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苏州人力资源考试报名官网 > §水苏州(第1页)

§水苏州(第1页)

世态人情水悠悠

在细雨蒙蒙的早晨、斜辉脉脉的黄昏,女孩提着一篮衣服,踩着鹅卵细石,穿过清幽的小巷,前面就是轻轻流淌的小河了,在河岸的条石上,阿姨阿婆用洗衣棒槌打着衣服,女孩学着她们。开始了自己的少年青春。啪哒啪哒啪哒,清脆的声音飘荡开来。

或者她是在水井边,放下吊桶,打起水来,也会打起一些对未来的憧憬,最怕的是吊桶绳磨断了,猝不及防的扑通一声,吊桶掉下去了,人也像掉下去一样,往家里奔的时候,慌慌张张喊,吊桶掉下去了,吊桶掉下去了。

这个女孩是我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她一定是苏州的女儿,扎着小小的羊角辫,在河边冼洗刷刷的日子里,在吊桶上上下下的来往中,渐渐地长大。

如果说河是苏州的命脉,那么遍布古城的水井,亦可以称得上是苏州的灵魂了。在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在小巷的拐角上,甚至在马路的中央,我们的祖先前辈,早就替我们开掘了许许多多的生活的源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却留下了这么多无价的文化遗产,这恐怕也是我们的先人始料不及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回想小时候的日子,总是在河边,在井台上,我们的生活总是和水连在一起的。看一看古往今来的诗人,他们赞赏苏州,几乎没有不提到水的,“杨柳闾门路,悠悠水岸斜”,“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古官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只是在他们的诗中,苏州的水,更多的是给人欣赏,是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

当我们在河边洗刷、在井里打水的时候,我们心目中的水,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充满了我们的一生、每时每刻不可或缺的,像我们的米饭和衣服。

渐渐的,我们离开河边了,也离开井边了,因为我们有了方便的自来水,水龙头里哗哗地淌出水来,是干净的,经过处理的,用不着再到杂货店去买明矾了,也因此现在的小孩子恐怕都不知道明矾为何物了。记得自来水刚开始来的时候,这个龙头是大家共用的,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孩子们提着水桶去排队,一分钱几桶或者几分钱一桶,起先大家是趋之若鹜,看个新鲜,时间长了,便不觉得好奇,于是,老大推老二,老二推老三。看管水龙头的老爹,手里有一把钥匙,他不会轻易地给你开锁,但是有时候,老爹看到有路人口渴了,他会慷慨地说,来喝口水吧。这时候老爹的口气是很骄傲的。

如今我们的家里,每一家都会有好几个水龙头,但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去数一数、算一算。因为自来水嘛,算什么呢,太平常了,太简便了,平常简便得不值一提了。而我们深知,这平常简便,却是来之不易的,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五十年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这平常简便是有背景的,这个背景,是国家的兴盛、历史的进步、人民的努力。

今天我们仍然回忆和怀念河滩水井,并且从中品味出历史与文化醇浓的韵味,而我们的回忆和怀念也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我们已经告别了落后与贫困,正在迈向现代化的明天。

与水共生

苏州是水做的苏州、水养的苏州,水酿成的苏州。

离开了水,苏州就是一座枯城,一座空城,一座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没有灵动、甚至没有灵魂的城。

在水的世界里,城是水淋淋的,街也是水淋淋的,街的一面是水,或者两条街夹着一条河,也或者,干脆将房子临水而筑,所谓的“挑石为基,建筑飞临水面”,成为真正的枕河人家。于是,街巷、民居和水一样慢慢地向前流淌,有时候,一眼望过去,甚至辨不清到底是街浮于水,还是水浮于街。

城内水网密布、河道纵横,苏州人的生活无法离开水,建造房屋也离不开水,枕河人家,就是苏州人依水靠水的一种典型;苏州园林的建造者更是将自然之水融入人工园林,让水成为园林的灵魂,这也是苏州园林能甲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街道、园林,就连苏州的城门,也都是与水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的。

水,就是这样,做成了一个美丽的苏州,水,就是这样,流活了一座城市,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

但是水也有它的另一面,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苏州城曾经经历了许多次水满成患的灾难。记得我小时候,苏州发大水,一天晚上父母带着我们看电影,进场的时候,天还好好的,等到电影散场,我们已经回不了家了,北局小公园的水已经涨到我们的腿肚子以上,父母紧紧拉扯着年幼的我们,惊恐地划着水,慢慢地往前移动。那是留在我印象中的人生第一次的艰难前行,也是温柔水乡的温柔之水,第一次让我看到了它的狰狞的面目,给我留下了恐惧而深刻的印象。地势颇高的大街广场尚且如此,地势低矮的沿河人家的麻烦就更大了。此时此刻,平时的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闲情逸致和悠然画面,完全变成另一种狼狈不堪的情形,居民们手忙脚乱地用各种用具,从家里往外舀水,可水是舀不出去的,因为外面的水比家里还高,眼看着水在屋子里越漫越高,鞋子浮起来了,痰盂浮起来了,马桶浮起来了,甚至连板凳桌子也站不稳了。等到一场大水退去,损失也就可想而知了。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质的保证,水流的力量,用水的安全等等也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大事要事。苏州人早已经脱离了在河边、井边洗衣淘米刷马桶的日子,所有的用水都从自来水的管子里流出来,于是,自来水的干净和顺畅,自来水的质量和数量,就成了联系苏州百姓最紧密的民生工程。

在水乡泽国,水与人是共存的,人与水是共处的。苏州人从来没有被动地在等待中期盼着水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清理,从古至今,苏州人一直在建设中治水,把治水和建设苏州紧紧相连。

六十年来,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十年,在应对太湖蓝藻、让苏州百姓喝上放心水的等等过程中,苏州人的努力,为苏州水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独树一帜话葑门

葑是一个汉字,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常见的汉字。生活在苏州的人知道它,外地的人,可能就比较陌生了。他们来过葑门,走过灭渡桥,穿过葑门横街,吃了茭白、慈菇和鸡头米,会在心里留下一份记忆和悬念,这个葑字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他们有心去了解一下,就增长了知识和见识,就多了一些学问、就有了一份美好的想象相随相伴。这倒让我们苏州人,让苏州的葑门有了一点骄傲,我们的一座古城门,我们城里的某一个算不上繁华热闹的角落,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葑是一种生长在水里的根茎,是可以食用的植物,这种植物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作芜菁,另一个叫作菰。芜菁、菰,还有葑门的这个葑,这几个字都是草字头,看起来与水无关,但奇怪的是,你看到这样的字眼,你就想到了水,就是水淋淋、很滋润的感觉,就是水面上飞着的美丽的水鸟的感觉,就是一种让人的思绪荡出去很远的感觉,是因为芜菁和菰都是生长在水中的缘故,还是生活在水乡的我们,心里生来就有许多水的情结?

葑门是水的文化,没有水就没有葑。从前葑门有水城门,后来水城门虽然消失了,但是水没有消失。水,世世代代地滋润着葑门的寸土寸地,水,永永远远地培养着葑门的灵动和生气,水造就了葑门,水,写下了葑门一页又一页的历史。

也曾经因为水太多太大,使先人们犯愁,年年岁岁的摆渡,风吹雨打的颠簸,终于使他们下了决心,建造起一座桥,灭渡,是寻觅新生活、寻求新发展的开始。我们暂且不说由传说中的僧人敬修主持建造的古灭渡桥在桥梁建筑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只是知道,有了灭渡桥的葑门,如虎添翼,扬眉吐气地踏上新的征程。七百多年以后,一座新的灭渡桥又诞生了,它与古灭渡桥相距五十米,一南一北,同跨运河。石桥无言水自流,你站在两座灭渡桥中,向北望,再向南看,你感受到,历史走过的七百多个春秋的点点滴滴,都融汇交集在这短短的五十米距离中了。

如果你从南边来,过灭渡桥,再往北走,你就走到了老百姓常常挂在嘴上的“葑门横街”。如果你曾经走过或听说过苏州的七里山塘或平江路,再来葑门横街走一走,你也许会感觉少了点什么?是的,少的是老宅深院,少的是名人遗迹,少的是大红灯笼,少的是书香气息。但你也同样会感觉多了些什么,那就是民间的气氛和生活的朴素。葑门横街不是达官贵人的游乐场,不是文人骚客吟诗作画的花船,这是一条老百姓自己的街,是日常生活的街,小商小贩们做生意,乡下人卖农产品,居民油盐酱醋,喝茶乘风凉,这样的一条街,似乎少一些什么什么样的价值,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多了一份亲切,多了一份自然多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平常心。

又要说到水,苏州的出众,在于水,横街的出众,也同样与水密不可分。我走过横街的时候,没有用心地去历数和观察它与水的关系,但我的感觉,横街是一条浮在水面上的街,是辽阔水面上的一块陆地。后来果然从一些资料和文章中看到这样的内容,葑门横街背靠葑门塘,东连黄天荡,它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还有前橹巷湾,后橹巷湾,草鞋湾,鲇鱼湾,等等等等。这许多塘塘湾湾托起了葑门横街,让横街的生活也依水而展开,因水而丰富。你看乡人叫卖的农产品、水八鲜,哪样与水无关?你在哪条街上看到过如此多的鱼行,看到过如此兴旺的鱼行生意,看到过鱼行里有如此之多的鱼的种类?临水喝茶是苏州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在葑门横街也是少不了的,据说在这条全长只有六百多米的街上,最多的时候开出过十家茶馆,现在我们也许已找不到那些曾经有过的茶馆,但只要看一看听一听它们的名字,椿泌园,凤仙园,葑门茶室,无不使我们浮想联翩。

葑门只是苏州的一角,但葑门有说不完的话题。苏州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渗透在苏州的每一个角落,遍布在苏州的每一寸土地,葑门是一棵长在苏州大地上的树,它靠着苏州水的滋润和养育,也靠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且日常的百姓文化,在苏州城众多的区域里,独树一帜,林立于世,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