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蜀中无大将的原因 > 第一章 舟中会白眉(第2页)

第一章 舟中会白眉(第2页)

坊间更有笑谈,曰曹孟德任洛阳北部尉时,曾上许邵门前邀名,常卑辞厚礼,登门造访,但许邵因曹操为中常侍曹腾孙,私下认为为曹阿瞒显名,则兄弟两起家之作的”月旦评”必为文官们所不齿,拒绝了数次。曹操何许人也,竟派人私查许氏奴仆犯罪事宜,并扬言问罪。后许邵被逼无奈,给了曹阿瞒”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语,阿瞒大喜,竟也不再治罪了。

许邵死后,”月旦评”此后的评语更加荒唐无聊,传闻许靖颇好色,除了文官子弟外,竟开始品评女色,如冀州四美,江东二乔这种评语皆出自许氏之口,有好事者缪之曰,曹操父子入冀州先去袁熙府邸父子争醋甄氏,曹公兴兵赤壁欲”锁二乔”,都是受了”月旦评”的影响。由此可见,许靖真乃创造历史之伟丈夫也。

汉中王入蜀围成都,时任蜀郡太守的许靖,竟然不顾刘璋父子多年的恩义,举家外逃率先投降。连刘玄德都鄙视他的为人,欲杀之,但法正劝谏他说:许氏虽然无信无耻,但名声甚大,杀之不利于名公收拢天下之才,何不仿燕昭王千金买骨故事?许靖竟然获得重用,汉中王即位后任命为王傅,位在诸葛亮,关羽,法正之上。

廖化心想,这八成也是心机很深的法孝直对于许靖评他和张松,孟达,李严为蜀中四杰的回报吧。

而这“马氏五常”的评语,跟荀氏九龙,司马八达一样,无非是因为马良,马谡之父原为豫州刺史罢了,否则怎么能入许氏兄弟的法眼?

白眉毛咳嗽了一声,把廖化的思绪从十万八千里外拉回来,突然冷不丁问了个业务问题:这几天听说王国山建议君侯于江水北岸建烽火台以防孙权袭击,将军怎么看?

廖化有点意外,“马氏五常”问自己这个谋略问题,就好像文科生被问相对论一样,八成是在试探,须知马良和王甫私交最笃,二人同在君侯军中参赞军机,又最受君侯信任,读书人最是爱暗箭伤人,不可中了埋伏。

“此计甚妙,数十个烽火台绵延百里,若吴狗渡江偷袭,烽火一起,江陵,公安则必有防备,贼斯鸟无利可图。”

白眉毛忍不住一笑,周边文人墨客清谈者居多,突然有个军痞子冒两句粗俗之言,倒也非常解压。

“若君侯在南郡,谅孙权,鲁肃之流也不敢正视,但若君侯北征,南郡无大将坐镇,孙权从巴丘顺江而上,不日即可抵达南郡,公安,则有烽火台也无用。”

看来真是讨论业务问题,不是试探,倒不可轻视了他。廖化仔细的组织了一下语言。

“我倒是有一计,若君侯北征,则于云梦泽入江口以铁锁横江,只需两千人驻守,云梦泽北沼泽多路窄,碧眼儿则无计可施。”

“这计策倒是新奇。”白眉毛眼睛亮了一下,又暗淡下去”可惜商船也不得往来,且若以锁横江,用意明显,孙权必然来使责备我方,估计君侯不能采用”。

他指着地图,说道:你看,湘水之盟后,孙权占据长沙,江夏,我之荆州,东西无纵深,与荆南数郡相距甚远,收尾不能相顾,若失公安,南郡,荆州都会落入敌手。孙权及江东诸将,对荆州一直耿耿于怀,志在必得。如果君侯执意北征,孙权又有异心的话,荆州危矣。你跟随君侯多年,若有良策,应当知无不言。

白眉毛这几句话,让廖化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年纪轻轻,见识倒是有的。而且最后那句话,明显是看出来廖化有所保留。是在点他呢。

当黑山贼的时候,因为能认字的将领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因此无论张燕还是裴元绍都是把廖化当读书人和军师看待的,参赞军务这种事也没少干,廖化虽然年纪轻且读书不多,但是这方面还是很有悟性的。张燕被曹操收编任命平北将军后,曾多次致书廖化,想邀其去任主簿出谋划策,但是一方面感君侯之恩,另一方面觉得张燕也未必收到信任,曹操多猜忌,因此就在刘皇叔的阵营坚持了下来。

廖化决定好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荆州兵少,若北征胜,则宛城,许昌尽皆震动,曹操必以举国之兵相迎,此时若孙权再来,就好像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个客是请不起的。

廖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曹操麾下名将极多,军力又盛,倘使获胜过南阳后只能弃舟陆战,荆州兵无法胜任,军师隆中对中认为荆州出兵只能起到偏师疑兵的作用,是有道理的。

白眉毛出乎意料的非常赞赏的看着廖化,心中嘀咕,这个黑山贼不简单,见识比我要高明。

廖化心说,不利用这个机会,让这些门阀子弟好好的崇拜一下自己,我也枉为黑山贼智囊的称号。

如果君侯北征得克全功,能败曹仁,破襄阳,樊城,则应收缩南四郡之兵于公安,请汉中王另择一大将增东州兵守南郡,将领可以选择马孟起,赵子龙这种誉满天下的名将,这样孙权就不敢西顾,而会把注意力放在合肥方向而对我无觊觎之心了。

白眉毛微微颔首,举起酒盅抿了一口。不再接话。

廖化心道不好,今天喝的多了,又有些晕船,胸中妙计和盘托出,被白眉毛听了去,八成又拿我的妙计盗为己用了。心中的那点龌龊油然而生,于是也就不再搭话。

岸边的树木已被秋风吹得凋零,残枝败叶随风飘落,如同大地上的黯然落叶,悄然跌入江水之中,随波逐流。江面上升腾着一层淡淡的雾气,朦胧中透着一丝神秘,仿佛是大自然对季节更替的哀婉。

马良和廖化在小舟中这番对隆中对和荆州命运的讨论,并未见诸史书,但是预言后却竟皆事事应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