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相隔近一米,但真气却能隔空雕刻,在石碑上留下字来。
“这就是真气看来此人也是一位儒修。”林应暗暗思忖。
片刻之后,学子罢手,将自己写下的诗句看了又看,然后走下台阶。
围观者纷纷探头张望。
上面写着:“便起乡情思!”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便起乡情思。”
“好!好!”众皆沉默之时,人群中唯有一人突兀地拍手叫好。
“你干嘛!”杨父拽住杨刚疯狂拍掌的胳膊。
“爹,凭什么让林应那小子出了风头,只要别人能写出来,那就是好诗。”以他的智慧,自然看不出诗词好坏,但只要不是林应所写,就都是好诗。
杨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看别人鼓掌了吗,就你一个人吆喝,怕别人不知道你肚子里有几两墨水吗?下次等别人鼓掌时,你再鼓!”
闻言,杨刚才回过神来,眺了眺眼睛,围观的人虽然七嘴八舌地议论,但谁也没有喝彩。
甚至连写出这句【便起乡情思】的学子也局促不安地看着周、辰二老。
他脸颊冷汗直冒,十分紧张。
周、辰二老彼此互视,随后一同看向林应。
看我干嘛?
又不是我写的。
“贤侄,这首诗的前三句是你所写,你觉得这位学子的第四句如何?”
被周渐甫如此一问,他下意识地回了一句:“好!”
“好在哪里?”
“子、思,挺挺押韵。”
此言一出,人群中立刻爆发出巨大的吁声。
他瞥了一眼。
这帮人都是德云社观众吗。
“押韵只是诗词的基本功,若想写出好诗,单靠韵脚是不够的!”周渐甫故意想要试探试探他。
林应沉默片刻,脑袋瓜子里仔细回忆学生时代语文老师的样子。
“最后一句素来是诗词的点睛之笔!这位仁兄所写的句子中大有思乡之情,敢问仁兄家中父母以何营生?”
学子朝他鞠了一躬。“不怕林兄笑话,在下父母一直在乡间务农。”
“此言差矣!”他宽慰道:“你拾粪种田,我学文练武,咱们都算是为朝廷服务。”
学子:????
这个比喻怎么怪怪的。
“这就对了,这位仁兄打小在乡间田地长大,见到农作的景象,自然起了思乡之情。不过”
在场众人见他停顿不语,纷纷侧耳聆听,想看看这位林家三公子到底要说什么。
察觉于此,林应也有些着急。
夸倒是会夸,但一直夸下去,还有自己什么事?
他左右思量,终于决定把职场老油条的万能语录给拿出来。
“格局小了!”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