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意大利人之所以对吕碧城感兴趣,一是她面容姣好,另外则是因为她跟“传说”中的中国人很不一样: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脑袋后面还有一条小辫子……
人似乎总有以偏概全的倾向,相互见面也会在第一时间搞清楚对方是哪里的人,好因人而异!你若是东北人,便知道你豪爽,不会斤斤计较;你是江南人,便觉得你诗书气质华,满腹经纶;你是西南人,便觉得你似乎有些桀骜不驯,作风悍然。
一方水土一方人固然不错,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他们总会四处奔波,特别是现在信息社会,交流频繁,很多人身上哪还能发现他籍贯的半点影子。都说环境弄人,谁说不是这样呢?世间百态,你必定要亲自去尝尝,才知其味;人分种种,你必定要亲交亲往,才知其良莠。如果仅凭一个维度就企图将这尘世看透,那这世界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人在陌生的地方最无主,也最容易将心调回到最纯真状态,那个时候你多半是本我。因为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无关,都跟对你无所谓,你就想透着有色玻璃观察外面的世界一样,目及每一个角落,眼光扫过每一个人,反之却无人知晓你的存在。
旅途注定是新鲜的,也正是如此,钟情于旅途的人皆是些“喜新厌旧”者,不过显然吕碧城并非属于此类,那她缘何常年漂泊异乡?那是因为吕碧城人生孤寂,她试图以新鲜来冲淡人生的虚无,不过就算是走遍天涯海角,她将虚无的人生冲淡了吗?似乎没有,反而更虚无了!
躲开尘世纷扰,归隐青灯古佛旁,或许可以逃过劫数,心如止水,度此余生。
欧洲对吕碧城而言是陌生的,在这陌生中旅游,必定是寂寞与乐趣相伴随的,因为人生地不熟而寂寞,因为新奇和经历而充满乐趣。
一次,吕碧城在一个景点排队乘坐马车,这里的马车是四个人坐的双架马车。因为出行的几乎都是情侣,等到分配马车的时候只剩下吕碧城一人了。这该如何是好?本来眼见一对对情侣亲呢地上次悠驰而去就难免心生几分嫉妒,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人,岂不懊恼。正当她要发怒的时候,导游给她找来了一辆两人坐的独架马车,虽然这以远够她一人乘坐了,但想想花同样的钱,别人都是双架马车,自己的却是独架马车,甚感不爽。
导游这时候给她找来了一位绅士陪同,还对她说:“您现在多一位先生陪伴岂不比多一匹马强!”吕碧城听完呵呵大笑,这原本就算不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之后她每每想起这事,还是忍不住发笑。生活不都是这样吗?那些真正能让你发笑欢心的其实又多有笑料呢,只不过是你亲身经历过,你能赋予它更多的内容罢了。
从佛罗伦萨走了之后,吕碧城来到了罗马,一到罗马吕碧城一下就镇住了:整个罗马城军警林立,各式各样的服制,闪闪放光的佩剑,高高挺挺的靴子,这已经不能够仅从外边来形容了,它反映了一种民族气质,映射了一种文化底蕴。吕碧城的诗瘾又犯了:
夕照琐金灿古垣,罗京写影入黄昏。海波净似胡儿眼,石像靓传戎女魂。
万国珠槃存息壤,千秋文献尚同源。无端小住成惆怅,多事回车市酒门。
诗人对古城似乎都有一种别样的眷念,吕碧城决定在罗马小住一段时间,古罗马市场、斗兽场、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吕碧城一一游览,不过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加波西尼教堂,那里面有成千上万的骷髅,吕碧城却没有一丝害怕和厌恶的感觉,走到里面去还不时用手轻轻抚摩那些骷髅,用指尖弹一弹那些头骨。
世界上的很多名族其实对死亡更多的是敬畏而非害怕,更多的表达的是一种血脉相传而不是一种终了。世上万物生生不息,老叶脱落新芽萌发,波涛后浪推前浪,不都是死亡与新生的交替吗?生死更换的只是你我,不变的是生命气息。那么鲜艳的花朵慢慢凋谢去了,那么活泼好动的青年垂垂老矣,但又何须伤感呢,向前看,有未来;向后看,有历史,这不是最好的永不断裂的纽带吗?
旅途之人最怕傍晚,因为傍晚时分时百鸟归巢时,是我们回归自己家的时刻,此时的家已然成为了一个符号,且不论富贵与否,只要有一个标记,便会心安。
吕碧城漂流在外,表面风光无限,但每每到了傍晚,便油然而生一种惆怅。她就像一个行者,策马行进在羊肠小道上,那里有清清的溪水环绕的村庄,树林里洒满了太阳的余晖,茅草房里已经飘出了缕缕炊烟,一切都表明天快黑了,该回家了!
吕碧城下意识地挥了一下马鞭,马快步奔驰了起来,那一行青山越来越近,然而长空漠漠,看不到边际,衰草离离,一望无垠。她默然才明白:就算自己骑的是千里马,那又如何呢?跑得越快不离家越远吗?于是她干脆停了下来,任由天空暗下来,看着自己就这样一步步在忧愁中老去。
游览欧美各国,吕碧城显然被那里的山水给震撼了,虽然那时她并非钟情于山水,然而山水还是感染了她。
造物主将人类跟大自然打造得一样的神奇,可惜的是我们平日里只学会了将自己的聪明用到了繁琐的名利之上,怠慢了跟自然的交流。一旦交流上,便不忍断掉,于是那些常年纵情于山水的人,早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他们不必非得翻越名山大川,只要能跟自然最贴近的交流,哪怕只是路边的一棵小草,他们也感觉足矣。
第二节蜚声欧美
兽有兽性,人有人性,不过总有一部分人会将人性置于兽性之上,认为人性更高级、更文明。人似乎也做惯这个星球的主宰,一切以人的需要为标准,一切以人的道德来衡量,那兽类就只能屈居于人之下了。
人在尘世中作威作福似乎已经很久了,一些人开始忘却了自我,开始在如烟世海中丢失自己,除了自我,似乎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中心了。
让我们来看一看罗马城中那一尊传世的母狼雕塑吧。传说古时的意大利有一位西利维亚公主,她应该继承王位,不过却被她的叔叔给篡权了,不仅如此,西利维亚公主还被他逼迫到修道院做了修女,不知为何公主却未婚先孕了。这可让她叔叔找到借口了,便以不守妇道为由将其活埋,并将她的两个孩子丢入梯伯尔河中,但两个孩子大难不死,被一只母狼所收养,两个儿子长大之后为母报仇,最终在公元前735年4月21日建立了罗马国。
吕碧城在母狼的塑像前,浮想联翩,野兽跟人也有共性,哪怕是凶猛的野兽,野兽也有“善”,只不过它的善不被列举出来而已,反观人的杀生,为私利谋害同类实则是可恶之极。曾几何时,我们还是那拥有最善心、最仁心的人,不敢目睹杀鸡的惨状,将掉出巢的幼鸟放回栖息之地,但如今却为蝇头小利尔虞我诈,用尽心机。吕碧城不能在如此的尘世中呼吸,于是她逃出了熟悉的地方,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之地,寻求短暂的清宁。
因为要去巴黎办事,吕碧城离开罗马踏上了去巴黎的火车,在火车上还发生了一个事情,让吕碧城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火车在其中一站停下来的时候,上来了两个老者,做在吕碧城旁边,一会工夫抽起雪茄来了,他们递给吕碧城,她婉拒了。又到一站,上来两个女子,坐在吕碧城对面。
午餐时间到了,吕碧城去了餐车用餐,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只见对面两个女子在座位上吃得满脸油污,甚是狼狈。此时老人递给吕碧城一支纸烟,这次吕碧城没有拒绝就在座位上抽了起来,对面那两个女子不愿意了,让她把烟掐掉,吕碧城没有说什么,掐掉了手中的烟。
没过一会,那两个老者又开始抽上了,对面的女子却什么也没有说,这让吕碧城非常生气,便对她们说“为什么他们抽烟你不管?”“你抽的时候我们在吃饭,现在我们没有吃饭了。”这显然是最明显的托词。吕碧城哪里管她们,径直掏出一支纸烟抽了起来,最后还是那两位老人出来圆场,事情才算得以了结。
很多人都认为吕碧城应该有安静素然的优雅,有不染凡尘的纯粹如一,这其实是对她的误判,不过对如吕碧城一样才华卓绝,面容姣好的女子,被世人误判的又岂止吕碧城一人!吕碧城的这种性情使然完全是一种回归,一种最简单的回归,脱去自己一切的荣辱,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最真实自我的生活无疑是最轻松,最简单的,倘若一切瞻前顾后,那该多么乏味,人生而又有什么意义呢?
之后吕碧城去了维苏威火山、庞贝古城、维也纳,再回巴黎一路几经折腾。1928年,吕碧城到了英国,初到英国,她被雾都的弥漫的烟雾弄得目痛喉痒,简直是难以忍受。她还不得不去内务部登记,否则就会被重罚。
在英国,吕碧城悉数游览了大英图书馆、大英博物馆、水晶宫、伦敦塔、上下议院、皇家画院、西敏寺教堂。游览伦敦塔的时候,她了解到1554年英国王室的那场血腥的内讧。当时英国正在实行宗教改革,新教跟天主教水火不容。国王爱德华六世在临死前谋划不让信封天主教的玛丽公主继承王位,而新教教徒伊丽莎白公主又不愿意卷入当时的是非之中,于是最后决定让建格来继承王位。不过爱德华一死,大家就开始争夺王位了,建格来呗玛丽女王杀死,血腥场面,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