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鉴听到这种询问倒也没有发愁,来之前朱靖垣就给自己分析过了各种可能性。
把可能需要他拿主意的安排,尽可能提前做了决定告诉自己。
实在是无法现场决定的,也可以拖一天,晚上回去发电报询问。
夏尔的这个问题恰好也是基本属于朱靖垣叮嘱过的。
牛鉴笑呵呵的恭维了一句:
“王储殿下和大食亲王殿下真的不亏是挚友,大食亲王点下确实专门叮嘱过这方面的事情。
“要说故意促进泰西各国的造舰竞赛,可以说客观上可能会发生,但主观上其实并没有。
“提供泰西各国需要的技术,确实可能促进新一代战舰的落实和动工。
“但大明同样不希望泰西各国进入‘穷兵黩武’状态。
“大明皇帝陛下和朝廷,以及大食亲王都希望,这个世界主流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所以大明不会要求法国故意多造更多的战舰,也不用带头推动军备竞赛。”
夏尔听到那个“和平与发展”就下意识的想戏谑的反问:那为什么大明要继续造更大的六万吨级别的战舰。
但是这个问题刚冒出来,夏尔就自己给出了合理的回答。
这是与实力相对应的威慑力量的升级。
大明的最高级战舰,比泰西各国都要高一级,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大明是不是穷兵黩武,不是看这样的战舰的动工,而是看要建造多少艘。
就算是造个十几艘,都算不上穷兵黩武。
夏尔自己思考和酝酿了一会儿,稍微往牛鉴身边凑了凑,压低了声音小声问:
“牛先生,你给我个参考,如果我希望我的挚友大食亲王殿下出面,召集泰西各国在国际联盟框架下,签订一份限制战舰吨位和数量的协议,我的挚友他会不会支持?”
牛鉴听到这个问题就有点惊讶了,这个问题也是朱靖垣专门安排过的。
牛鉴迅速整理了语言:
“关于限制战舰吨位和数量的问题,大明不反对也不会支持。
“如果泰西各国要搞这种协议,那大明是不会参加的。
“因为大明不会允许任何外力限制大明自己的海军建设计划。”
朱靖垣上辈子一战后的海军条约,是基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形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打崩了德国,但是也同时打掉了英国的世界霸权。
英国的实际损失非常严重,生产能力和财政都已经不足以维持其两强标准的海军规模了。
胡德砍得只剩下了一艘。
关键是,英国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时候就已经超过英国了。
一战中的美国又发了战争财,成了泰西各国最大的债主。
一战后的美国既有了生产能力,又有了充沛的资金。
造舰技术虽然略弱于英国,但是也足以建造相差不远的大型舰队了。
此时的美国造舰计划空前的庞大,六艘列克星敦级加上六艘南达科他级。
在二十年代初,1920年到1921年两年间,直接开工了十二艘四万吨的大型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