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印光法师楞严经讲解全集 > 第21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一(第2页)

第21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一(第2页)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半日学解,半日学行。必期于彻头彻尾,了无疑惑而后已。

你对于净土的修学方法,尚且未能明了。应当只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务。半天学习义解,半天学习行持。必定要从头到尾,彻彻底底,没有一丝疑惑才可停止。

楞严正脉,且作缓图。纵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亦不能即了生死。见性是悟,非是证。证则可了生死。

《楞严正脉疏》,暂且放缓研究。纵然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不能即刻了生死。见性是悟,不是实证。实证才可以了脱生死轮回。

若唯悟未证,纵悟处高深,奈见思二惑不能顿断,则三界轮回,决定莫由出离矣。若不通楞严,倘净土法门,能仰信佛言,决定无疑。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则决定往生,为极乐世界中人。

如果只是开悟而没有实证,纵然悟到高深的境界,奈何见思二惑不是能顿时立断的,那么三界轮回,决定不能出离啊!如果不通达《楞严经》,倘若对于净土法门,能够仰信佛言,决定无疑。真心切愿,来修实行。那么决定往生,成为极乐世界中的人。

况兼现世国界危岌。尚欲以危险时际,有限精神。作不急之法务,企得大通家之名闻,以充体面。致自己专修一事,竟成颟顸乎哉。倘净土法门,悉皆谛信深知。不妨再研楞严,及各经论。汝昔求光开示,光以文钞相寄,尚不一一全阅。

更何况现在国家岌岌可危。尚且想要在这个危险的时候,以自己有限的精神。作不急的佛法事务,企望得到大通家的名声,来扩充体面。导致自己专修的这件事,竟然成胡涂马虎呢?倘若净土法门,都已经谛信深知。不妨再研究《楞严经》,以及各种经论。你过去求我开示,我将《文钞》寄给你,你尚且不能一一全部阅读。

光固知汝不知缓急,泛泛然学时人研究佛经,只期作一通家而已。光文钞文字虽劣,颇能示人修持门径。

我固然知道你不知缓急,泛泛然学习时下之人研究佛经,只期望作一个大通家而已。我文钞的文字虽然拙劣,颇能开示人修持的门径。

昔大智律师,深通台教,严净毗尼。行愿精纯,志力广大。唯于净土,不生信向。后因大病,方知前非。嗣后二十余年,手不释卷,专研净土。方知此法,利益超胜。遂敢于一切人前,称性发挥,了无怖畏。虽则三岁孩子,亦会念佛。

过去大智律师,深通天台教法,严净毗尼律藏。行持愿心精纯,志向愿力广大。唯独对于净土法门,没有信心向往。后来因为大病,方才知道从前的错误。这之后的二十多年,手不释卷,专门研究净土。方知这个法门,利益超胜。于是敢在一切人的面前,称性发挥,一点没有怖畏。从而使得即使三岁的小孩也懂得念佛。

汝此法门径,尚未认清。又非讲期见逼,如讲家之拟撑门庭,何须先研楞严,不以归家识路为急务乎。

你对于这个净土之法的门径,尚且没有认清。又不是讲经的日期逼近,如同讲经之家,准备要支撑门庭,何必要先研究《楞严经》,不以归家认路为急务呢?

至于光之所说,不过搪塞差事,不致负彼来意。岂真能显示楞严之要义乎。如来欲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故令二十五圣,各陈宿因。末世众生,无论上中下根,皆当以势至念佛法门,自利利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

至于我所说的,不过是搪塞差事,不致于有负她的来意。哪里真的能够显示《楞严经》的要义呢?如来想要使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所以让二十五位圣者,各自陈述过去证得圆通的宿因。末世的众生,无论上中下根,都应当以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自利利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

此居士所当致力者。至于征心辨见,破阴超浊。且待念到心佛不二,心佛两忘,亲证念佛三昧后,再商量。则可如世尊拈华,迦叶微笑矣。否则入海算沙,脑晕心迷。说食数宝,饥寒莫济。知好歹者,决不以吾言为河汉也。

这是居士你所应当致力的地方。至于七处征心,十番辨见,破除五阴,超出五浊。暂且等到你念佛念到心佛不二,心佛两忘,亲证念佛三昧之后,再商量。那么就可以如世尊拈华,迦叶微笑般契会了。否则,就是入于大海,计算沙数,脑子发晕,内心迷惑。口说食物,不能充饥,心中数宝,不济贫寒。知好歹的人,决对不以我的话,认为是渺远空话。复戚智周居士书三

光意欲令阁下,安居己家,即俗修真。上可感发上人,发生净信。下可率其妻子,同沾佛恩。如必欲寄居他寺亦可。

我想要阁下你,安居在自己家里,在世俗中基于俗谛来修真谛。上可以感动启发父母,发起净信。下可以率领妻子,同沾佛恩。如果一定想要寄居在他人寺里也可以。

至于听经,不须往灵隐去,以慧明法师,脱略文义,专以援引宗门公案为事。大达之人,或得其益。初机之士,将茫无所从。稍聪明点,或致宗教混滥。其过诚非浅鲜。

至于听经,不须要到灵隐寺去,因为慧明法师,脱去省略文字义理,专门以援引禅宗里面的公案为事务。大通达的人,或许能得到利益。但初学之人,将茫然无所适从。稍微聪明一点的人,或将导致宗门教下相混滥。这个过失实在不浅。

普贤十愿,文殊一行,若能精修,一切经论即不贯通,亦可顿脱烦笼,高预海会。若于此仗佛力一法,信不真,靠不定。即深通宗教,亦只是口头三昧。欲以此口头三昧了生死,真同欲以画饼充饥。必致途穷深悔,而毫无裨益也。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如果能够精修,一切经论即使不贯通,也可以顿脱三界烦笼,高预莲池海会。如果对于这个仗佛力往生的净土一法,信心不真,靠倒不定。即使是深通宗门教下,也只是口头三昧。想要以此口头三昧来了生死,真是如同想要以画饼来充饥。必然导致路途穷尽深深后悔,而毫无益处啊!

现今世道,不知将来作何相状。尚欲以将尽之光阴,作不急之务哉。光虽有修山志之愿,若非大士冥加,俾目力明了,断不能从事。倘目力有余,何地不堪纂集。而必欲往杭,借居他所耶。祈专心念佛,即是真法门眷属。切勿来山,以致彼此为难。

现今的世道,不知道将来是个什么样子。还想要以有限的光阴,来作不紧急的事务吗?我虽然有修《普陀山志》的愿望,如果不是菩萨冥冥加被,使我的视力明了,断然不能做成这件事。倘若视力好,什么地方不能纂集。而必定要前往杭州,借居在他人之处呢?祈望你专心念佛,就是真正的法门眷属。千万不要来普陀山,以致于彼此为难。

至于必欲出家,当另礼高明知识,断勿以光为隔碍,不便另拜余师,致失巨益也。宁波观宗谛法师病未好,亦不须往彼听经。

至于你一定想要出家,应当另外礼拜高明的善知识,断然不要以我为隔碍,而不方便到别处去拜其他师父,导致失去巨大的利益。宁波观宗寺谛闲法师的病还没好,也不须要到他那里去听经。

古人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寸。真心为己者,其绎(yi)思之。

古人云:少许真实胜过许多虚假,大的取巧不如笨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真心为自己的人,要好好的想想。复范古农居士书一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真信切愿,方有笃行。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

净土这一法门,是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惟有具足真信切愿,才会有实行。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会宽缓,这是凡夫的通病。

然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然,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然而当今之时,世道的局势,就好比睡在薪柴之上。下面已经燃起烈火,但还没有烧到身体。转瞬就要烧到全身,完全没有逃避的地方。如果还在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可见他的知见是多么的肤浅啊。

佛法诸宗修持,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不独净宗修观为然。宗家以一无义味话头,置之心中,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常为参叩。待至身心世界,悉皆不知,方能大彻大悟。非行起解绝乎。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非行起解绝乎。

佛法各宗的修持,必到行起解绝(用力实行到极处,彻底断绝凡情知解与知见分别),才有实益。不单净宗和修观是这样,宗家用一句无意义的话头,置于心中,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常常参叩。等到身心世界浑然不知,才能大彻大悟。这不就是行起解绝吗?六祖慧能大师说,但看金刚经,就能明心见性,这不就是行起解绝吗?

愚谓起之一字,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故致能所双忘,一心彻露。行若未极,虽能观念,则有能有所。全是凡情用事,全是知见分别,全是知解,何能得其真实利益。

我(印祖)认为,起这一字,意思应该做“极”讲。只有一个人用力到极致,所以才导致能所双忘,一心彻底显露。行持如果未到极处,虽然也能够观念,则还是有能有所。全都是凡情用事,全都是知见分别,全都是知解,如何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