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到今日,他才明白原来自己这二哥是个大大的好人,只盼他能旗开得胜,诛杀国贼,事成之后他愿封二哥做辅政王,与他共理国事。只是这是后话了,但愿真有那么一天。
狄申出宫之后,便即下令调动大军,还没等到军队入城,忽然收到消息,顿时心中一惊,只觉今天的一切全都乱了套,这会儿更是乱上加乱——他留在城外的人马,一队前锋还未进城,竟然先与刚从西线战场赶回的贺鲁齐的人马斗成了一团。
这是又出了什么事?
第148章同父同母不同天(四)
刘绍再醒来时,身子上下晃动,眼前是一团长鬃,背后靠着一人,从腋下一左一右伸出两手,扯着马缰,把自己固定在中间,他迷迷糊糊地想到,自己是在马上。
随即,他霍然清醒,身子向前一倾,同马上的另一人分开,两手拿到身前来,见自己没被绑住,猛一拧身瞧向后面,惊问:“铁生!你这是把我带去哪?”
他问过这一句后,不住打量四周,见天色昏暗,月悬中天,恐怕已至半夜;四周漆黑一片,看不出这是在哪;旁边马蹄声甚急,前前后后约有十余骑,远处静悄悄的,看来后面暂时没有追兵。
李铁生见他醒来,高兴道:“大人,您醒了!现在正往鄠县去,我们有人在那接应。”
刘绍高声道:“勒马停下!”
十余骑闻言一齐停住,月光下十几双眼睛一齐看向他。
刘绍在这些张面孔上一一瞧过去,默然一阵,随后轻轻叹了口气。
这十几人是吴宗义派来的亲兵,早在数月之前刘绍就曾和他们打过照面。
现在和他共乘一骑的是吴宗义的亲兵头目,名唤李铁生,从几岁时就跟在吴宗义身边,听说至今已经十来年了,至于其他人,刘绍也全都能叫出名字。
刘绍翻身欲下马,李铁生下意识地拦了拦,被他挡开,忙放开了手。
刘绍跳下马,站在马头旁边,仰头问:“不是给你们传出消息,不必再顾及我,让你们回去向吴将军复命了么?”
其他人见他下马,也不敢再坐在马上,纷纷跳下地。李铁生抱拳道:“吴将军命我等无论如何,务必救出总督大人。督师虽然有命,可您身困于夏人之手,我等岂能弃之不顾?”
刘绍抿一抿嘴,瞧向旁边。在场只有一人并未下马,这人他也识得,就是当初化妆成乞丐,最后却没有对他动手的那个刺客。
刘绍看着他问:“不知壮士为何也在此处?”
那人在马上答道:“李将军这些日都在摄政王府外面徘徊,在下就留了心,私下与他结交,才知他是如此义士,倾慕不已。”说着拱一拱手,“在下没有别的本事,只有一身的力气,听闻他要搭救阁下出城,便自请助他一臂之力。”
他对吴宗义的亲兵李铁生见礼,言语间对他推崇备至,可瞧向刘绍这昔日的宣大总督时,却甚是倨傲,不但不肯对他行礼,说话时嘴角还带着些讽刺的微笑,“原先在下早有言在先,阁下久居夏人屋檐下面,当断不断,定要受辱,今日如何?”
刘绍知道他是在说自己被当街押入摄政王府之事,心中思量片刻,不知该如何回复。
今天晌午时王府里忽然着火,闹出了些乱子,刘绍料想是狄申的人捣鬼,一面下令各处守卫各安其位,一面叫人救火,一面挎上腰刀、取来弓箭,以应对不测。
狄申以为狄迈不在,他府中定然警备空虚,可以趁机搜出他调动大军的兵符,将他一军,这如意算盘却打错了。
狄迈外出之后,今日王府中的警备反比平日更加严密,狄申想趁机讨什么便宜,恐怕是痴心妄想。
刘绍自觉猜出他心思,在心里笑笑,知道点火只是第一步,一定还有后招,于是安坐不动。
果然没过多久,王府各门就受到冲击,看样子来人足有数百,从军服上看不出是哪一支军队,但不用想也知道是狄申派来的私兵。
刘绍早有准备,府中卫士各个备足了弓箭,闻令而动,尽量留下活口,以便日后供认狄申,让他罪加一等。
过不多时,斗兵渐稀,胜局已定,刘绍正在检查俘虏,准备带人进去审讯,却忽然瞧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他当时没有马上想起那人是谁,见他向自己飞扑而来,下意识便向后撤步,手已按在腰刀上,但随后就听见一句“总督大人”,心中一颤,错眼看向旁边,在俘虏当中瞧见李铁生,心神一乱,刀就未及拔出,下一刻脖颈后面一痛,再睁眼时已是现在。
此时他想起来,先前在王府中瞧见的那个熟人,不就是当日那个刺客么?
刺客见刘绍不答这话,又道:“阁下既然醒了,在下有个疑问,若是不问清楚,恐怕不能继续赶路。”
“嗯,我知道。”刘绍淡淡道:“你见我在摄政王府调兵遣将,怀疑我已经投降了夏人,怕我不愿同你们走,打斗起来会扯你后腿,所以才先一步把我打昏,是么?”
“不错!”那人坦然应下,“先前在下欲护送阁下出城,阁下却拒绝了,自称承夏人恩情,不肯向外传递夏人动向。狄迈不是心慈手软之人,他肯留阁下性命,本就是咄咄怪事;后来又派人把阁下押去摄政王府,更加让人想不通;如今,阁下竟能任意调动摄政王府中的兵马,俨然主事之人,这却又是第三件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