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餔时(EJT23·972)
日中一分一通下餔一分一通
(13)□□三分一通(EJT23·998)
平旦九分一通
(14)表二通,十一月丙戍平旦九分(EJT28·103)
(15)出亡赤三桓通南·左(EJT23·27)
(16)亡人表二恒通南元始五年五月乙酉日=中五分□
半分当道燧卒廉付安乐燧卒□
程(EJT23·991)
(17)入亡人赤表一桓通南正月藈己日下餔八分时万福燧
定军燧长音,界中三十五里,
卒同受平乐燧卒同,即日、、入一分半时,东望燧卒
表行三分半分,中程(EJT24·46)
(18)出诟表一通(EJT30·101)
(19)入诟表一通三月甲子日蚤食三分……敞(EJT34·47)
(20)入诟火一通,七月乙未蚤食六分,骍北亭长褒受莫当燧长禹(EJ·3)
(21)四月丁酉鸡鸣三分时,肩水骍北亭受橐他莫当燧诟火一通,骍北亭长褒移(EJ·591)
(22)凡记何时一通,何时一通(EJT9·100)
(23)来烽表苣火出入时(EPS4T2·137)
(24)·右后部初元四年四月己卯尽戊申坞上表出入界课(EJT10·127)
(25)·望禁奸燧坞上
烽火(288·11)
(26)█望第二十三燧(553·3)
(27)望堠上火(EJT9·2)
(28)望金关燧(EJF1·89)
以上诸简,大半是燔举烽火的实况记录,或是直接与烽火戍务有关的记录文书。烽燧所以要记录烽火传递实况,大概是制度所规定的,并可籍以考稽成绩、检校事故等。后文例(38),当上级追查某次烽火失误时,命令“趣言付殄北火、日、时”,由知每次烽火的燔举、传递,都记录在案,可供查究。
此种记录,其书式均为簿、牒。记录的事项,据上引诸例,概括为八项:
1.烽火的收、发时间,如某日、某时、某分接收到或发出。
2.烽火运行方向,如向“南”,还是向“北”。居延简中的烽燧,大多数呈南北方向排列;在敦煌汉简中则多为东西向。
3.写明是始发的?还是中继式的接续传递?简文的“出”、“入”约代表这种意思。
4.传递者的燧别、职务、姓名。
5.付受关系,如某燧之某受某燧某,再付给某燧之某人。
6.烽火信号的种类、数量,如前引诸简中所谓“蓬”,“居延蓬”、“旁烽”、“表”、“小表”、“亡人表”、“亡人赤表”、“亡赤”、“诟表”、“火”、“苣火”、“诟火”、“居延苣火”……,以及所谓“一通”、“再通”、“一桓”、“三桓”、“一”、“七”之类。在种类、数量之前,有时附加“坞上”、“堠上”等限定词。
7.传递行程的距离,如“界中卅五里”之类;和运行时间,如“表行三分半分”等。
8.考课评语,如“中程”等。
凡烽火燔举、传递的所有关键情节,皆确凿在案。如果不是实录,决难做到如此详尽。
这些簿牒的具体格式和用词很有规律,有其文牍程式的依据。但某些专用术语不大一律,可能出于不同的习惯用法。如将烽火信号传给某燧的“付”,有的文书又称“移”;接受某燧信号的“受”,或称作“和”,分别见例(21)和(8),当属别称。又不论何种信号,其数量多称“×通”,是此类文书的显著特征。通,似乎是量词。但有的文书如(15)、(16)、(17)的表,却写作“大一回一”,即“桓”字的古文。结合后文例(29)、(30)、(31)、(37)等简,通字似有通行无阻、已通过、通达某地等含义,也是一种表示烽火运行传递的术语。
上述八项记录内容并不是所有的烽火记录都能全部具备的。根据内容的差别,它们还可分成以下三种:
1.某燧的一日或一夜间的记录统计,例如(8)和(9)至(13)。记录的形式似“流水账”,只记时间、信号、数量,个别的如(8)兼记付受,但举号时间都很规律。因此,可推测它们属于某种例行的烽火如“平安火”的记录,详见后文。
2.某部关于某次或某数次烽火的综合记录,例如(3)、(4)、(5)、(6)、(18)、(19)、(20)、(21)等。前四枚与甲1777、1781、1782共七简同出于居延南部的地湾(A32),视书式、内容、笔迹极相似,当为一册之简。其每简以燧为单位,记某次烽火的付受,如(3)、(4)所记明显为同一次烽火,其乐昌、并山、临莫、止虏诸燧约位于同一烽燧线上,相距当不远。此种记录应属于“部”级的,记录者可能是候长、候史,例(23)可能是这种簿册的检署,应称为“××部蓬火出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