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春回大地,草木悉荷生成。月丽中天,江河各现影像。故得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譬如春回大地,草木全都因此而生长。月在高空,江河各自显现出月影。所以能使当事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增。先祖亡灵全都往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若斋主不诚,则出钱之功德有限,慢法之罪过无穷。僧众不诚,则是鼓橐(tuo)龠(yuè)以为经,交杵(chu)碓(dui)以成礼。
如果斋主不诚敬,那么出钱的功德有限,轻慢佛法的罪过无穷。僧众不诚心,就是鼓动风箱当作诵经,交击舂捣当作礼拜。
于三宝龙天降临之际,作卤莽灭裂塞责之行。其不至罪山耸峙,福海干枯,生罹灾祸,死受谴谪者,何可得也。
在三宝龙天降临之际,作草率粗疏,敷衍了事的行为。这样想不招至罪业如山耸峙,福德如海干枯,活着遭遇灾祸,死后受到贬降,怎么可能呢?
此书杭垣之板,模糊不堪。天童虽刻,亦难普及。以故维扬万寿寂公,宝轮裕公等。募资重刻,以冀广传。令光纪其年月,故略述原委,与其利弊。俾从事此法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则佛圣欢喜,而福慧二俱增崇矣。愿修法者,其各勉旃。
这部书的杭州板,很是模糊。天童寺虽然有刻,也很难普及。所以扬州万寿寺的寂山老和尚,扬州宝轮寺法裕长老等人。募资重刻,希望广泛流传。令我纪述其中年月,所以大略叙述缘由始末,与其中的利弊。使得从事修持这个法门的人,只得到修法的利益,不受到败法的损害。那么佛陀圣者欢喜,而福德智慧都会增长啊!祈愿修法的人,各自勉励。新昌大佛寺修筑放生池募缘序
儒者以忠恕胞与为怀,必须推己及人,以至于物,方有实际。释氏以慈悲济度为事,是故悯诸物类,皆具佛性,欲行救援。无奈世人杀生食肉,相习成风,不知其非。致使生生世世,展转互杀,了无已时,可不哀哉。
儒家学者以尽忠、仁恕、泛爱为怀,必须推己及人,以至推广到一切万物,方才有实效。佛教以慈悲济度为事务,所以怜悯一切众生,都具佛性,想要救援。无奈世人杀生吃肉,互相沿袭成为风俗,不知道这是错的。致使生生世世,展转互相杀害,没有停止的时候,能不悲哀吗?
须知人与物类,同此血肉之躯,同此灵知之性,同生于天地之间。但以彼此宿世罪福不同,致使今生形质灵蠢各异。
必须知道人与一切众生,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灵知的心性,同样生长在天地之间。只是因为彼此宿世的罪福不同,致使今生的身形禀质或灵敏、或愚蠢,各有差异。
以我之强,陵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快心乐意,谓为福报。而不知其福力一尽,业报现前。堕彼异类,受人杀戮时。则身不能敌,口不能言。中心忧惧痛楚,方知食肉之事,为大罪过。
以我的强大,欺陵它的弱小。以它的血肉,来填我的口腹,让我快心乐意,认为这是福报。而不知道这个福力一旦享尽,业报现前。堕到畜生类,受人杀戮的时候。就身体不能反抗,口里不能说话。心中忧愁恐惧痛楚,才知道吃肉这件事,是大罪过。
食肉之人,为真罗刹。虽欲不令人杀而食之,不可得也。故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又况多劫以来,更互相生。既无道力以行救济,忍使彼受刀砧极苦,我享口舌滋味乎。
吃肉的人,是真罗刹。虽然想要不让人杀死吃掉,也不可能了!所以《楞严经》中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又何况多生多劫以来,还彼此相生。既然自己没有道力来施行救济,难道还忍心让它遭受刀板宰杀的极苦,而自己却享受口舌的滋味吗?
入楞伽经,世尊种种呵斥食肉。有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凡诸杀生食肉之人,若念及此,当即怵然惊,憬然悟。宁可自杀,不能杀一切物矣。
《入楞伽经》中,世尊种种呵斥吃肉之事。其中说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凡是一切杀生吃肉的人,如果想到这,应当立即惊惧,幡然醒悟。宁可杀自己,也不能杀一切众生啊!
新昌有山,名曰石城,即山凿龛,及弥勒百尺大像。乃齐僧护,僧淑,梁僧佑,三师所造者。相好庄严,妙无伦媲(pi)。
浙江新昌县有一座山,名为石城山,随山势而开凿佛龛,以及弥勒佛百尺高的大像。这是南朝齐朝的僧护、僧淑和南朝梁朝的僧佑三位法师所造。相好庄严,妙无伦比。
其寺为天台西门,智者大师入灭于此。盖欲表前继灵山,后辅龙华也。大师一生,随机说法,尤加意于放生。
大佛寺为天台山西门,智者大师在此处入灭。大概是想要表达,向前继承灵山法脉,向后辅佐龙华三会吧!智者大师一生,随机说法,尤其注重放生。
以台民多业渔捕,乃以衬(chèn)施,买渔簄(hu)一所,为放生池。兼为彼讲金光明经。渔者闻法,皆好生去杀。遂各舍江溪簄梁,六十三所,周三百余里,俱作放生法池。
因为天台地区的人民大多是捕渔为业,于是将信徒供养自己的钱财,买了一所网鱼的水域,作为放生池。又为他们讲《金光明经》。捕渔的人听闻佛法,全都喜好放生,远离杀生。于是各各施舍江溪中的堤坝渔网,共六十三处,方圆三百多里,全都作为放生池。
有偷捕者,则立即得祸,至唐时尚然。而世远人亡,法残禁弛。遂致大佛寺外之池,亦为渔捕之所矣。
有偷偷捕鱼的,就立即遭受灾祸,到了唐朝时,仍然还是如此。但是世代久远,智人亡故,法事残败,禁令松弛。于是致使大佛寺外面的放生池,也成为捕渔的处所了。
马契慈居士,景仰僧护,僧淑,僧佑,智者之懿德殊勋。欲使同人,以及水陆空行一切物类,各得同尽天年,同生极乐,将来同预龙华三会。特呈宪严禁,勒其示文,冀垂永久。
马契慈居士,景仰僧护、僧淑、僧佑、智者大师的美德功勋。想要使大家,以及水陆空行一切众生,各自得以同样享尽自然的寿命,共同往生极乐世界,将来共同参预龙华三会。特地制定规约严禁盗捕,并勒石铭刻规约条文,希望能流垂永久。
然池久未浚,淤泥充满。兼须外筑围墙,以防盗捕。又须造桥修闸,建亭铺路。岂特徒壮观瞻,实欲来礼佛者,触境舒怀,上契佛心。庶可消除天灾人祸,于不知不觉中。
然而放生池很久没有浚通了,充满淤泥。又必须在外面筑一道围墙,以防止盗捕。又必须造桥修闸,建亭铺路。这哪里只是特意来提升观赏,实在是想使进来礼佛的人,接触这个环境,舒畅心怀,上契佛心。在这不知不觉之中,可以消除天灾人祸啊。
但以工程浩大,不得不募诸十方官绅士商,以及一切善信也。恳祈各发生佛同体,物我不二之心。共出净资,俾观厥成。则其功德,当与十方虚空同一寿量矣。
但因为工程浩大,不得不向十方官绅士商,以及一切善信来募资。恳祈各各发起众生与佛陀同体,动物与我不二之心。共同捐出清净资财,使得这些大观可以成就。那么这个功德,应当与十方虚空,同样的寿量啊!金山江天禅寺传戒序
如来以三事故,令正法久住于世,众生悉蒙度脱。三事者何,曰戒定慧。以众生一向背觉合尘,轮回六道。今欲令其背尘合觉,趣证涅盘。
如来以三桩事,令正法久住于世间,众生全都得蒙度脱。哪三桩事呢?就是戒定慧。因为众生一向背觉合尘,轮回六道。现今想使众生背尘合觉,趣证涅盘。
非戒则无所束缚,必至随逐尘境,起惑造业。非定则识波奔涌,何能心无所住。非慧则本具之真心何由彻证,幻起之妄惑何由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