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罪臣是梧熙,犯通敌卖国罪,还不速速出来领旨。”——太监尖细的声音借着大风扩散到整座皇城。
坐在马上的将军瞥了眼德路,眼里满是鄙夷——宦官就是这样,捧高踩低。
大门忽的开了,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风也停止了怒号。他们都静静地看着那一袭白衣由远及近,看着那人淡然地滑动着轮椅走出来。
“臣,接旨。”
他的背,笔直如松。
“…………将罪臣是梧熙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臣,领旨。”
瞬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哗啦啦,哗啦啦。火把,湿了。
中秋此夜,国师第二次入天牢。
作者有话要说: PS:《风入松歌》by皎然
☆、重生之腹黑国师07
瞬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哗啦啦,哗啦啦。火把,湿了。
中秋此夜,国师第二次入天牢。
后世《史记》记载,“宋五二八年二月,国师是梧熙以宸妃入狱。相去六月,正值中秋,国师再入狱,上言通敌叛国……时夜,天为之恸哭。”
且说这边在季长德念完圣旨的过程当中,他的声音里没有一丝的颤抖。
这一次,是真的入狱了。
这一次,是他和是梧熙交易兑现的开始了。
这一次,这一别将会成为永别。
……
他做出一个笑容,这个笑很古怪,似哭似喜。好在雨大天黑,没人看见。不知为何,咧开笑容,他不经意间尝到这雨水的滋味——咸的。
——“接旨吧,国师!”他笑,手拿拂尘。
“臣,领旨。”他亦笑,身坐轮椅。
在阖家团圆之时,宋朝国师是梧熙再一次入狱。有人说,“那一夜的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全是在为大宋国师送行——也是在为宋王朝奏响最后一支哀乐。”
在现在,大宋的所有百姓自然是……都不相信他们可亲可敬的国师大人,会做出通敌卖国之事。
八月十八,所有人情绪激动,要求释放国师。在地方上还爆发了一些小规模的暴。乱,可惜终不成气候,很快就被朝廷平定下来。
八月二十五,坊间一种说法悄然流出:国师是梧熙因爱深恨,因妒卖国。
九月一日,所有人对这流言嗤之以鼻,却是悄然传播。
十月,有一半的人对国师产生了怀疑。
十月中旬,国师是梧熙“通敌卖国”的信件全部公开,一片哗然。
十月下旬,下达圣旨,于元月斩杀。同月,大梁和大宋边境交界处几度交战。
身在十三州的姜枋恬看着城门口的告示,看着周围百姓彼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静默了一会儿,缓缓离去。两月后,就没有大宋国师了。国师,这个职位就彻底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想想也是,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这精神领袖和掌握着最高权力的人,怎能不是一个呢?
可是忽然,姜枋恬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笑容,国师不再,是梧熙,或者是节操还在啊。
千里之外的京城天牢
还是以前的那间牢房,苍白的阳光透过铁栅栏,让浮尘有了能够尽情挥洒舞姿的平台。是梧熙消瘦了许多,他闭目坐在轮椅上,面具遮住了他的脸,无法看见他的表情。
脚步声由远及近,哗啦哗啦,铁锁被打开。
开锁的狱卒鄙视憎恨地瞪了眼是梧熙,这名狱卒在半年前还在心里为当时被关押的是梧熙默默祈祷,而现在他却是恨不得早点儿把这人个处决。
是梧熙没有感受到那厌恶的视线吗?
当然不是。
他只是懒得理会罢了。他在乎这些吗?他的心里什么都没有,没有大宋,没有国家……甚至连他自己都在渐渐消失。这样的人,他还会在乎别人的眼光吗?第一个世界,第一个试炼的目的不就是使他将那些不该有的东西,主动或是被动地抛弃吗?
步长歌挥手,让狱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