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戴上无菌手套,动作一丝不苟。恒温箱里的小白鼠正蜷缩在垫料中,粉红色的鼻子微微抽动,浑然不知即将成为这场医学探索的首批 “参与者”。 他从培养皿中取出微量移液器,小心翼翼地吸取 0.1 毫升淡黄色的酶溶液。针尖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距离第一只雄性小白鼠的腹腔只有两厘米。这只编号为 A-01 的小鼠突然睁开眼睛,黑豆般的瞳孔里映出凌霄专注的脸。当液体被缓缓推入体内时,它只是轻轻抖了抖胡须,便重新蜷起身子。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是关键期。” 凌霄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时间,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动物房里格外清晰。他设置好每隔六小时自动拍摄的红外摄像机,镜头正对着十个分隔开的饲养笼。这些小鼠都经过基因编辑,携带着导致 ALS 发病的 Sod1 基因突变,按照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