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们抱着军装哭了(3)
陈若克及时表扬了工作团取得的成绩。现在写宣传标语出成效了,唱歌出成效了,可是作为剧团最重要的是会演戏。女孩子们并不懂得怎么写剧本,可是凭着高涨的热情,你一言我一语,利用旧曲式,填写新歌词这一招术,竟然也排出大小十几个节目了。大家台词还没背熟,就兴奋地走村串巷到处演出去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组织部长李林写纸条请甄磊吃饺子(1)
麦场上正在演出甄磊创作的对口快板《赶集》。
一个身穿蓝衣裤,头扎蓝布巾,脚扎黑腿带,手里挎个小篮子的老大娘正走在赶集的路上。一名妇女干部主动接近老大娘,“老大娘你干什么去?”
老大娘:“我到前边赶集去。”
妇女干部:“老大娘咱们家可好?”
老大娘不理睬妇女干部:“我要赶集去。”
女干部千万百计和老大娘攀谈,终于启发了老大娘的觉悟,她边哭边诉说:
日本鬼狠心肠,
烧了俺家房,
抢走俺家粮,
拉走俺的毛驴,
牵走俺的羊,
可怜俺的小鸡只剩下一条腿,
俺的媳妇也被糟蹋得不像样。
妇女干部对老大娘讲:
妇女要组织起来参加妇救会,
做军鞋,送给养,
帮助八路军,
打走鬼子享安康。
甄磊扮演的沂蒙山老大娘形象逼真极了,老百姓还以为甄磊真的是老大娘呢。大辛扮演的妇女干部亲切可爱。一些老大娘看了后,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跑到戏台上拉着大辛的手说:“俺要参加妇救会,帮助八路军,不能当那落后的老婆子。”
山东妇女裹小脚的历史由来已久,怎样才能动员妇女们放足呢?沂蒙山的老百姓过年期间,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跑旱船”。工作团就利用这一形式,把它改编成“跑花车”。
演员们把高粱秆扎成车架子,车下围上一块布,用红绿花布把高粱秆都裹起来,周围用各色绸子做成大小流苏挂起来,这样花车就做成了,漂亮的花车吸引了很多群众。
一个老汉推着花车,车上坐着个十七八岁漂亮女儿。日本鬼子来了要强奸她,老汉推着女儿往山里逃。山路难走,女儿缠了小脚不能走路,眼看日本鬼子要追上,老汉心急后悔不该把女儿的脚裹成残废。
高大健壮的张伟强扮演推车的老汉,张杞扮演拉车的儿子,漂亮的倪振华扮演坐在车上的小脚姑娘,两条腿盘坐在车上,辣椒似的小脚露在外面。张令仪扮演青年农民,她头戴小毡帽,身穿小棉袄,腰扎一根草绳,手里拿着一根红缨枪,活灵活现的一位女扮男装的青年。其他演员都化妆成各式各样的男女农民,手里抱着被子,提着篮子和衣服,是一群逃难躲鬼子的群众,跟在花车后面。锣鼓开道,花车推进广场,随着锣鼓声,老汉用力推,儿子用力拉,爬山涉水,羊肠小道,车子歪歪扭扭,群众高喊:“鬼子来了,快逃啊!”紧锣密鼓,老汉气喘吁吁,挥汗如雨,花车颠颠簸簸,摇摇晃晃,老汉再也推不动了。在这紧急关头,众乡亲帮助拉车,才渡过了这场难关。
就在这时,指导员甄磊出场了。她对着密密麻麻的观众发表演说: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嫂小弟小妹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惨无人道,烧杀抢粮,奸淫掳掠,大家要组织起来,男的参加自卫团,站岗放哨捉汉奸;女的参加妇救会,做鞋袜、烙煎饼、救护伤病员,支援前线。青年姑娘要放足,要劳动,要自立,要做有用的人!”
这番话讲完,听众频频点头。这时,全体演员唱起一支歌:
天宝山,高又高,
张三娶了一个女姣姣,
眼睛大,手儿巧,
可惜一对小脚像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