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到他家后院一看,果然是一棵参天的古茶树,虽然比茶王树小了一大圈,但楚孑目测也有500年以上的历史,保存的也相当不错,这很不容易了。
据这家主人说,80年代分田地的时候,这块土地就分给了他们家,这棵古茶树就被分到了他们家,而且其实那棵茶王树也被分到了他们家的,只是当时不知道它的珍贵,也就没有非要把它占为己有。
楚孑试着问这家主人是不是姓魏,对方笑着问楚孑“你怎么知道?”,有了这层关系在,魏先生对楚孑也客气了很多。
他说整个邦威,除了那棵茶王树,就数他家这棵茶树最老、最大了。
楚孑没有拆穿他这个小小的谎言,据他观察,山上有不少古茶树大概都在500多年的年纪,只是没有精心呵护,显得没有魏家这棵这么大而已。
而且,想有“茶王树”这个名号,也是需要经过认证的。
那棵茶王树,就是在1992年,我国首届茶艺节期间,经过国内外130多名专家联合认证的,认为那棵茶树是世界上唯一能找到的由野生到过渡型的古茶树。
所以它才被认定为“茶王树”。
至于魏先生所说自己这棵树是“茶王树第一”,显然就是毫无根据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茶商的热情。
楚孑在魏先生家喝茶小憩,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就见到至少十几位茶商来他家查看。
楚孑趁机向魏先生打听了一下,魏先生看楚孑这幅学者的样子,也就没藏着掖着,告诉他这棵树每年基本能产10-12千克的茶青,而他对外的售价是8k-9k元每千克,也就是说这棵“茶王树第一”每年就能给他家带来十万元左右的收益。
楚孑听后也十分震惊,看来这是妥妥的“摇钱树”了。
而这一切功劳,都要归功于茶王树的名声。
魏家也很懂事,一个劲感谢政府、感谢国家、感谢政策、感谢杜大姐和古茶树公司。
虽然他看上去很油滑,但楚孑想,他说的也没错,这些感谢的对象,还真是缺一不可。
聊完天,已经到了夜晚了。
楚孑和温如玉简单的睡了一宿,第一天便出发回澜苍了。
楚孑想,这次真的没白来。
有了邦威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前,他有了些自信,清源村的茶应该也能卖得出去。!
铁马倦倦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