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产量有了上升,并且外输,成了工业的血液。
油田和当地政府组织了舞狮,高跷队表演。上午10时,整个阳关县城早已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职工和农民围了个水泄不通,“铿锵,咣铛,嚓嚓“高吭有力的锣鼓喧天,各色旗帜林立,几个大汉抬着刘泸将军的坐像从西关起驾,在一队队武士、乐队的簇拥下,通过主街道,所到之处,大家齐声叫好,纷纷为“将军”披红挂彩。跟在“刘将军”后面的是场面壮观的30多家社火表演队,有钻井、采油、油建、运输处等单位彩排的节目,也有阳关县各公社的草台班子,石油单位有彩车,拉着伟人的巨幅画像,油田成果模型,还有王进喜手扶钻井刹把的雕塑,地方上有秧歌、高芯子、旱船等。其中,高芯子高悬半空,内容有《白蛇传》《盗扇》《吴道子点睛》等,造型寓意奇特,身穿古装的男女临风舞动衣裙,飘飘欲仙。最有意思的是猪八戒背媳妇,着一身宽松的黑袍,晃着两个大耳朵,背着个後俏的媳妇,摇头晃脑,憨态可掬,惹的众人发笑。老头老太太最爱看的是“害婆娘“和“春官“,一个是着装怪异、滑稽幽默、各自为政的“害婆娘”;一个是头戴礼帽、手握折扇或羽毛扇的“春官”。“害婆娘”多为男扮女装,身穿大红大绿花衣,头裹毛巾,面敷一层厚厚的白粉,嘴角或腮边点着一颗显眼的黑痣,耳朵上挂着两个大红辣辣。“她”一手挎竹篮,一手拿小巧的笤帚,穿行在人群里,随着鼓点不停扭动,害婆娘”踩着鼓点,或扭胯摆股,或挤眉弄眼,不时在围观的人堆里扫出阵阵笑声,嘴里说着:“这位大嫂真好看,怀里抱个乖蛋蛋。是儿子会中状元,是女子要戴凤冠。“不论男女老幼,逢人就扫,被扫的人这时会欣然往其所提的篮子里放入一两角毛票。据说,让“害婆娘”扫身,可以驱逐“晦气”与“邪气”,所以,人们多以愉快的心情接受其“洗礼”。和一路奔走的“害婆娘”相比,“春官”的待遇要好些,他端坐在最前面的一辆彩车上,胸前吊着几串玉米每到沿街一个接待站或遇到店家鸣炮相迎,便要举扇说诗,其吟咏的题材广泛,一事一物皆有褒扬和讽喻,“春官”,表现出一年少有的自信和神气,他手握一把羽毛扇,扇举而鼓声落,扇落而鼓声起,见啥说啥,语言诙谐,引人发笑。
到了油田指挥部大院,重头戏开始,耍龙舞狮,狮子,把脑袋上装饰的铜铃舞出一片脆响,跑旱船,腰鼓敲出雨点般的节奏,或绸扇舞出多彩的波浪。这些各乡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社火队虽条件差些,但热情却十分高涨,逗笑,将气氛搞的很热闹。
这年冬初,赵红霞生二胎,又是个儿子。产后身体很虚,老谢从山里打来二只野兔子,马大姐从家里拿来当归、黄芪等,做了一锅红烧兔子。做汤的时候,王文汉站在一旁观看。马大姐就交代王文汉,要放多少多少当归、黄芪和配料,要烧多长时间,让她每天吃一碗等等。王文汉不住地点头:“记下了,记下了。”后来,王文汉自己去打兔子,有时也会去买几只鸡,按照马大姐教的办法,学着炖汤烧兔给她补养。红霞对王文汉说:“你炖的汤好喝。“王文汉嘿嘿一笑说:“我是用心去做的,伺候你。“赵红霞幸福的笑了。
荒原上的麦子已经泛黄了,估计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开镰。
赵光头老家,土砌的围墙里有正房三间,东厢房二间,西边搭着牛圈和羊圈鸡棚。连着下了二天雨,牛圈顶棚塌陷漏水进风,顶上点缀着野草和星星似的小花,墙基苔藓斑驳,木壁晦暗发黑,野草须须蔓蔓,木栏杆散落了,窗檩条脱落了,要尽快维修,尤其是房顶要搭木头覆盖苇草和泥土。赵光头的媳妇翠英看着发愁,一个女人家干不了这些活计。
她从鸡叫头遍起来,剁猪草喂牛饲养养鸡做饭,忙到现上还没歇口气,她身上穿着朴素,完全没了以前的青春靓丽,以前那迷人的马尾辫如今也都盘成了一团,俨然一副农家妇人的模样。
她问婆婆:“对了,咱爸呢?”忙到现在为止还没见着公公,想和公公一起修牛棚。
“你爸一大早就扛着锄头出去了,地里有些活还得忙活呢。要是等到白天太阳出来了,又得热死一片人啊!”
“是啊,快收麦了,老天也跟着赶热闹,日头毒的热死个人!”翠英也跟着说道。
“你一说天热我想起来了,娃娃要喝水不是说没水了吗?我这就挑水去!”说着就拿起担子往门外走去。
翠英一把拦住说:“妈,你年龄大了,身子骨折腾不起,我去吧。“正要接过扁担水桶。“呜啊,呜啊!”屋里传来孩子的哭叫,
“呀,是孩子醒了,今早咋醒得这么早呢?”婆婆说着就看着翠英笑了一下,“翠英,快去照看孩子,我挑水去了!”婆婆看着这难场的摊子,不禁叹口气,“要是光头在家,那就好了!”
正嘟囔着,老伴赵柄彦下地回来了,他的背略微有些驼,拿着旱烟袋问儿媳妇:“你屋里的什么时候回来?光头来信咋说的?“
翠英抱着孩子出了屋回答公公:“他爸回信说是昨天才搬到新测线,忙都忙不过来。“
赵柄彦不高兴地大声嚷嚷:“那就是不回来了!一家人喝西北风去”他的声音一下提了起来。
翠英宽慰道:“爸,离收麦还有一段时间,我再催催。“
“布谷鸟玄黄玄割地叫几天了,那还不快得很,老是说忙不过来,这满村子的人都没有他忙,分明是不想回来嘛。“老人一边说一边佝偻着身子咳嗽。老伴接过来说:“你少抽点烟,别把肺咳出来了,他说平常不回就算了,现在地都是咱自己的了,又赶上收麦,他还不回来,就不怕别人笑话?“
赵柄彦又咳嗽几声,抢白道:“他怕个啥,这么多年,老婆、孩子都能舍下,一个人吃饱不饿了,那还管我这老不死的。“
翠英安慰着说:“爸,你不要气坏了身子,他也是有特殊情况,油田上纪律严得狠。他又是班长!还要抓工作哩!“
翠英:“赵柄彦惆怅地望着院外的麦地,皱着细长的眼睛,吐口疲,呸地一声:“班长才是屁大个官,人家韦支书比他大多了,管着好几百号人,人家也没有他忙。啥特殊情况?这二年都不回来收麦子。“
翠英想公公糊涂了,这么多年,吃的喝的看病等花销,不全靠娃他爹那点工资吗,辩解着说:“没有他的工作,我们喝西北风去!“
“你就知道护着他,人是铁饭是钢,挣那两钱,没有粮食,吃甚!“赵柄彦世代农民,一辈子的乡土观念,守望着那片土地,尤其是包产到户,地分到自己家里,看的比命还重要,不允许任何人说地的不是。他愤愤地教训着儿媳妇。
“老头子,他就少说两句吧!不挣钱,你治病的钱那来?你抽烟从那里偷去?“老伴不高兴地接着话,回头看向儿媳的眼神中充满了疼爱。
赵柄彦把旱烟嘴朝鞋底下面猛地磕了磕,扭头走了出去。谁知刚迈出门坎,就一脚踏上了放在门口的脸盆,里面放着孙子捉得小青蛙。他自己弄得也满身是水,小青蛙满地乱跳,赵柄彦气得一脚把脸盆踢飞了,吓得两个孩子一下愣在了那里,不知所措。翠英赶忙起身向外边走去,看到已经离去的赵柄彦的背影。两个孩子起身跑过来围着翠英。妈妈,爷爷咋了?翠英安慰着:没事!
第二天,赵柄彦请来强木匠修牛棚,人手不够,翠英把妹子翠花叫来帮忙。强木匠知道翠花还没有嫁人,自己也是光棍汉,有意搭讪,攀谈起来:“哎!你说你姐夫是钻井组组长,他就那么忙吗?会不会另外有人了,要不为什么常年不回来呢?“
翠花嘴吊得高高的,不满地说:“你这人怎么瞎猜啊!我姐夫他不是那种人。他们石油工人特别忙。你知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指的什么吗?工业学大庆就是学习石油单位。我姐夫就是石油工人。“说完对着强木匠不屑地哼了一声。
“工业学大庆,学的是王铁人,你姐夫又不是铁人,看把嘴撅着,能吊个水桶。“强木匠故意逗翠花玩。
翠花明显不高兴了,鼻子一哼,进了屋子拿出一份珍藏的《火炬战报》,第一版大大的黑体字火炬铁人王文汉,还有“火炬女铁人周玲玲”的宣传事迹,高兴地抖着给他看。
强木匠要接过来看,翠花不给说:“看你的手脏兮兮沾着泥水,别弄脏了报纸。“用手护着不给,拿着让强木匠瞅瞅。
强木匠好奇地说:“我只不过随便问问,看把你急的,你姐夫真上了报纸,那可是我们乡上头一遭,稀罕的很呢!“
“可不是吗!我姐夫与这个王铁人和周铁人是一个队的,这上面一大篇文章,有一段讲我姐夫的光荣事迹。说队上钻机坏了,我姐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连夜拎着三十多公斤的材料,来个急行军,翻山越岭,走了五个小时,凌晨将材料送到工地现场,保证了生产。被领导表扬说:这就是大庆精神,雷厉风行,事不过夜。“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