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老子道德经全部 > 第12部分(第4页)

第12部分(第4页)

【漫谈】孟子曰:“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以贫贱而移,不以富贵而淫。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功遂身退,天之道。

【注释】物极必反,过盛必衰,这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必然。昼夜替代,四季轮换,功成者退乃是自然之道。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古及今,功成名遂而身不退者,祸患每及之。所以《文子.上德篇》说:〃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

意译



 把持并增盈之,不如就此罢手;

 捶尖并愈磨利,难以维持长久;

 金玉财富满堂,无人能以保守;

 富贵而且骄横,可谓祸殃自留。

 功成身退,这才符合自然法则。

 原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注释】五色: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这里泛指各种刺激视觉的形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即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这里泛指刺激听觉的各种音声。五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这里泛指各种刺激口感的美味。爽:伤,意谓丧失味觉。

色、音、味这各种刺激感官的东西,常常能困敝、麻痹人们心灵的天性,使之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庄子天地篇曰:〃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音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傻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爽厉;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注释】驰骋:骑马奔驰。畋猎:围猎,意指纵情玩乐。发狂:心神狂乱。

此是比喻纵情玩乐,追求外来刺激。这种种燥动,会使人失去天性的平和虚静,以至心神狂乱,不能自抑。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注释】行妨:操行受到妨害。难得之货:难以获取的东西。它的诱惑力会妨碍人行为的正直。

老子哲学思想是以人学为目的和归宿,它引导大家在人生道路途中,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对事物看得更为超脱,不斤斤计较于物质上的享受,不迷恋于世俗的浮华,而应乐道自得,立己立人。一个人受贪欲的驱使,将会扰乱自身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丧失个人本性诚朴的道德规范。陶渊明诗曰:〃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文学家萨迪也说:〃无论是学者、博士、圣徒,也无论是雄辩的人物,只要他羡慕浮世的荣华,便如同跌落于蜜中的苍蝇,永难自拔。〃

【漫谈】香港作家金庸说: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被物质的丰富所目眩,重视的是商品的拥有和消费价值,却不重视精神的价值。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未必一定会生活得更富足。人的幸福和不幸是不能以金钱或物质的多寡来计算的,须以内心的满足程度与精神价值来衡量。真正的近代文明必须这样重视精社和人格。倘若人人都将商品或物质作为追求目标的话,由于物质有限而人的欲望元穷,就会演变为夺、掠夺、斗争、战争,更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吧!为了回避这种大灾难,就要发展、创造精神和人格的价值,对之日益重视,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如果人类的精神和人格渐趋崇高,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否定掠夺行为,这难道不就是产生恒久和平的根源吗?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为腹,只是为生存;为目,追逐浮华,过分贪欲。

人的基因天性中,既有固有的慈爱利他性行为,也有本身的自私性行为。然而对声色货利的过度贪欲,却是使人完全迷失本性的根源。圣人为腹,是只求其身得到滋养;不为目,不使欲望达到丧失本性的地步。从此可以看出,老子并非是主张绝对禁欲,而是告诫人们在欲望的满足上要把握适度。对声色等能引起感官愉快的过度追求,会使人丧失正常的理智,只有摆脱贪婪妄欲,方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内心恬淡虚静,人的真诚淳朴的本性方能持守不失。

【漫谈】老子反对物欲横流,追求返璞归真,讲究精神世界的升华与满足。学者们发现《道德经》能够起到填补精神空虚、抚慰心灵创伤的作用。老子的道法自然、守静抱朴、少私寡欲、身重于物的处世哲学,清白做人、冷静处世的人生准则,有助于调节人们的心态,使处在当今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