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长江舰队镇江基地,离江南着名古刹-金山寺不远,到了傍晚,江面上寒风凛冽,刺骨的冷风专门往人的脖颈里面钻。
基地统领官骆长贵,的的得得骑着马,在二名护卫的簇拥下,往京口镇上的宅府走去。
清政府有明律规定,武官一律不得坐轿,像骆长贵这样的带兵将校,还不得乘坐马车,只得骑马。
武官骑马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在寒冬腊月间,骑马出行着实有些受不了,尤其是刚从火盆旁离开,走在空旷的江边驿道上,身体不经意的都要颤动几下。
经过一个路口,从巷口吹过来江风,一下子钻进骆长贵的脖颈里,“玛呀,今天的风刺骨的冷,咱们快走。”
他哼了一声,把脖颈缩进皮袍毛领里,手一挥鞭,让马儿跑了起来。
一会功夫,到了宅邸,把马缰绳甩给马弁,自个将手钻入皮袍袖子里,嘶哈嘶哈地进了二进院的正堂。
堂屋里生有火盆,感觉上暖流徜徉。
“老爷您回来了,快去烤个火,等会开饭。”二夫人走过来,殷勤地给他脱去皮外袍,挂在衣帽架上。
骆长贵搓着双手往正堂里间走去,刚才骑马,双手裸露在外,冻得有些僵了。
当他的脚刚踏入里间门槛,抬头瞧见屋里端坐着一位陌生男子,正朝他微笑着站立起来。
现在是非常时期,骆长贵大吃一惊,本能地一边后退,一边嚷道:“这…人是谁?”
跟在身后的二夫人连忙用手一挡,说道:“这位先生自称是俞大人的手下,他是奉了俞大人之命,专程从崇明过来探望老爷的。”
“俞…大人?”骆长贵愣了有二秒钟,“莫非你是东海舰队司令官俞大鹏大人的手下?”
“正是,小的名叫王齐辰,是俞大人身边的执事副官,这有一封俞司令的亲笔信。”那人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上。
“哎哟,俞大人可是骆某的恩师,有几年没见面了,当年荣幸得到他的教诲,受益非浅啊!”骆长贵似乎有些激动,他双手接过信函,坐在椅子上准备打开。
信函用蜡封口,并按有印记,显得很是机密,这是军队中机密公函传递惯用的方法。
骆长贵是福建水师学堂毕业,俞大鹏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先投身大清的北洋水师,甲午海战之后回到福建,曾经有三年时光在福建水师学堂当教官,是骆长贵那届的班主任教官,师生情谊很浓。
他让丫鬟拿来一把剪刀,切开封口打开信阅读起来。
看着读着,骆长贵的表情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喜悦变成了严峻,额头上冷汗冒出。
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即同意又是一封劝导信,希望骆长贵弃暗投明,在中华革命军进攻前夕,设法让水师基地起义,主要是停在港口里的军舰和船上官兵,也能起义,如不能,最低限度是放弃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