方姓名的时候,两人才异口同声发问,“嗨,你叫什么名字?”

有人调侃:“80后,一个名词,聚焦了现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目光。他们是一群叛逆的孩子,今天恋爱、明天做爱、后天离开。”曾几何时,闪婚突然成为80后的潮流,5秒钟的恋爱,不到一小时的上床游戏,一个礼拜步入结婚礼堂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过程简单得就像蛋炒饭,不顾营养,吃饱就行……

长春的小汤和小黄是典型的闪婚一族,他俩从相识到决定登记结婚,前后仅用了不到7个小时。

小汤,今年27岁,老家在公主岭市,在北京某公司吉林分公司工作;小黄,今年28岁,老家在敦化市,是长春某手机聊天室的“斑竹”(版主)。

“她的声音特别好听,让我产生一种倾诉的感觉。”

“他那时追一个女孩子没有追上,就找我倾诉。哪有这么实在的人,让说啥就说啥。这样的人,现在可少了。”通过手机聊天,小汤给小黄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我当时特别喜欢唱《你到底爱谁》,尤其‘求求你给我个机会’那句。”

在与小黄聊天的过程中,小汤不时地哼唱着这句歌词。

当日下午,“求求你给我个机会”刚从小汤嘴里蹦出来,那端的小黄紧跟了一句“我给你个机会”,顿时,二人都选择了沉默。最后,还是小汤先缓过神来。小黄也说:“这种感觉挺奇怪的,我感觉这个人就是我要跟着过一辈子的人。”

第二天凌晨,二人约定中午在长春某商场碰面,去领结婚证。

在一切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连恋爱婚姻的程序也变得更加便捷。“闪婚”成了未婚年轻人的一种时尚,闪电般的相识,闪电般的爱情火花,闪电般的结婚,可能还会闪电般的离婚。据报道说,时下迅速离婚的人数也在增加,有些人的婚姻甚至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天,就双双走上了离婚的法庭。

据大连中山区婚姻登记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闪婚族中有一对给我印象最深刻——‘五一’节前,俩人手挽手亲亲热热来登记,据说要赶在‘五一’举行婚礼。可节后上班第一天,俩人又来了,不过这一回是要求离婚,据称因为‘相识时间太短,彼此不够了解,婚后才发现性格不合’。”

又譬如,25岁的小宋(化名)是一名软件工程师,短短的几个月里,小宋和小俞经历了闪婚、闪孕、闪离,几乎将其他夫妻一辈子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像走过场似地走了一遍。小宋说:“我现在脑子里还能浮现出当时我和小俞领结婚证时的场景,没想到,打开抽屉,里面放的竟是张离婚证书。”

“闪婚”现象的一朝崛起,在社会上引发“见仁见智”的轩然大波。孰是孰非,目前下定论为时尚早,只能待时间去验证优劣。但各家之言,至少能给我们带来些许理性的定夺与睿智的思考。下面是转载于腾讯网上关于闪婚的辩论。

正方:“闪婚”——时代进步的标签

在某些人看来,闪婚更符合一部分人的人性,具体地说是更符合愿意闪婚的那部分人的人性。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开心,觉得不合适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勉强在一起,这样的离婚不见得比传统的白头偕老要差。

A、颠覆传统呼唤理性(李敬,社科工作者)

千百年来,中国的婚姻都是建立在“久经考验”的基础之上的,这无疑是一种传统文化。如今,“闪婚”现象的出现则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变迁,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摧毁。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其实质并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门当户对,需要建立的是复杂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如今却快捷地转变为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简单关系。将婚姻更多地定义为责任不见得是好事,如果“闪婚”能使复杂变简单,使双方都享有更多快乐,未必不是好事。

B、冲出樊篱让婚姻更人性化(李里,家庭婚姻专家)

有资料显示,目前“闪婚”的成功率尚偏低,维持一年以上的稳定婚姻只徘徊在10~15%之间,一天之中就“闪离”成为一种常规态势。但以此来否定“闪婚”的积极意义显然有失公允。如今,“闪婚”更趋人性化、理性化。如果两人在一起很开心,就无须耗时旷日持久地考验,可以速战速决。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开心,就没有必要去勉强维持,也可以选择“闪离”。这样的离婚,其实比没有爱情的白头偕老要道德得多。?

C:简约与快节奏时代合拍(王望北,妇联干部)

在如今这个交往频繁、快节奏的时代里,“提速”已经成为一个既可行又不能不行的方式。一切都在加速,什么都在提速,这对婚姻必然产生重大影响。过去那种“马拉松”式的恋爱,“爱你一万年”“爱就要经得起考验”的婚恋模式,正在接受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与挑战。工作要搏,事业、学习也要搏,一切都只有靠拼搏才能去收获。所以,新生代在应接不暇的时空隧道中穿行,对持久战式的恋爱已心生叛逆,也因此,“闪婚”一经出现就博得满堂喝彩与无数追崇。

反方:“闪婚”——不易消化的爱情快餐

爱情和婚姻是有区别的,爱情可以虚无缥缈,婚姻却要面对真实生活,因此“闪婚”的出发点若单纯为了爱情,不顾现实条件,就会失败率较高!

A:磨合——不可回避的适应期(陈玲,家庭婚姻专家)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一见钟情”式的婚姻成功率只有10%左右。“闪婚”其实是比“一见钟情”更迅速的婚姻匹配方式。“闪婚”的成功率偏低,可能源于它有悖于婚姻的基本规律。婚姻生活中的两人的情感与恋爱时的激情是完全不同的,而“闪婚”却忽略了这种差异。事实上,两个人走入婚姻,要从物质、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做好准备,还要对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的精神情况各方面的信息有所了解。而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这些信息,这也为“闪婚族”日后的婚姻生活设置了很多障碍。一般情况下,两个人至少相处半年以至一年以上,才能为相互了解、磨合留足时间。

B:理智——别拿青春赌婚姻(赵一仁,心理学工作者)

在我接触的“闪婚”一族有心理疾病的群体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在婚恋问题上理想化的色彩多于理智,一时的情感冲动取代了理性思维。具体表现为,对方一忽悠就动情,一动情就上当,一上当就上床。结果有人设陷阱下套,你绕进去了才悔之晚矣。由于是“闪婚”,双方都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露半点“庐山真面目”。一些色狼、不法之徒也趁虚而入。一些涉世不深、用情专一的年轻女孩最容易上当受骗。由于受骗上当,一些“闪婚”当事人还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从心灵的阴影中难以自拔,以致影响日后的择偶和新的婚姻生活。我奉劝年轻朋友远离“闪婚”。远离的法宝,就是用理智控制情感,用理智遏制冲动。

C:责任——婚姻天平上最重的砝码(张大军,社会工作者)

在婚姻这个情感天平上,什么是最重的砝码?那就是责任。当你步入婚姻殿堂之后,就意味着自己从此肩负起对爱人、孩子、家庭的一份沉甸甸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这种责任的承担也是维系亲情、感情、家庭长治久安的链条。而“闪婚”一族,注重的只是一时相悦的情感,而忽略、甚至是放弃的则是婚后双方对责任的担负。一旦在责任问题上产生撞击,就很难有调节的办法,惟有逃避——“闪离”。对一个没有道德感、没有责任心的人来说,“闪结”只是一场把玩异性的游戏,而“闪离”就成了随心所欲的工具。如此,由“闪结”到“闪离”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不仅会导致人们道德伦理的缺失殆尽,甚至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威胁。

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不能评价闪婚是好是坏,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和存在都是各有利弊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闪婚的出现是对过去家长制、男权思想、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冲击。闪婚形式的出现至少说明了闪婚是有其产生的理由,有其功能的,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符合这部分人的人性。闪婚是他们对婚姻的选择和做法,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创造。

神秘的的禁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