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三万里 >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2页)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2页)

三桂称谢,并请即发雄兵相救。多尔衮点首,即令多铎、阿济格二人入帐,先介绍与三桂相见,并命二人各领兵五千,先杀退关外贼兵。二人奉命辞去。多尔衮并设盛筵招待,并命洪承畴、祖大寿等与三桂叙旧。洪承畴是三桂上司,祖大寿是三桂母舅,耿仲明、尚可喜等,则是三桂同僚。各人问及中原情形,莫不切齿痛恨,誓必歼灭闯贼,定国安民。

是日黄昏,各人正饮酒间,忽然多铎、阿济格二人回来报捷,唐通贼兵二万,已逃去矣。原来唐通素知满军骁勇善战,遥见满军到来,早已望风心寒,不战而走。三桂便请多尔衮入关,命麾下将士,上前参拜。

马宝暗吃一惊,想起前年曾与那拉布在盛京皇姑屯刺杀清太宗,事虽未成,当日满清之王公大臣,多人随驾同行,万一庐山面目,被彼等识破,岂不糟糕?但若逃走,又势有不成,正如骑上虎背,只有硬着头皮,上前参拜。多尔衮忽然定睛望着,马宝更惊,急忙低头,不敢仰视,心中暗念,若万一果为多尔衮识破,只有乘机与多尔衮拚命,然后施着飞檐走壁之术,突围逃亡,因此虽然低头,但目观四面,耳听八方,步步提防,严阵以待。

多尔衮凝望马宝一会,猝然问曰:“看汝形貌,似不是中原人氏?”

马宝更惊,支吾答曰:“末将父亲是中原人,姓马名仙符,经商沈阳,与关外人结婚。末将三岁时便随父回国,习技于五台山,故有关外人之血统。”

多尔衮大笑曰:“原来如此,毋怪汝之形貌体格,与关外人士相类也。”

多尔衮言罢,嘉勉一番,命马宝退下。马宝为之捏一把汗。

翌日清晨,多尔衮召集众将,共商进攻李闯之计。

洪承畴首先言曰:“闯贼现率师东来,京师必然空虚。若派一将,率师潜出居庸关,绕道袭击京师,然后回师东来,前后夹攻,闯贼虽勇,亦不难一鼓成擒矣。”

三桂曰:“非也!关内人民,久受闯贼奴役迫害,惨无天日,东望王师,如大旱之望云霓。若绕道先袭京师,多费时日,转失民望,不如乘着锐气,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以顺讨逆。义师所至,人民必然响应,闯贼必败,何必用此诡谋?”

多尔衮曰:“闯贼之实力如何?”

三桂曰:“贼军号称二十万,但皆乌合之众。当闯贼初来之日,吴某以三万人马,已与贼军杀个平手。唐通以二万贼军攻关外,吴某亦只以五百骑兵,杀入贼阵,如入无人之境。况王爷今拥有十余万精锐之师乎?吴某不才,愿打头阵。”

多尔衮曰:“既然如此,明日下关先决一胜负,再作打算。”即令三桂率领本部人马,攻贼右方。多尔衮亲自攻打左方。

第三天清晨,战鼓雷动,炮声震天。两枝人马,下关冲出,双方列成阵势。马宝执大砍刀,骑高头大刀,飞驰而出,杀入李闯军中。李闯先锋大头九驰马出迎。

这个大头九,本是陕北剧盗,姓林名大毛,排行第九,身长七尺,腰大十围,力大如虎,有拔山举鼎之勇,满咀胡须,面目狰狞,活像一个杀人不眨眼之魔王,头部特大,人称之曰大头九。

大头九幼习外家功夫,练得一手好刀法,勇猛则有余,灵巧则不足,打家劫舍,嗜酒好色。李闯打起农民革命,解放人民之口号,实行叛乱,随处焚杀劫掠。大头九见猎心喜,加入闯贼阵中,以骁勇善战,得任先锋。当下与马宝相遇,大喝一声,举起大砍刀,一个旱雷轰顶之势,疾向马宝迎头劈落,刀光闪动,来势凶猛。

马宝轻功超卓,身手活泼,急忙一闪,向左闪过,举起大刀,一招渔翁撒网,疾向大头九拦腰便劈。大头九急把大刀一拨,招住其刀,正欲还刀劈去,不料马宝眼明手快,第二刀向前一扎,用刀柄自下向上猛挑。大头九急措手不及,唉吔一声,前锋手已被马宝大刀砍伤,猛吃一惊。马宝右脚疾起,一个魁星踢斗之势,打中大头九下部,大头九应脚倒地。马宝大刀砍落,这一个杀人魔王,遂丧在马宝刀下。

吴三桂带着本部人马,杀入贼阵。马宝亦挥刀冲上,刀光闪闪,风声呼呼,左冲右突,如虎入羊群,杀到闯军东歪西倒,血流成河。多尔衮从后赶到,与多铎、阿济格两人,驰上山上,立马观战。洪承畴、祖大寿、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头等一班明朝降将,亦随多尔衮上山。但是李闯立在对方山上,掳劫着明朝太子皇族多人做人质,指挥贼众,分开两翼,向吴三桂、马宝等包围。三桂等人人英勇,往来冲杀,杀声震天,战情激烈,天乌地暗,日色无光。

多尔衮叹曰:“好利害,孤家自带兵以来,从未见过如此恶斗。”言未毕,忽然一阵怪风,从东北角上吹来,战场上顿时沙尘滚滚,地暗天昏,二丈外亦看不见。多尔衮大惊曰:“不好了,三桂、马宝虽然英勇,奈众寡悬殊,必为贼众所陷。”即令阿济格、多铎二人,领兵上前助战。二人应声而出,飞身上马,疾驰而下。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等,亦一齐随后下山,各带本部人马,万马奔腾,狂冲前去。

李闯方在前山督战,见狂风猝起,三桂、马宝已被困阵中,以为今番可擒获二人,不料霎时之间,怪风吹过,沙尘四散,又是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看见数万健卒,人人脑后皆拖着长辫,指挥官皆红顶花翎,舞刀跃马,杀入阵中,骁勇无匹,如入无人之境。李闯不禁猛吃一惊,失声呼曰:“此满洲兵也,如何忽会到此,弊!”急向后山退走。

贼军顿失指挥,阵脚大乱,被三桂、马宝、多铎、阿济格等,满汉两军,衔尾追击,追赶四十余里,砍毙贼军五万余人,方才收兵返回山海关。多尔衮下令所有明将明军,一行剃发结辫,改穿满服。吴三桂首先遵命。马宝本是满洲人,为掩人耳目计,亦改满装。

各人换装既毕,三桂请作前锋,进攻北京。多尔衮即令率领二万人马,克日出发,星夜前进。吴三桂与马宝,同一心事,皆欲早日挽救爱姬,昼夜兼程,势如破竹。

闯军平日掳劫过甚,结怨人民,所到之地,人民纷纷揭竿而出,拿木棒锄头,随处截击。三桂、马宝领兵在后追击,杀到李闯如丧家之狗,拚命飞逃,回到北京之时,二十万人马,只剩回三四万个残兵败卒,急令各人紧守城池,抵御追兵。

三桂、马宝,杀到北京城外,把南门重重包围。李闯不敢出战,只是坚守城墙。三桂下令猛攻,无奈城高墙厚,屡攻不下。马宝献计曰:“末将前在五台山时,习得轻身超跃之术,三四丈高墙,爬登而上,身轻如燕,着地无声。可乘黑夜间,由末将绕道北门附近,择贼众稀疏之处,潜入城内,潜至南门,纵起火来。将军但见城内火起,立即挥军进攻,末将在内接应,必可一鼓而下矣。”

三桂大喜,从其计。马宝乃于是夜换过黑色夜行衣服,佩单刀、飞刀、千里火等夜行用具出发,独自绕过城边,来到北门附近城墙下。仰望天际,星月无光,寒风虎虎,城上守贼,疏疏落落,往来梭巡。马宝知李闯之主力,集中在南门一带,乃施展起飞檐走壁功夫,贴身墙下,静静爬登而上,爬至城西,飞身一跃,闪身到女墙之间,果然避过守贼耳目,跳入城里。

此地适应皇宫之背后。遥望紫禁城内,殿宇巍峨,楼台错落,夜色深沉,愁云惨雾。马宝思及美人陈圆圆,被闯贼所掳,必幽禁于宫廷之内,恣意淫乐,不禁又妒又恨,怒火冲天。盖马宝单恋陈圆圆已久,虽为三桂捷足先得,但仍死心未释也。今李闯以暴力劫去圆圆,使美人受辱,这还了得?乃飞身跃入紫禁城,一路扳檐越瓦,向内廷而行。

宫廷辽阔,方横数十里,不知美人被囚何地,一时束手无策。闻谯楼更鼓,冬冬四下,乍见御花园中,有灯光一点,自远而来。马宝灵机一动,想得一计,即自殿瓦上飞身落下,隐伏园中花间。

未几,见灯光越来越近,乃一老宫监携灯笼行至。马宝疾向花间跃出,从后伸手,突握其项,以刀威胁,熄灭灯火,挟之同至御花园内森林中,迫其说出陈圆圆居址。

太监愕然曰:“谁是陈圆圆,恕奴才久居宫内,未知之也。”

马宝诧问曰:“汝是明帝宫监耶?”

太监叹曰:“然!奴才六岁入宫,侍先帝已久。闯王来后,先帝自缢煤山,闯王称帝,迫令奴才等,继续奉侍新皇。奴才在宫内前后将已二十年,外间之事,一概不知。”

马宝曰:“汝久受先帝厚恩,对于闯贼,有何观感?”

太监曰:“奴才岂不知君辱身死之义,只可惜无此勇气。新皇口口声声,说要解放人民,实则焚杀劫掠,蹂躏妇女,所作所为,实强盗不若。所言无非欺骗人民而已。”

马宝曰:“我非别人,乃吴三桂将军麾下副将马宝是也。现吴将军大军已到,闯贼旦夕必亡。我今夜奉吴将军之命而来,汝既是明室遗臣,宜助我一臂。”

太监大喜曰:“怪不得几天来,闯王终日彷徨,六神无主,连最宠爱之沅姬,亦不驾幸多日,原来吴将军大兵压境。谢天谢地,吴将军早日收复京师,救人民于水火。”

马宝曰:“我所说之陈圆圆姑娘,即吴将军之爱姬沅娘。汝速引我前往。”

太监大喜曰:“沅姬自被闯贼掳来后,置于北海昭阳殿里,北海距此凡三十里,恕奴才无法偕将军同往。天将黎明矣,将军还是随奴才暂避,至明天日落后,奴才将以一地图给将军,明夜当可与沅姬相见也。”

马宝大喜。太监便偕马宝在御花园中,分花拂柳而行,至一僻静之小楼内,使马宝居于其中,取酒食款待。马宝技高胆大,安居楼中。

是日黄昏,马宝方在房中纳闷,忽闻厅外步履声响。马宝从窗外遥望,静悄悄之厅上,太监远远而来。马宝出而相迎。

太监既入,果袖出一北海之详细地图,所有道路、宫室、楼台、花圃等,均纪载详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