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十几个人,没有必要。”慕姗姗摇头道。
说实话,慕姗姗的管理才能比林子轩要强,这和家庭教育有关。
林子轩更多的是依靠前瞻性来做出判断,给人的感觉似乎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久而久之,下面的员工也就信服了。
这并不能算是管理才能,更多的是林子轩个人的独断专行。
林子轩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更适合在大方向上掌舵,具体的事务交给其他人处理。
目前,慕姗姗的公司规模还不大,不过随着一档档节目的制作播出,公司将会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综艺节目大爆炸的时代即将来临。
这和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陆续上星有关。
以前地方台可能不太重视综艺节目,但通过卫星向全国观众播出后,地方台为了面子,也为了争夺收视率,肯定会重金打造一档王牌综艺节目。
到时候的竞争会非常激烈,这是慕姗姗的机遇。
“你要早做准备,租一间更大的办公室,招更多的员工,这个行业发展很快,一不留神就错过去了。”林子轩提醒道。
“说的好像我能影响这个行业一样,还是一步步的来,先把《鉴宝》这档节目做起来再说吧。”慕姗姗务实道。
林子轩想想也是,就算再能干也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抓到自己手里。
那不是能干,而是不知足,要真是那样的话,生活会很累,没有必要。
这毕竟是自己的生活,不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比赛,不需要金牌的奖励,只要自己和家人过得舒服就好,其他的都不算重要。
“行,听你的。”林子轩回应道。
两人走出办公室,和员工打着招呼,下了写字楼,在停车场找到车子,一起开车回家。(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鉴宝
《鉴宝》节目的录制现场,一团忙碌。
这是京城电视台最大的演播厅,导演正在指挥人员调试机器,有人对观众交代着什么。
节目组请了三位文玩专家,两位来自国家级的博物馆,一位是大学考古专业的教授。
马未督是第四位专家,正在和其他三位聊着什么,相谈甚欢的样子。
还有一位是嘉德拍卖行派过来的人员,评估古董的价值。
国内的拍卖行兴起于1993年,也就是国家的文物政策放开的那一年,国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文物交易,于是,嘉德拍卖行在京城正式成立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嘉德每年主要进行春季和秋季的大型拍卖会,还有不定期的小拍。
在这个行当有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拍卖行也是如此,每年拍卖两次就够了。
《鉴宝》这档节目有助于收藏这个行业的发展,带动大家收藏的积极性,拍卖行自然支持,不过前来评估的专家也是收钱的。
等到这个节目火爆之后,才会有专家愿意免费过来。
现在是专家给这个节目撑台面,以后就是节目给专家提升知名度了。
这是第一期节目,说实话,虽然京城电视台做了宣传,可报名的人数并不多,老百姓不太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
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财不露白的思想深入人心。
就算自己家里真有古董,那也不能拿出去给人鉴定啊,还要现场估价,万一值个几百万,在电视上一播出,那不谁都知道了。
要是被小偷惦记上,或者被街坊邻里知道,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所以,家里有古董的人宁愿去潘家园和琉璃厂私下交易,也不愿意到电视上露脸。
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有一部分人胆子大,不怕上电视,有专家现场鉴定和估价,就不怕被人宰了,知道值多少钱,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