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图斯·奥兹茨阴谋
从躁动的兴奋不安中找点真正让人关注的东西并非易事。17世纪40年代英国的内战是由英国国会和国王之间由来已久的摩擦,而发展起来的公开冲突,最终酿成的结果是,查理一世被处死,整个国家都陷于战战兢兢、混乱不堪的境地。显然“火药阴谋”的结局让人们对天主教产生了抵触情绪并持续了很久,有些人对于查理二世也持保留态度,查理二世是在短命的清教徒共和国的创立者奥利弗·克伦威尔死后的1660年才恢复王位的。查理本人坚持信奉新教,但他的弟弟詹姆士·斯图亚特(他也是王位继承人)则公开接受天主教,对于原天主教既同情又害怕的心理又一次渗入了民众饱受创伤的心里,这在1666年发生的席卷伦敦城的那场大火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危机发生的时候总需要找些替罪羊,历史上霍乱或瘟疫的大爆发常常会归咎于是地方宗教或少数人在水源中投毒或诸如此类的事。“伦敦大火案”也一样,很快就有人指责暴动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基督教徒)要对大火负责。
在重重迷雾中走进了两个可疑的人物:以色列·汤奇和提图斯·奥茨。汤奇是一个教堂的牧师,他的教堂在大火中被烧毁,因此他对天主教深恶痛绝,公开发表观点说基督徒应该对这起灾难负责,而且着手写一系列带有煽动性的小册子,抨击罗马教会,指责其策划了许多阴谋。
然而,就是这些小册子的另一作者奥茨,打算策划“天主教皇阴谋”
案——这是英国历史上最阴险也是危害最大的阴谋案之一。
提图斯的背景一直受到争议,有报道说他是一个没有头脑的偏执狂,缺乏主见,靠诋毁别人起家。他曾经诬陷他的校长鸡奸,而且涉嫌伪证被判入狱。不过他还是在英国国教中谋得了牧师的差事。曾经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对天主教很感兴趣,并且到法国圣奥梅尔的一家基督教会学习过。提图斯后来称这只是潜伏窥探基督教秘密的策略,不过后来在1678年他被从圣奥梅尔驱逐,这让他对这家教会心生怨恨。
汤奇和提图斯1678年出版的小册子——《真实确切的记录:教皇党为了反对政府和新教而策划的可怕阴谋》——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为充满个人宗教仇恨的愚蠢行为;二是为当局阴险的方案,利用公众的无知散布谎言,煽动人们对天主教的恐惧,阻止其影响。这本册子甚至声称,有人正在酝酿一系列针对国王的暗杀阴谋,而且还有效忠于教皇的大批外国武装在教皇的教唆下将入侵英国。
不过这次与以往那些未揭露的阴谋不同,没有证据表明汤奇和提图斯的说法成立。这些说法似乎完全是两人凭空猜想,或仅仅是基于当时公认的可以制造恐慌的各种谣言——在英格兰的有些城市,谣言常常使得人心惶惶。即便查理二世本人听到这些所谓的阴谋的说法,对其真实性也表示怀疑,没有足够的证据,他可不愿意采取行动去应对。
虽然没有实质内容,但奥茨的谣言传播得仍然很快。不久,有关“教皇阴谋”的流言就在民众中间散布开来,民众都在责怪这位宿敌,对于天主教又添新恨,于是死亡、折磨和迫害便又接踵而至了。政府对这些恶毒的流言并没有置之不理,地方法官埃德蒙·贝瑞·戈弗雷爵士1678年9月召见了奥茨,后来他在枢密院说服了那些人需要采取行动了。奥茨散布的流言越来越多,而且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出81个所谓的阴谋者,想迫使其就范(这有点像20世纪50年代美国麦卡锡参议员对共产主义者的政治迫害)。政府没有核实这些流言,而是给了奥茨一小队人马,让他追踪逮捕所谓的嫌疑人。当势头正劲的时刻,戈弗雷法官却被神秘谋杀,不过没有人因此获刑。当时人们都认为是天主教的人所为,但也有人认为,奥茨或其支持者主谋的可能性也有:只有戈弗雷死了,事情才有个交代。反天主教的狂热思潮进一步高涨,议会也宣称“教皇阴谋”完全可信。结果包括天主教议员、贵族和主教在内的15人被审讯处死,天主教信徒受到进一步镇压。
然而,在这件事背后,有些情况仍然扑朔迷离,人们对于事件策划者的武断、狂热和臆断也有些许不满。哪怕是基于子虚乌有的证据——这些证据常常是怀疑或误解,或是花钱买来的见证人胡诌出来的——涉案人就要被处死。慢慢地,尤其是1680年奥茨的家搬到白厅之后——这做得有点过火了——有些有主见的人开始提出质疑。于是便有了一些奇怪的说法,比如,那些暗杀计划是针对国王的,用银子弹的目的是想造成致命伤,这又说明奥茨已经堕落成一个狂妄之徒了——这些想法和今天的阴谋论的有些看法很相似。怀疑越来越多,有些正义之士便开始反对“教皇阴谋”的说法,慢慢地,那些所谓的阴谋者也就被无罪释放了。
提图斯·奥茨最后是在反对国王上犯了错,他在1681年詹姆斯二世当国王时被判处犯有背信弃义罪和发布煽动性言论罪,要知道,詹姆斯二世是依赖天主教上台的。接下来,提图斯被判监禁三年,并且每年都要戴上枷锁,当众接受鞭笞。1688年“光荣革命”期间被释放——光荣革命其实是荷兰人受国会邀请的一次不流血的入侵。这次革命将詹姆斯赶下台,彻底恢复了英格兰的新教统治地位,但奥茨的声誉却没有得到恢复。整个事件清楚表明,对于带有偏见的少数人只言片语的传言,人们也会努力地去想象其阴暗的一面。
持久的损害?
提图斯·奥茨之祸似乎标志着人们对于阴谋论的看法有了一个转折,至少在英格兰是这样,同时它还影响了那些对阴谋论持笃信不疑态度的一些人的看法。不过,阴谋论从未走远,在我们的时代反而愈发凸显起来,但国家不会轻易再让其兴风作浪了。今天的阴谋之说逐渐趋于隐蔽,存在于隐形。因为如此,虽然相信阴谋论的人很多,但明目张胆讨论它的人甚少,已为主流所不齿。显然,这中间平衡需要把握得很好。但不幸的是,1930年纳粹采用了与奥茨类似的做法——阴谋偏执——使其统治下的德国成为阴谋的牺牲品。当时,谎言、民族仇恨言论甚嚣尘上,镇压、嫁祸与人大行其道。诸多做法,即使是今天的阴谋论也望尘莫及。
从“教皇阴谋”案的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天主教存在偏见,而且对于天主教的指责也远未结束。支持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在被“光荣革命”驱逐之前,他的两个女儿已经成人。因这两位都是在新教环境下长大,所以由她们继承王位,不会有什么危害。很多对詹姆士的亲罗马政策不满的人,希望下一代人能够恢复正常的政府。可是,詹姆士的玛丽王后在1688年突然产下一位男孩——他在法律上一跃成为第一王位继承人——这件事让人们惊慌失措:这男孩有可能被天主教人抚养,意味着英国将面临又一代天主教国王的统治,这会威胁到国家的统一,会导致官员信仰的倒退。这个事实让人难以接受,于是一个新的阴谋论说法就产生了:这个男孩其实流产掉了,后来有人利用进入玛丽王后闺房的机会悄悄用暖床器偷换一个男孩进去,乔装成新的王位继承人。詹姆士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其夫威廉三世进军英格兰的时候,詹姆士逃往爱尔兰,这个故事听起来似乎很离奇。不过这又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因而不是合法总统的说法何其相似。民众对于这类事情的关注由来已久。
很多宗教阴谋或说法即使今天仍能找到很多案例佐证,但这足以说明这样那样的阴谋已经是——或者说可能一直是——社会或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人可能会说,经历了几百年之后情况会大不相同,如今在我们更加先进的文明中,不会再有人明目张胆地使用这些可耻的伎俩。可哪怕是最近的历史也表明,情况也并非如此。
概要
反对者的声音
历史的记载并不精确,因此基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历史来判定阴谋论的做法并不可靠。
——过去的人要“单纯”些,因此可能会采用一些阴谋做法,这些做法在现代社会中是不会有的。
有些人说像提图斯·奥茨那样的阴谋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考虑历史上的灾难,很多事件都可作为阴谋论的案例,但过多关注这些难道不是有些失当了吗?
支持者的声音
假如历史可信,孩子们可以将其作为事实来学习的话,那么历史中所包含的那些阴谋的迹象也同样值得相信。
——几百年前社会结构与现在相比,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因此,催发阴谋的暗流今天仍会出现。
——从古至今,那些欺骗、伪装的伎俩反复出现,无一不具备相同的特征。
结论
各种形式的阴谋论由来已久,即便历史年代久远,却仍有证据表明,很多阴谋论是确信无疑的。有些案例并没有随时间推移而远离我们,在一种缺乏良知的环境下,它们还将会出现。
当然,在阴谋论方面,很多情节并不能自圆其说。但是这些情节却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那种认为在现代社会,阴谋事件不会再发生的主流看法显然难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