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印光法师楞严经讲解全集 > 第36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三十六(第1页)

第36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三十六(第1页)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以及华藏海众。你应当去看《普贤行愿品》,自然会知道。我在《文钞》中,多处都有说到,为什么不好好领会呢。

极乐四土,带业往生者,居同居。断见思惑者,居方便。破无明者,居实报。无明净尽者,居寂光。

关于极乐世界的四种净土:带业往生的,居住在凡圣同居土。已断见思惑的,居住在方便有余土。已经破除无明的,居住在实报庄严土。无明已经彻底断除干净的,居住在常寂光土。

又实报,约所感之果报说。寂光,约所证之理性说。本属一土,讲者冀人易晓,故以分证者属实报,满证者属寂光。实则二土中,俱有分证满证。文钞中亦详述之。

还有,实报庄严土是针对所招感的果报来说的。常寂光土是针对所证的理性来说的。二者本来属于一土。讲解的人为了使人们容易理解,所以将分证者归属于实报庄严土,满证者归属于常寂光土。其实这二土中都既有分证又有满证。《文钞》中也详细地讲述了这件事。

同居虽具三土,而未断惑者,止受用同居之境耳。虽属带业往生之人,不可以凡夫定名之。以皆得三种不退故。此乃以常途教理,与极乐往生所证者,相比较,细阅自知。

同居净土,虽然有三种。而没有断除惑业的人,只能受用凡圣同居的境界罢了。即使属于带业往生的人,也不能用凡夫来称呼,因为他们都证得念、行、位三种不退。这是把常途教理,和往生极乐者所证的境界果位,来互相比较。你仔细阅读,自然会知道了。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

事持,指的是相信有西方极乐和阿弥陀佛,而没达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境界,只是决志发愿求往生,如同子女忆念慈母,没有一刻忘记。这是没有通达理性,只能在"事"上来修持。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则此理方能彰显,故名为造。心具即理体,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称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否则便堕执理废事之狂妄知见矣。

理持,指的是相信西方极乐和阿弥陀佛,是我心本来具备,是我心所能造作。”心具,就是自心本性,原本就具备这个理;心造,就是依据自心本具的理而修持,那么这个理,才能够彰显出来,所以名为“造”。心具即理体,心造即事修。心具就是“是心是佛”,心造就是“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就是称性起修;是心是佛,就是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悟到理性之后,仍然不废弃事修,才是真修行。否则便堕落于“执理废事”的狂妄知见中了。

故下曰,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此种解法,千古未有。实为机理双契,理事圆融。非法身大士,孰克臻此。

所以下面说:“即以自心所具所造的六字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这种阐解的方法,千古未曾有啊!实在是下契众机,上契佛理,理事圆融。如果不是法身大士,谁能做出这样的阐述?

以事持纵未悟理,岂能出于理外。不过行人自心未能圆悟。既悟焉,则即事是理。岂所悟之理,不在事中乎。理不离事,事不离理,事理无二。如人身心,二俱同时运用。断未有心与身,彼此分张者。达人则欲不融合而不可得。狂妄知见,执理废事,则便不融合矣。

因为,即使还没能悟明理性,然而事的修持,又怎能超出理性之外呢。只不过修行之人,自心没能圆悟。一旦圆悟了,那么事修就是理性。怎么会所悟的理性,不在事修当中的呢?理性不离事修,事修不离理性,事理无二。如同人的身心,二者总是要同时运作。绝对没有心与身彼此分开的。通达的人想要不融合事与理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狂妄知见,执理废事,那就不能融合了。

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犹如全水成波,全波即水,水是静相,波是动相。动静虽异,湿性原同。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犹如虚空了无诸相,而云屯则暗,日照则明。尘由风起则昏浊,尘因雨洒则澄清。虚空是不变,不妨随种种缘,成明暗清浊。虽则明暗清浊不同,而虚空本体了无改变。

全真成妄,全妄即真。如同水面全部成了波浪,而波浪全部是由水所成,水是静相,波是动相。动静虽然有差异,水湿的本性原是相同。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犹如虚空,了无诸相,而云层聚集,虚空就变暗,太阳照耀,虚空则变明。尘土由风吹起,虚空则昏浊,尘土被雨淋洒,虚空则澄清。虚空是不变的,也不妨碍随顺种种的因缘,形成明、暗、清、浊的相。虽然有明、暗、清、浊的不同,而虚空的本体,却一点没改变。

了此,则可随悟净之缘,以造即心本具之佛界。弃迷染之缘,以灭即心幻现之六界,与三界也(此约十法界说,故以六道为六界,三乘为三界也,勿错会)。

明了这个道理,就可以随着觉悟清净的因缘,来造作即心本具的佛界。舍弃迷惑污染的因缘,来除灭即心幻现的六凡界,与声闻、缘觉,菩萨三圣界(这是约十法界说的,所以以六道为六界,三乘为三界,不要理解错了)。

此心周遍常恒,如虚空然。吾人由迷染故,起诸执着。譬如虚空,以物障之,则便不周遍,不常恒矣。然不周遍,不常恒者,乃执着妄现。岂虚空果随彼所障之物遂不周遍,不常恒乎。是以凡夫之心,与如来所证之不生不灭之心,了无有异。其异者,乃凡夫迷染所致耳。非心体原有改变也。

心体周遍法界,恒常不变,就好像虚空一样。我们由于迷惑染污的缘故,生起诸多的执着。譬如虚空,以物来隔障,(看上去)就不周遍,不常恒了。然而,这个不周遍不常恒的,是我们因为执着而产生的幻相。难道虚空真的会因为障蔽之物,就从此变得不周遍,不常恒了吗?所以凡夫的心体,与如来所证不生不灭的心体,是没有一点差异的。之所以(显得)有差异,是因为凡夫迷惑污染了心体,并不是心体本身有什么改变。

弥陀净土,总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则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当常念。既能常念,则感应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事理圆融,生佛不二矣。故曰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

弥陀净土,总在我们一念心性之中。那么阿弥陀佛,就是我心本具。既然是我心本具,就应当常念。既然能够常念,就能感应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事理圆融,生佛不二。所以说: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我心具之佛,怎么会不应我具佛之心呢?

下所说由不了真无自相,随迷染而当体成妄。妄无自性,当迷染而其体原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终日不变,终日随缘两语。乃互相发明,互为赞助。由汝心无正智,遂疑矛盾。

下面所说的,是由于不明了"真心本没有相,随着迷染而当体成了妄相;妄心原本没有自性,虽然处在迷染之中,而本体还是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终日不变,终日随缘”两句话。是互相阐发显明,互为赞助。由于你的心中没有正智,于是怀疑有矛盾。

念佛毕,起我人,则是自生障碍。凡行菩萨道者,须发四宏誓愿,能以四宏要心,纵有我人之境,心地内究不起我人之执着也。起我人者,皆由心住于相。不知菩萨心无所住,而行六度万行上求下化之微旨也。

念佛完毕,又生起人我分别相,这是自己障碍自己。凡是行菩萨道的人,必须发四宏誓愿,能够以四宏愿来约束内心,那么纵然有人我的境相,心中始终不起人我的执着。生起我相人相,都是由于心住着于相,而不知道菩萨心无所住,而行六度万行,上求下化的微妙意旨。

如上所说,能自领会固好。如仍不领会,但息心念佛,到业消智朗时,自可了了悉知,不必专以问人为事也。

如上所说,能够自己领会当然好。如果仍不能领会,只要专心念佛,到业消智朗的时候,自然可以全部清楚了,不必只顾着询问他人。复马契西居士书十

令爱法名,宜作福贞。贞者,正也,女德之本。若能一心念佛,俾烦恼惑业,消灭净尽。功德智慧,彻底全彰。亦如女德之贞而无所外染,正而卓然自立也。

你女儿的法名应当叫福贞。贞,就是正的意思,这是女子品德的根本。如果能够一心念佛,使得烦恼惑业,消灭净尽。功德智慧,彻底全体彰显。就如同女子的品德,贞洁而没有外在的污染,正直而卓然自立。

故易曰,贞者,事之干也。干为树之正身。故修行人得其菩提正身,则道业自可成就,福慧自可满足。

所以《易经》说:“贞者,事之干也。”树干是树的正身。修行人得到了菩提正身,那么道业自然可以成就,福慧自然可以圆满。

虽小人未能即如是。然须以如是望之,以如是呼之。期彼顾名思义,而终得如是,则后之为人贤妻,为人贤母,助成夫德,胎教子女,荣孰大焉。令内既皈依,须当勤为修持,勿令有名无实,则幸甚。

虽然小孩子不能够立刻做到这一点。然而必须用这样的目标来期望她,用这样的言辞来称呼她。期望她听到名字就想到义理,从而最终达到名字中所说的境界。那么以后做人贤妻,为人贤母,辅助成就丈夫的德业,谨言慎行,胎教子女,是何等荣耀啊。你的妻子既然皈依,应当精勤修持,不要有名无实,那就非常欣慰了。

经目略为一阅,不宜看者勾之。即宜看者,亦祈少看。但以念佛治习消业为事。业消看书,一览知妙。此由约而得之妙法也。今人根性陋劣,一博则泛漫无依,心绪纷张,难以相应矣。

(你信中所列)经书的目录大略看了。不适合你读的,用笔勾出了。即使是适合看的,也希望你少看。只管念佛,来对治习气,消除业障。业障消除了,再看经书,一看就知道其中的妙旨。这是由约而得的妙法。现今人的根性陋劣,一旦博览就会广泛散漫无所依凭,心思纷乱,很难与经义相应了。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