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葬明笔趣阁 > 第479部分(第1页)

第479部分(第1页)

带,并且亲自提刀堵在城门内的道路上,率部和前来堵截他们的官军死战。

冯西通开始入城率兵不多,官军还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而且这些跑来反扑的官军和楚王府新军,皆为决心抵抗到底之人,在明知城门夺不回来,武昌府城便只有破城一条路的时候,在徐学颜和宋一鹤等官吏们的率领下,反扑的十分激烈,不少人爬上房顶朝着刑天军放箭,更有些人前赴后继的朝着城门冲击。

而先期入城的冯西通所部不到五百人,则死守城门一带,用鸟铳不停的还击,阻止官军的反扑,长枪手林立于街道之上,刀牌手则侍立于前,承受着一拨又一波的官军的反扑,火铳手则攀上屋顶抑或是登上城墙,阻止官军从城墙两端反扑。

两军厮杀的是异常的激烈,冯西通这个小将连续率部打退了官军数次反扑之后,身边近卫全部阵亡,而他自己也身负重创数处,浑身浴血但是还是率兵死战不退,使得后续的刑天军人马得以安然进入城中,巩固住了城门一带,开始对城内官军进行反扑。

当冯西通看到大批己方的兵将已经入城,城门已经没有危险的时候,才一头撞倒在地,不等手下将他抬下去交给医官救治,便合上了双眼,一句话都没有留下便在部下的怀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只把手下们哭的是肝胆俱裂,就连刘耀本得知之后,都大哭了一场,发誓要替冯西通报仇。

随着大批刑天军攻入城中之后,官军才无力再继续进行反扑了,而且军心当即大乱,趁着徐学颜和崔文荣率领主力杀往城东的时候,城南这边由楚王府兵镇守的文昌门突然间也有一批兵将叛乱,打开了文昌门,将城外刑天军迎入到了城中,这一下刑天军两路夹击,迅速的开始朝着城内杀去,城内的官军至此彻底崩溃。

宋一鹤身为巡抚,却提剑冲杀在前,做着最后的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最终被冲过来的刑天军兵将当场阵斩。

王府长史徐学颜几乎同时也在城中被杀,那个副将崔文荣则率领仅剩下还有点斗志的少量兵卒,在城中继续和刑天军巷战,在中午过后,也被刑天军斩杀,至此城中再无人率兵抵抗,大批楚王府兵和官军都纷纷放下了武器,宣告投降。

至此武昌城彻底被刑天军攻占,连带城中楚王一降,数百名湖广官员和官吏皇亲国戚等被刑天军抓获,同时被刑天军抓获的还有超过百余户从湖广各地逃入武昌城的豪绅家族,这些豪绅几乎是无一例外的安排族人加入楚王府兵,试图对刑天军进行顽抗,结果刑天军入城之后,毫不客气的便将他们给来了一场大清洗,全部该抄没的抄没,该抓起来的抓起来,都押到了一个大院之中。

当武昌一战落下帷幕的时候,基本上湖广也就算是都被刑天军控制在了手中,此时从湖广南部也传来消息,李信率部几乎同时攻下了衡州,所以下一步横扫整个湖广,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这一战留守武昌的湖广官吏系统,只有少量人提前逃出了武昌城,其余的可以说是被刑天军连锅端,整个湖广的官吏系统被彻底的破坏掉了。

在战后清点损失和斩获的时候,肖天健得知了冯西通阵亡的消息,对于冯西通这个小将,肖天健并不陌生,在他的印象中冯西通是个稍微有点木讷的人,平时不苟言笑,总是板着脸,好像谁欠他钱了一般,所以军中不少人不太喜欢和他打交道,觉得他太过无趣,而且他也是刚刚被拔擢成营将的,以前战功也不怎么太多,所以平日里肖天健也很少留意他,但是没想到这一次攻打武昌,冯西通居然作出这样的壮举,想想平日对他不太关心,现如今他却为了自己的事业,流干了最后一滴血,肖天健为此颇为痛心。

但是相比刑天军的损失,因为城中有官兵叛投,使得刑天军整体上损失很小,整个攻打武昌城,伤亡不过数百人,其中阵亡还不到二百人,打这样的坚城,在这么多守军的情况下这样的伤亡代价实在是不成比例,反观这一战的收获,肖天健便有一种想偷笑的感觉。

这一次他们不但抓住了城中的楚王朱华奎全家,而且还抓获了数百官吏,彻底瓦解了湖广的管理系统,抄没的银子甚至超过了开封一战之中的数额,直追洛阳城的缴获数量,单是在楚王府之中,就起获出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和近万两黄金,其余的古玩珠玉更是不计其数,装车的话,都起码要几百辆大车才装得下,可见楚王世代在武昌一带盘剥了多少民脂民膏,可是守着这么多钱财,居然硬是要学福王,不肯拿出来用,现在倒好,白白都便宜给他刑天军了。

除此之外,武昌府城作为湖广省府,城中住了大批官绅的家,这些人也都世代囤积了大批钱财,现如今肖天健正是花钱的时候,绝不会跟他们客气,该抄的都抄了,还有那些逃到武昌避难的各地官绅,也都携带了大批细软住在武昌城之中,所以这些人家也不会客气,照例抄没便是了。

如此一来,刑天军光是在武昌府城便“搜刮”出来了三百余万两银子和两万余两黄金,单是这笔钱,就足够刑天军再招募训练十万大军了!

(今日鸣谢zzpiggy兄弟的打赏!你们的支持是我的动力所在!)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名儒

但是刑天军入城之后,对普通百姓和商贾却并不侵害,特别是对待城中普通百姓,可以说是秋毫无犯,不但如此,还发给米粮给予赈济,帮助他们渡过这段时日,同时为城中商贾发放通行证,准其继续在城中居留行商,并且准其在刑天军控制区之内通行,只要照交刑天军要求的税金就行。

大明其实商业已经相当发达,但是怪异的却是朝廷主要征收的却是农业税,依靠的也是农业税,朝廷用度也多从农民身上搜刮,但是却对商人很少征税,以至于使得大明王朝的财政到了末年的时候,支出过大,以至于快陷入到政府破产的边缘。

为此万历年开始,皇帝便想要对商贾们征税,以满足国家财政的需求,但是这件事却受到了东林党的极力反对,斥之为与民争利!

其实狗屁的与民争利!眼下大明的商贾,没有几个跟官府的官员们不勾结的,甚至于许多巨商背后本来就是当官的在参与甚至是直接经营,皇帝想要对商人征税,岂不是等于要向从这些当官的口袋里面掏钱吗?这可如何了得?于是东林党的这些所谓的国家精英和栋梁们岂会答应?即便是他们明知国家需要这么做,但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他们还是立即开始群起而攻之,什么国家利益!狗屁,都比不上他们朝腰包里面捞钱重要!最终在东林党的阻击之下,使朝廷试图对商人征税的事情最终也没能得以推行下去!

后来到了崇祯年间之后,崇祯也天天为钱发愁,又是加辽饷,又是加剿饷,又是加练饷,结果闹得天下农民无法生存,纷纷揭竿而起,就连一些小地主也没法活了,最终也加入到了造反的行列之中,崇祯何曾没有想到过朝商人征税呀!但是朝中那些精英们便是最大的阻碍,使得崇祯有心也没法推行,甚至他连海禁都不得不打开了,可是对商人的征税之事,却始终无法进行。

所以说明亡,跟东林党这帮国之栋梁的努力也是分不开关系的,这帮所谓的精英集团,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肖天健当然明白其中的原因,所以从他占领阳城开始,便在辖地之内,对商人征税,税赋定的也不算高,商人们只要想进入刑天军辖地经商,就要交税,不管你是谁,哪怕是肖天健的老丈人,跟刑天军做生意,这商税都少不了!为此他老丈人范耀山还对此事多有腹诽,可是范雨彤却大加赞赏,最终说服了范耀山,支持肖天健这么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