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证实,偏食容易破坏膳食平衡,导致人体营养索缺乏,对健康非常不利。儿童偏食,容易导致发育不良。成人偏食,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就是由于人们吃过多盐,吃油腻的食物,吃大鱼大肉引起的。有些年青女性为了美丽,养成偏食素食的习惯,结果常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是必须防止偏食的发生。
如何防止偏食的发生?老子告诉我们“味无味”,吃任何东西都不要老是去品尝滋味。要知道人类进食的生物意义就是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去满足“口舌之欲”。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进食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不管好吃不好吃,有营养的就应该吃;不管荤食素食,对健康有好处的就应该吃;我们是吃“营养”,而不是吃“滋味”。长期坚持这种自我提醒,就能帮助我们除掉不良的饮食习惯,逐步达到营养全面,膳食平衡。
在饮食方面,孔子力倡节俭,但同时也非常注意饮食的卫生和规律性。他在《论语·乡党》中提出“八不食”,即:变质的饭菜和鱼肉不食;颜色不好的食物不食;气味不好的食物不食;夹生和烹调不当的饭菜不食;调料不当的食物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食;肉切得不方正不食;在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食。这些“清规戒律”有的看上去很挑剔,但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卫生是一定要注意的。孔子还很注意节制饮食,他“食无求饱”,吃饭适时适量。在其他生活习惯上也是如此,不强迫和放纵自己。孔子的这些生活习惯促进了身体的健康,为他的长寿奠定了基础。
在很多人的“长寿经”里,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是经常被提到的一条。
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茅盾先生,生于1896年,享年85岁。茅盾一生保持着良好的习惯,他每天起床、用餐、工作、运动、休息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井井有条。平常用的东西,如笔、纸、药等放的位置也是一定的,用完后就放回原处。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能保持一种从容、稳定的情绪,而情绪与健康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一部长篇小说《李自成》闻名的作家姚雪垠也是如此。
姚雪垠生于1910年,青年时靠自学走上创作道路,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作家。姚雪垠在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笔耕不辍。他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他喜欢在清晨写作,这时没有干扰,大脑清醒,精力、体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他在饮食上有个原则,就是食不过量,不吃零食。他喜欢自己泡一些药酒,每天中午喝一杯,长期坚持但不过量。这种自泡的药酒不仅能舒筋活血,还能激发创作灵感,促进身心健康。
这种饮食之道很清楚,也不复杂,但是历来听进去的不多,努力去实践的尤其困难。特别是那些权贵人物,那些大款们,他们拥有这么多的美食,让他们割爱实在太难了。
据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15%取决于遗传因素,25%取决于社会因素、医疗条件和气候因素,而60%取决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饮食结构两方面的因素。凡是饮食有节,饮食结构具有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热量、低盐、低糖、高维生素和较多纤维素者,很少肥胖及患各种慢性疾病。
人的合理营养,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所谓合理营养,即每日摄取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索,并能按照每人的日常工作性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提供人体最适量营养素的食物。同时,要做到合理营养,就必须平衡饮食的结构,使饮食中含有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4.心理养生可以延年
心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括,包括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特点及道德观念等,古人称心理为“神”而心理养生的预防为“摄神”、或是“调心”等。
古人要求品行端正,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不疾不徐,泰然自若,最佳地契合人体的阴阳五行之运转,全身的精气神是调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气是相通的。
与自然融合相亲,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修炼养生文化的主要特征。
心理养生的思想和方法在道家的养生观里早有论述,他们主张去贪心、减私欲,提倡“少私寡欲”、“守静笃”甚或“无欲忘我”的恬淡养生法。
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倡导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得长寿,只有自强不息,生命才能持久。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反对苟且偷生,要求通过修养意志,调节情感而无使太过。
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中被称为“七情”。一般情况,这七种情绪变化属于正常的心理活动,并不致病。但如果情绪波动剧烈或持续过久则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
1。大怒伤肝:大怒不止,则肝气上逆,出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甚则肝血失常,血随气升,并走于上,蒙蔽清窍,引起神昏暴厥。肝气横逆犯胃,则见食欲不佳,呕吐呃逆;犯脾则见腹胀,泄泻等症。遇事不遂愿就闷闷不乐,心情不快,久之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而出现胁肋胀满,唉气太息,甚至导致抑郁型精神分裂症。若遇事不冷静,暴怒伤肝还会出现肝气上冲,头晕目眩;气冲血崩出现脑血管意外,语言不清,半身不遂严重症候。
2。暴喜伤心:正常的喜乐,是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的表现。若狂喜暴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产生心悸、失眠等症,甚或出现精神错乱、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狂躁不安等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曾有过遇到特大喜讯激动得睡不着觉的感觉,这是喜伤心,心神不宁的表现。还常常听到有人因官复原职,有人因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而过度高兴突然发生猝死。范进中举,高兴之极而致精神失常。其原因就是由于急剧的情绪变化使心神气血逆乱或血管闭塞所致。
3。悲忧伤肺:过度悲哀,忧愁不解,肺气闭塞不利,可见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等。
4。惊恐伤肺:大惊猝恐,则精神内损,肾气受伤,气陷于下。可致稽恐不安,骨酸痿弱,滑精或小便失禁。大惊还可以造成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气短、心烦,常欲闭户独处,恐人将捕之,甚则精神错乱,语言举止失常等等。
5。思虑伤脾:思虑过度,则脾失健运,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形体削疲,或睡眠不佳,多梦健忘、心悸怔忡等症。
因此,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避免七情内伤。应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情,充足的睡眠,适量的饮食,适度的锻炼,环境的适应等,这样才能有健康的体质,就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著名女作家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之一,99岁高龄时辞世,是我国文坛的世纪老人。她的养生之道,就得之于老子。
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拥有广阔的胸怀,这也造就了她宁静乐观的心态。冰心一生追求爱、追求童心,始终保有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从《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孩童般天真烂漫的心怀。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她的性格却始终恬静平和。
冰心老人认为,人的心灵是全身的统帅,养生首要的一点是心态平和、稳定。中国传统医学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在冰心看来,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时时刻刻患得患失、争强好胜、嫉贤妒能,即使天天吃补品,也不可能长寿。真正的养生就要做到心无杂念,宁静平和,追求一种淡泊的人生境界,这样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谐。在冰心老人的书房里有“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条幅,老人非常喜欢这个条幅,经常在闲暇时细细地审视。正是因为冰心始终保持这种心态,才使她拥有了一种平和、愉悦、释然的人生境界。
有过多欲望的人免不了要俯首求人,奴颜婢膝,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见也容不下个人之外的天地。这样的人,他的人格哪能不渺小?道德哪能不低俗?相反,存“素朴”之心的人既不想邀功请赏,又不想追名逐利,无求于人,就能挺起脊梁,做最本色的自己,扬眉吐气,不用看人脸色而生活,心态自然爽朗,生命才能得以延伸。这就是我们说的养生贵在“修心”,道德品质与养生有着莫大的关系。
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中被称为“七情”。一般情况,这七种情绪变化属于正常的心理活动,并不致病。但如果情绪波动剧烈或持续过久则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
5.以虚静之道来养生
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欲念一起则心动,心动则意动,意动则神动,神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动,形气神动则必然神驰于外,气散于中,精耗于内,健康为之受伤。要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惟有一法,这就是虚其心,静其神。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心清神静,根本坚固,形神相亲,则能长生久视。在这一点上,庄子说得更明确: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养生当以虚无、清静为本。保持虚无的状态,有利于人体气血的充盈(山谷虚空,所以有水流的汇聚)。清静可以胜炎热,可以减少人体的消耗。过度的劳作、躁动,则会消耗人的气血。身体差的人特别要注意!道的本质是虚无的,所以保持虚无的状态应当如同“道”一样。天的本质是清静的,所以保持清静的状态,应当如同天一样。而静心,则应当如同混浊之水逐渐澄清。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士”,生于公元452年,享年84岁,是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家。他年少时就萌生养生之志,于养生服食诸道,通幽探微,加之多年的勤求博访,深入钻研,终至悟性顿开,遂萌生出归隐之意,根据自身体会著《养性延命录》一书,总结了一系列的养生理论,对于老子提出的“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观点,他也是身体力行。
陶弘景十九岁便在朝廷为“诸王侍读”,本来可以官运亨通,但他淡泊名利,“性好著述,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物产,医术本草”,后隐居于茅山。
梁武帝很赏识他的才学,称他有“相才”,多次请他出山。但陶弘景却说:“我看到官衙、广厦,不愿涉足其中;可是当我看到山川湖海,就乐而忘返。”陶弘景谢绝了梁武帝,一进入茅山便立志终身不再出山。他心中既无名缰利锁,故能安于平淡,每日寻草觅药,著书立说,研究修性养生之道。修性就是修养身心,怡情养神,而无忧思之虑。陶弘景认为,修性是延命的前提,延命是修性的结果。
陶弘景晚年皈依佛教,与笃信佛教的梁武帝算是志同道合。凡朝廷有大事难以决断,梁武帝都派官员进山找陶弘景商议。陶弘景本有济世之才,帮朝廷解决了不少难题。被梁武帝称为“山中宰相”。
凭陶弘景和梁武帝的关系,他想得到高官厚禄、光宗耀祖是不成问题的,但他何以不为之呢?在《养性延命录》中,他给了人们一个直截了当的回答:“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此三者都是名利场中人难以摆脱的,使人易忧、易患、易病、易老,而折寿早逝。所以陶弘景宁愿舍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远官场而近山林,于恬淡中过一种泰然自若的生活,可谓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