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削弱节度使、州郡长官、军队将领、宰相的权利,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
二是地方除必要的经费外,其余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三是加强京城的武装力量,实行“内外相维”,“强干弱枝”,兵将分离。
赵匡胤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深刻影响着明清两代政治体制,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先河。
可以说赵匡胤对宋代历史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并且宋朝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上有重要地位,它前承汉唐之制而有进一步的发展,开启明清乃至近代社会历史变化的端倪,显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转折的新特点。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中心向南方转移。
尽管宋代始终处在激烈的民族矛盾中,但北宋初期,励精图治,政权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南宋政权也有一段稳定期,经济也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特别是宋朝的酿酒工业,是在唐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一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得汴京和临安等大都市空前的繁荣起来,人们对酒的消费,需求量大增。
另一方面,粮食的丰足,酿酒业技术的成熟,使酒类品种增多,酒的质量提高,酒业的生产范围扩大。
宋代的酿酒业,上至宫廷,下至村寨,酿酒作坊,星罗棋布。
分布之广,数量之众,都是空前的。
比如黄酒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酒种。
而宋朝的黄酒酿造,不但有丰富的实践,而且有系统的理论。
包括我国现代的黄酒酿造,都是继承和发展了宋朝的理论和传统。
在我国古代酿酒著作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酿酒著作是北宋末期成书的《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的作者,是北宋时期浙江吴兴人朱肱。
该书的成书年代没有准确记载。
在朱肱之后,李保曾经作《续北山酒经》。
李保在《续北山酒经》中写道:朱肱先生壮年勇退,著书酿酒,侨居西湖而老焉。
《续北山酒经》写于1117年,所以《北山酒经》当在此之前。
北山即杭州西湖旁的北山,说明此书的材料取自于当时浙江杭州一带。
由于当时朝廷对酿酒极为重视,浙江一带正是我国黄酒酿造的主要产地,酿酒作坊比比皆是。
兴旺发达的酿酒业,使《北山酒经》成为当时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
乃至于至今浙江一带也是我国黄酒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与宋朝时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北山酒经》共分三卷,上卷为“经”,总结了历代酿酒的重要理论,对全书酿酒、制曲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中卷论述制曲技术,收集了十几种酒曲的配方和制法。下卷论述酿酒技术。
《北山酒经》对我国黄酒酿造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北宋初年实行禁酒的政策,不许私人酿酒。
私自制曲5斤即应判处死刑。
以后放宽到私自制曲15斤判极刑。
随着经济的恢复,生产的发展,对酒的政策越来越放宽。
不过不论北宋还是南宋,酒税都是政府重要的财源。
为了收到足够的酒税,宋朝时对酒的生产和销售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北宋的酒政主要有三种形式:酒的专卖、曲的专卖和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