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量规模直接干崩了其他所有海军国家。
但是相应的,此时美国还没有获得霸主地位,世界霸主仍然是英法。
美国人的国际地位仍然是被老泰西视为暴发户。
英国人想要维持体面,美国人想要获得尊重。
于是,英国人提议,签订一份国际条约,给美国与英国相同的地位,但不能超过。
这样英美双方就都能接受这种方案了。
至于日本人,就是典型的穷兵黩武状态,没有实力直接挑战英国,但也想获得地位。
他在条约中也获得了足够高的地位,单纯看海军已经超过了法国这种老牌泰西强国,所以他也能够接受这种条件。
法国人在海军上是真正的力不从心,法国和意大利得到的份额甚至是富裕的,并不会因为条约受到实质性的损失。
所以这份条约才能真正签下来。
现在这个世界,无论是地位还是实力,都是大明一家独大。
而且都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的大明,当然不可能拉下脸来,跟一群次级国家签订一份限制自己的条约。
因为大明不能因此得到任何好处。
这就属于猫跟耗子谈判主动给自己栓铃铛的行为。
就像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美国也“一超”不会想着拉“多强”一起签个核裁军协议。
朱靖垣当然也不会这么干。
夏尔也明白不可能这么做,当然也没有想着要这么做,所以这时候马上继续解释想法:
“我明白,我明白牛先生和大明立场。
“以大明的地位,当然是可以也应该例外的。
“我们也不会奢望去限制大明的战舰设计和建造。
“但是在我看来,协议不只是对行为的限制,也可以是对权利的确认。
“协议可以有不损害大明的地位,可以再次巩固和确认大明地位的方案。
“大明可以作为组织者和见证人,带领我们讨论一份协议。
“在控制泰西各国战舰规模和数量的同时,将大明例外作为前提明确出来。”
夏尔觉得自己的设想很合理。
但是牛鉴却直接摇头了:
“这种协议,大明不可能作为组织者,大明也不会出现在协议文本中。
“大明主动组织限制泰西各国造舰规模和数量的协议,对大明的声誉没有任何好处。
“王储殿下仔细考虑一下,应该能够明白这其中的逻辑的。”
夏尔明显一愣,然后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
“额……大明组织这种协议……意味着,大明担心泰西的造舰竞赛,会对大明造成威胁?
“所以通过这种政治外交层面的手段,来限制泰西海军的发展?
“也许有非主流的报纸会这么分析吧,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政治家会这样考虑的。”
牛鉴再次按照朱靖垣的意思给夏尔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